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电和磁的知识 ppt
高中物理电和磁的知识 ppt
1. 静电感应 2. 感应起电 3. 尖端放电现象形绝缘导体 A、B 对接 在一起,放在桌子上,在它们的旁边放一个带 正电的物体 C(见图2-10)。这时导体 AB 处 在带电体 C 的电场中,导体 AB 中的自由电子 在电场力作用下移动。于是在靠近带电体 C 的 一端出现异种电荷,在远离带电体 C 的一端出 现同种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
1. 电荷
实验证明,物体所带的电荷有且只有两种, 即正电荷和负电荷。
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在国际 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为库仑,用符号 C 表 示。
摩擦为什么会使物体带电呢?这是由物质 本身的电结构决定的。两物体摩擦之后总是同 时带电,并分别带有等量的异种电荷。
2. 点电荷和元电荷
电荷之间有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发生电离,从而辐射出可见光线。
小制作 自制验电器(见图2-9 )。
图2-9 自制的验电器
1. 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
电荷相互 。
2.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
实现的,当我
们说电荷 A 受到电荷 B 的作用时,实际上是说电
荷 A 受到
的作用。
3. 有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是F。如果保持
1. 简单电路的有关知识; 2. 电功与电热; 3. 电路的简单连接; 4. 磁场及其对电流的作用力; 5. 电磁感应现象; 6. 所有的小实验和小制作。
1. 对于电源的认识; 2. 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3. 电磁感应现象。
一、电荷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提出问题 知识 解释问题 实践与探索 练习与思考
4. 电场 电场线
图 2-4 、图 2-5 、图 2-6 、图 2-7 依次表示 正电荷、负电荷、两个等量异种电荷和两个等量 同种电荷电场线。
图2-3
图2-4
图2-5
图2-6
图2-7
小实验 1. 小纸人跳舞 (见图2-8)。
图2-8 小纸人跳舞
小实验
2. 摩擦发光 实验材料:8 W 或6 W 的废旧日光灯管一根,干 燥的丝绸(或毛料布)一块。 实验方法:一只手拿着灯管的一端,另一只手拿 着丝绸,在灯管上迅速地来回摩擦(注意用力不要太 大,以免灯管破裂)。过一会儿,灯管会发出微弱的 白光。周围环境越暗,灯管就显得越亮。 实验原理:当你用丝绸摩擦灯管时,由于摩擦起 电,灯管的玻璃外壳便带上了正电;灯管两端电极上 的一部分电子便会被吸引出来,使灯管内的水银气体
图2-10
2. 感应起电
在静电感应中,如果在移去带电体 C 之前, 先使 A、B 分开,那么导体 A、B 就分别保持自 己的带电状态(见图2-11)。这种利用静电感应 使导体带电的方法叫做感应起电。
图2-11
3. 尖端放电现象
导体带电以后,它的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
外表面上,导体的内部是不带电的。
图2-1 电场力
图2-2 库仑
3.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定量地研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在人们 发现静电现象2000多年之后,由法国物理学家库 仑(1736—1806年,见图2-2)在1785年完成的。 他通过实验总结出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 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 力的方向在它们之间的连线上。这一规律被称为 库仑定律。
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将其中之一的电荷量增大为
原来的 2 倍,它们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为
A. F B. 2F C. F/2 D. F/4
4. 有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是F。如果保持
它们所带的电荷量不变,将它们的距离增大为原来
的 2 倍,它们之间作用力的大小等于
A. F B. 2F C. F/2 D. F/4
1. 电荷 2. 点电荷和元电荷 3.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4. 电场 电场线
1. 电荷
人们对于电的认识,最初来自人工的摩擦 起电现象和自然界的雷电现象。
事实上两种不同质地的物体,经过互相摩 擦后,都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能力。这时我们 说这些物体处于带静电状态,或说它们带有电 荷,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处于带电状态的物体称为带电体,两个带电体 相互靠近时,可能出现火花,并伴有响声。
形状大小与距离相比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 带电体叫做点电荷,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质子所带电荷叫做“元电荷” 。电子带负电, 其电荷量与质子相同,所以电子电荷记为“-e”。
3.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使一个用铝箔纸包着的塑料小球 B 带电, 并使它靠近带电体 A,带电小球会受到力的 作用(见图2-1)。
二、静电感应 放电现象
提出问题 知识 解释问题 实践与探索 练习与思考
据 2004 年 7 月 25 日《京华时报》消息: 2004 年 7 月 23 日居庸关长城部分游客遭雷击。 数十名游客冒着雷雨天气登长城,本想体验雨 中游览长城的别样感受。孰料,一道闪电之后, 他们纷纷被雷电击倒。翌日,气象专家共赴现 场考察后认为,游客中有人在雷雨天气拨打手 机是游客遭受雷击的直接原因 一个小小手机 如何能“招来雷电”呢?
4. 电场 电场线
理论研究和实践都表明,电荷周围存在着 一种叫做电场的物质。电场对放在其中的电荷 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电场力。
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中各点电场强度的分 布情况,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1791—1867年) 首先提出可以在电场中用从正电荷出发到负电 荷终止的一系列曲线把各处的电场表示出来。 规定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与这一点的电 场方向一致(见图2-3),这样的曲线叫做电 场线。
第二单元 电与磁的初步知识
一、电荷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静电感应 放电现象 三、导体和电流 四、电功、电功率 五、电路的简单连接 六、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七、安全用电 八、有关磁的知识 九、电动机是怎样工作的
第二单元 电与磁的初步知识
十、交 流 电 十一、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十二、变 压 器 十三、电 磁 波 十四、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十五、电磁波在现代科技方面的应用 十六、DVD数字影碟机的使用方法 十七、移动电话机常识 十八、电磁学方面的小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