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私法第二章1-资料

国际私法第二章1-资料

2020/7/30
1
国际私法学说史
2
国际私法立法史
3
我国国际私法的历史
2020/7/30
第一节 国际私法学说史
一、法则区别说时代 二、近代国际私法学说 三、当代国际私法学说
2020/7/30
法则区别说时代(13-18世纪)
意大利法则区别说代表人物源自巴托鲁斯 • 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善了法则
三原则 • 每个主权国家的法律必须在其境内适用,
并约 束202其0/7/30臣民,但在境外则无效;
• 凡居住在其境内的人,包括长期居住的和 临时
居住的人,都可视为该主权者的臣民
• 主权国家对另一国家已在本国领域内有效 实施
的法律,处于礼让,应让它们在境内保持其 效力,
只要这样做不损害本国国家及其臣民的权力 2020/7/30
• 关于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问题,依属人 法
按照当时情况,能产生效力的契约,依契 约地法
关于法律行为方式,依行为地法
2020/7/30
• 关于行为的限制,依法院地法,但已指定 履行
地者,依履行地法
关于继承的冲突,可分为两种情况:(1) 无遗 嘱的继承依物之所在地法;(2)关于遗嘱执 行的方 式,依行为地法
2020/7/30
文句区别说
• 一个英国死者遗留在意大利的土地的无遗 嘱继承
• “不动产应归于长子”属于物法 不适用用 于意
大利土地 • 2020/“7/30 长子应继承财产” 属于人法 可适用于 9
法国法则区别说
代表人物I:杜摩兰
• 赞成将法律分为“人法”和“物法”,但 极力
主张扩大“人法”的适用范围,缩小“物法 ”的适
的,只有在极其例外的场合,才应赋予它们 “人法”
的效力,才可随人所至而及于域外。
2020/7/30
• 发展“混合法”概念,认为尽管混合法既 及于
物,又及于人,但更接近于物法。
• 在一个习惯不能确定是属“物”的还是属 “人”
的时候,应该把它看做是物法。
2020/7/30
荷兰国际礼让说
代表人物:胡伯
2020/7/30
• 意思自治原则 提出“意思自治”原则,认为在契约关系
中, 应适用当事人自主选择的习惯法
即令当事人在契约中未作明示的选择,法 院应 推定其默示的意思,即根据整个案情的各种 迹象判 断202当0/7/30事人的意思之所在。
代表人物Ⅱ :达让特莱
• 认为只要有可能,一个法则就应该认为是 “物”
区别 说理论,并使其系统化。
2020/7/30
法则
• 物的法则 属地的,必须且只能在制定者管辖领域
内适用
• 人的法则 属人的,只要不是“令人厌恶”的法则,
可以 2020/7/30
• 混合法则 涉及行为的法则,适用于在法则制定者领 土内
订立的契约,是既涉及人又涉及物的
2020/7/30
冲突法规则
小结法则区别说
特点
• 以法则而不是以法律关系作为研究的出发 点,
将法则区别为不同的种类,而分别决定其适 用的范
围。
2020/7/30
• 公式 法则区别说:“××法用来解决××问题 ,是
否有域外效力(针对物或人)。
2020/7/3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