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市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天津市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一、产业现状 医疗器械产业是天津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我市通过改善 发展环境,加强产学研结合,完善产业链,加大研发投入,培育 高附加值产品,产业整体规模有了较大提升。2013 年天津全市 医疗器械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 41.18 亿元,位居全国中游, 2010 年以来复合年增长率达到 33%。 1.涌现了一批优势技术产品 天津是我国最早的骨科诊疗设备生产基地,目前拥有 10 家 骨科企业,年销售额超过 7 亿元,产品涵盖骨科全领域,尤其是 创伤类产品具有明显优势。我市生产的眼科 A/B 超设备产品性能 媲美进口产品,占据国内同类产品 70%以上的市场份额;邦盛医 疗装备(天津)股份有限公司的数字影像设备产销量位居国内前 三位;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全球第二的 电子血压计生产商,产品占据国内 30%的市场份额;瑞奇外科器
-4-
Hale Waihona Puke 关,提供对外公共服务。充分利用国家、部委及市级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工程中心以及国家和市级企业 技术中心,建设医疗器械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 企业申报各类创新载体资质,开展对外研发和生产技术服务。
营销服务网络平台。针对医疗器械行业特点,支持有条件的 企业建设专业化的市场开发人才队伍,拓展国内外医疗器械营销 网络,带动相关企业开发市场。
(四)加大研发支持力度 进一步完善我市科技计划项目体系,加大对医疗器械创新研 发的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重点项目推动高 水平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支持企业积极建设和申报企业重点 实验室、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等创新研发载体,引导企业成为创 新主体,推动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五)严格政府采购制度 在公立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单位严格落实政府采购制 度,规范医疗设备采购和管理。强化公立医疗机构的采购需求责 任,在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前提下,依法采购国产设备。
-5-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严格落实国家和我市各项人才政策,加 大对重点引进人才和项目的扶持力度,优先引进与我市优势领域 相关互补的国内外优秀企业、先进项目和高层次研发人才队伍。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对我市现有的研发能力强、发展潜力大 的企业及其研发团队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并鼓励企业加强人才队 伍建设,加大研发投入,扩充及完善研发团队,持续提高企业的 研发能力和产品的技术含量。
天津市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5-2017 年)
医疗器械是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是一个多学科交 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具有高度的战略性、 带动性和成长性。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推动重点产业发展的 战略部署,进一步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加快发展,依据国家《医疗 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国科发计[2011]705 号)和《天 津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实施期限为 2015-2017 年。
-2-
能力,提升产业规模,扶植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优秀企业, 打造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构建一批国内领先的优势技 术领域,促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形成特色鲜明、重点突 出、经营规范有序、规模日益扩大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发展目标 到 2017 年,医疗器械产业规模达到 150 亿元,形成 20 家 年收入过亿元的科技小巨人企业,打造 15 个销售额过亿元的产 品系列,培育形成临床诊疗设备、家用医疗器械、高端耗材、植 入物、诊断试剂等 5 个国内优势领域。 三、主要任务与发展重点 (一)主要任务 1.引导产业高端化发展。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创新 能力,带动产业高端化发展。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培养高层 次技术人才,引进高水平投资项目,持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 2.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的作用,扶持高水平的技术和产品研发项目,提高科研成果转化 效率。建立产学研用合作交流机制,鼓励企业面向高校、研究机 构开展技术合作攻关,引导临床医疗机构与企业开展研发合作。 3.打造分领域拳头产品。根据我市现有的优势领域,培育一 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形成一定规模、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的优秀 产品。深入开拓市场,打造品牌特色,形成有影响力的拳头产品, 培育分领域的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 4.培育综合性企业集团。利用政策手段和资金引导,通过引 进、收购、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培育 1-2 个涵盖多领域、拥 有好产品、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多元化医疗器械企业集团,提升我
17
部合作交流与共享。

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科
完善我市产业布局,构建区域特
9
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计生委
度,扶持我市企业发展
加强产学研用结合、促进医疗器 市科委、市教委、市卫生计生委、市医疗
10
械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
