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刷品的色差检测.

印刷品的色差检测.


色空间的转换
从RGB 色彩空间到CIELAB 色彩空间是不能直接转换的 ,需要首先从RGB 色彩空间转换到CIEXYZ色彩空间,然 后再转换为CIELAB 色彩空间。
RGB色空间
CIE色彩空间
CIELAB色彩空间
色空间的转换 从RGB 色彩空间到CIEXYZ 色彩空间,它们之间 存在下面的线性关系。
分光光度计检测法
当△L *<0,说明印刷样张的颜色比标准样张的颜色深, 暗调部分图像易损失,印刷时黑墨含量过高或油墨转移量 不够。 若△a *>0、△b *>0,则说明印刷样张偏橙色,配墨 时黄墨和品红墨含量过高或油墨转移量过多; 若△a *>0、△b *<0,则说明印刷样张偏红,配墨时 品红墨含量过高或油墨转移量过多; 若△a *<0、△b *>0,则说明印刷样张偏绿,配墨时 黄墨和青墨含量过高或油墨转移量过多; 若△a *<0、△b *<0,则说明印刷样张偏青,配墨时 青墨含量过高或油墨转移量过多; 若△a *和△b *的值接近零,则说明印刷样张偏灰,配墨 时黑墨含量过高或油墨转移量过多。
5 微小色差(感觉极微) 5 小色 差(感觉轻微 ) 3 较小色差(感觉明显) 6 较大色差(感觉极明显) 上 大色 差(感觉强烈 )
分光光度计检测法
检测原理:
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标准色块和样品的同一色块,分别测出各自的 三刺激值,换算出各自的色度坐标,并在C I E色度图上标出各自 色点位置,两个色点的距离,即表示两个颜色的差别程度。衡量 印刷品的复制质量,首先要看印品对原稿的忠实程度,其次要看 印品之间的一致程度,前者称为绝对质量,后者称为平均质量。 在印刷过程控制与质量监控中,应将色差△E 控制在4以内。因 为色差在4以内的印刷品,在视觉上感觉不到印刷样张与标准样 张之间的颜色差异。根据对两个色样测出的三刺激值,换算出各 自的色度坐标及明度坐标,从两个色样的色度与明度坐标值差数 ,可得出其明度差△L*及色度差△a*、△b*。再利用公式△E =(△L* 2+△a* 2+△b* 2)1/2计算出两个色样颜色在C I E1976(L*a*b*)均匀颜色空间的总色差值△E ,就可以精确 地表示出两个颜色在三维空间的视觉颜色差别。
色差的计算
色差是指用数值的方法表示两种颜色给人色 彩感觉上的差别。 若两个色样样品都按L*a*b*标定颜色,则两 者之间的色差为:
ΔE=[(L1*-L2*)2+(a1*-a2)2+(b1*-b2*)2]1/2
色差的计算
NBS单位与色差感觉程度,如表所示:
N B S 单 位 色 差 值 感 0 0 1 3 6 . . . 0 5 5 以 0 1 . . 觉 色 差 程 度
分光光度计检测法
当△L *>0,说明印刷样张的颜色比标准样张的颜色浅, 亮调部分图像易损失,印刷时油墨转量不够。 若△a *>0、△b *>0,则说明印刷样张偏橙色,配墨 时青墨含量过低; 若△a *>0、△b *<0,则说明印刷样张偏红,配墨时 黄墨和青墨含量过低; 若△a*<0、△b*>0, 则说明印刷样张偏黄,配墨时品 红墨和青墨含量过低; 若△a *<0、△b *<0,则说明品印刷样张偏青,配墨 时品红墨和黄墨含量过低; 若△a *和△b *的值接近零,则说明印刷样张灰度不够, 印刷时黑墨或叠印色转移不够。
印刷品质量检测及控制
印刷品色差的检测
LOGO
目录

前言 印刷品的呈色原理 色空间的转换 色差的计算 分光光度计检测法 引起色差的原因
前言
随着印刷的发展,印刷品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随处可见。印刷品的质量检测尤为重要,它关系到印刷 品的合格性,保证印刷品颜色质量的首要问题之一就是尽 可能地使其颜色外貌与标准色样一致, 控制色差工业自动化 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印刷质量在线检测系统得到重视并开始 运用于实际印刷中。基于色度学原理的色差检测系统逐步 代替传统的人工检测, 但是在线检测印刷品的颜色质量面临 着湿度大、现场检测环境干扰严重等问题。 这里主要是讲述色差的计算和分光光度计检测法
X=0.490R+0.310G+0.200B Y=0.177R+0.812G+0.011B Z= 0.010G+0.990B

色空间的转换
CIELAB 色彩空间是直接从CIEXYZ 色彩空间上发展起来的 ,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相应的转换公式如下: L*=116×(Y/Y0)1/3-16 Y/Y0>0.00858 L*=903.3×Y/Y0 Y/Y0<0.00858 a*=500[(X/X0)1/3-(Y/Y0)1/3] b*=200[(Y/YO)1/3-(Z/Z0)1/3] 注:其中X、Y、Z是物体的三刺激值;X0、YO、ZO为CIE标 准照明体的三刺激值 ; L*表示心理明度 ; a根据颜色呈色原理,物体颜色取决于该物体对入射光的选 择性吸收。吸收光谱不同,则物体颜色不同。而物体对光 的吸收特征又取决于物体自身的化学结构,不同的物质结 构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能力不同。物体的颜色现象是物体 的化学结构所固有的光学特征。在光的照射下,光粒子与 物质的微粒作用,这些物质吸收某些波长的光粒子,而不 吸收另外一些波长的光粒子,使得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颜 色。印刷品的呈色是通过加网的方式,即图像经过光学或 电子方式和半调技术处理得到缀有网点的各分色版,把连 续调图像转变成网目调图像,并利用黄(Y)、品红(M)、 青(C)、黑(K)四色印刷版上直径不同的网点经过套印实现 四色油墨量的控制,从而产生各种不同色相和不同明度的 变化来实现阶调和颜色再现。对于同种油墨,印刷品呈色 效果取决于2个因素:网点直径和网点内部油墨密度,即取 决于单位面积内油墨附着率。
分光光度计检测法
实验仪器及环境: 仪器:X-R i t e 528分光光度计; 波长范围:400~700 n m;波长间隔:10 n m; 环境:27℃,C光源,10°视角
引起色差的原因
1.印刷材料引起的色差 (1)纸张:纸张本身颜色存在差异,不同类型纸张表面的平滑 度和光洁度引起纸张颜色的差别;同类型纸张由不同厂家 生产,其颜色也有差别,所以印刷同产品尽量使用同一批 纸张。 (2)油墨:不同厂家生产的油墨,色相相同而颜色有差异;同 厂家生产的不同类型、不同牌号、不同用途的油墨颜色不 同引起的差异。 (3)添加剂:如去黏剂、冲淡剂、白墨等,其在印刷过程中所 起的作用不同、含量不同,在专色墨印刷和原色墨印刷中 引起油墨饱和度差异而产生色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