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打造我市医疗器械优势特色领 11 域,培育分领域内拳头产品,打 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商务委
造医疗器械知名品牌
-8-
序号
工作任务
-6-
加强我市各区县、功能区、产业聚集区间的联动,将促进医 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充分利用各类引导资 金、天使资金以及专项资金培育初创期的医疗器械企业,将培育 发展有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调整医疗器械产业结构的重 要手段。加强医疗器械领域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大 型医疗器械企业来津投资落户,带动我市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责任部门
培育我市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和大 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科
12
型企业集团
委、市国资委、市商务委
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科
完善医疗器械产业链,促进上下
13
委、滨海新区、南开、北辰、津南、西青、
游相关企业集群发展
东丽等区县人民政府
丰富企业产品种类和型号,挖掘
14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委
附表:重点工作任务分工表
-7-
附表
重点工作任务分工表
序号
工作任务
责任部门
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科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向产业
1
委、滨海新区、南开、北辰、津南、西青、
链高端环节转移。
东丽等区县人民政府
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科
优化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创新发
2
委、市市场监管委、市财政局、市人力社
细分市场,构建立体化产品线
加强市场开发,促进产业销售渠 市卫生计生委、市商务委、市医疗器械产
15
道建设
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建设医疗器械产业公共技术服务 市科委、滨海新区、南开、北辰、津南、
16 平台,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 西青、东丽等区县人民政府
服务
完善产业战略联盟,加强产业内 市科委、市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
6
市科委、市财政局、市中小企业局
金、培育初创期企业
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科
加强医疗器械领域招商引资,引
7
委、滨海新区、南开、北辰、津南、西青、
进国内外优秀企业来津落户投资
东丽等区县人民政府
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各类公
8
市科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共研发机构和创新载体建设
严格落实政府采购政策和管理制
高端耗材领域。重点发展功能性、安全性非聚氯乙烯避光输 液器、自充停精密输液器等高端注射、输液耗材产品以及血液回 路、呼吸回路、心外手术体外循环管路等多样化、专业化的高端 医用一次性用品。
植入物领域。重点发展关节、脊柱、创伤系列骨科相关植入 器材及配套手术器械以及生物降解心脑血管载药支架、颅内药物 支架、椎动脉药物支架等相关产品。
诊断试剂领域。重点发展单克隆抗体临床检测试剂盒、化学 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系列胶体金检测试剂盒及相关配套设备。
2.打造重点服务平台 依托滨海新区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天津国际生物医药 联合研究院等产业聚集区和创新研发载体,打造医疗器械产业公 共服务平台。 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针对领域内共性关键技术开展技术攻
展。
保局、市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严格落实《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
3 例》,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生产经 市市场监管委、市卫生计生委
营秩序
优化科技计划项目体系,发挥财
4
市科委、市财政局
政资金引导作用。
落实产业促进政策,提高行政工 滨海新区、南开、北辰、津南、西青、东
5
作效率
丽等区县人民政府
有效利用中小企业相关专项资
-1-
械(中国)有限公司的外科手术器材、赛诺医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的冠脉载药支架等产品具备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
2.具有一定的产业资源优势 天津是我国最早的工业基地,电子工业、化工和机械装备制 造业基础较强。全市共有医疗机构 4909 家,其中三甲医院 23 家, 是全国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众多高校和研究机构, 具备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完备的学科体系,医疗器械产业的 发展有着充分的技术保障。 3.形成了一批优势产业集群 全市共有约 500 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其中二、三类医疗器 械生产企业 350 余家,共有 1400 个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初步 形成以滨海新区为核心,辐射东丽区、津南区的东南产业区,以 及以南开区、北辰区、武清区、西青区为核心的西北产业区的发 展格局。其中,滨海新区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152 家,是我市 医疗器械产业主要聚集区。 我市医疗器械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问 题:一是产业规模仍旧偏小,和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二是产品水平有待提升,原始创新产品较少,高端产品多以技术 引进或零部件国产化为主;三是优秀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 大型综合性龙头企业。 二、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基本思路 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国家自主创 新示范区和自贸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依托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 园,立足现有优势,加快医疗器械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企业创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