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责任追究制度

责任追究制度

责任追究制度
为加强内部管理,改进工作作风,严格工作制度,严肃工作纪律,增强全局员工的事业心、责任感,维护广播电视窗口行业的文明形象,确保我局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经局党组研究,特制定本制度。

一、责任追究的原则
1、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实事求是,违规违纪必究;
3、责任追究与过错责任相适应;
4、追究责任与纠正过错相适应;
5、及时、准确、适当、公正、公开。

二、责任追究适用的范围
局全体干部员工。

三、责任追究的种类
1、通报批评、调离岗位。

2、经济处罚:罚款、赔偿损失。

3、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
留用察看、开除。

4、党纪处分:是党员的按照程序给予党纪处分。

5、法律责任:因过错引起行政赔偿的,就具体责
任人的过错程度及情节,责令其部分或全部支付赔偿费用。

情节严重或造成重大后果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
关处理。

四、责任追究的内容
(一)失职违纪行为
全局干部员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失职行为,根据情节给予通报批评、调离岗位、及党、政纪处分,并处以200元—500元的罚款。

(1)对抗上级命令和决议的;
(2)玩忽职守,耽误工作造成不良后果的;
(3)滥用职权,侵犯集体利益的;
(4)弄虚作假、欺骗领导和职工,造成不良后果的;
(5)不认真履行职责,不能认真解决职责范围内的有关问题的;
(6)工作中责任心不强,造成严重后果或使集体利益遭受损失的;
(7)违法规定出具相关手续,造成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的;
(8)未完成承担的工作目标任务的;
(9)出现其他工作失误的。

(二) 机关管理工作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通报批评或处以100—300元的经济处罚:
1、在工作时间内下棋、打牌、干私活的;
2、下班不锁门,长明灯、长流水,机器设备、风扇、空调、取暖炉、饮水机、电脑等用电设备未关闭的;
3、不按规定乱停乱放车辆的;
4、电动车在单位充电的;
5、上班带孩子的;
6、允许外人进入机房等重地的;
7、无值班日志及交接班记录的;
8、上班不在位无故离岗的;
9、酗酒闹事、打架斗殴的;
10、因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善造成公共财物丢失
或损坏的;
11、上级文件、精神不能及时传达,造成政策棚架,引起不良后果的;
12、单位人员违反管理制度未及时报告或隐瞒不报的;
13、司机私自出车或将车辆私自借给他人的;
14、因工作不到位,引起领导发签批件及群众投
诉的;
15、在卫生区故意制造垃圾的;
16、卫生检查连续两次最后一名的;
17、违反局有关规定的其它行为。

(三)新闻宣传工作
1、广播电视新闻、专题、广告节目采编。

(1) 对时政新闻采访,接通知人因责任心不强,未及时告知负责人而影响采访的,罚款50元。

采访记者未按要求时间到达采访地点,第一次罚款50元,第二次罚款100元,第三次罚款200元,全年达四次者给予调换岗位及党、政纪处分。

(2) 时政新闻报道失实,对编辑、记者各罚款50元。

专题专栏报道失实,给予记者、编辑罚款100元。

记者、编辑全年累计报道失实三次,给予调换岗位及党、政纪处分。

(3) 全市推出重大典型和各条战线重大典型的宣传,按市委宣传部拿出的方案,统一组织宣传。

重大典型宣传未经
有关部门把关出现报道失实的,按情节追究记者、编辑、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的责任。

(4) 批评性报道选题由部室主任把关并报告主管领导。

因把关不严,报道出现差错的,由记者、编辑部室主任、分管领导承担责任。

因采访不深入出现报道失实,视情节给予相关人员经济处罚及党、政纪处分。

(5) 新闻从业人员吃、拿、卡、要,索要被报道单位的稿费和有价证券、实物,发关系稿、饭局稿、意见稿的,一经查实,由当事人按原价(物)的两倍向原单位退赔。

并视情节予以相关人员经济处罚及党、政纪处分。

对以曝光相要挟谋取私利的,予以从严处理。

⑹新闻宣传与广告经营必须严格分开,联办节目外的新闻报道不准收费,同时禁止用新闻的形式发布广告,部门搞有偿新闻的对负责人予以罚款和行政处分,个人搞有偿新闻的退还非法所得并处以5倍罚款,出现两次以上的追究经办人、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的责任。

(7) 广告的制作发布必须按照《广告法》和广电总局17号令,严格审核程序,不准播发虚假广告和有伤社会风尚的广告。

造成不良影响的,追究经办人、部门负责人和主管领导的责任。

2、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新闻宣传纪律及有关播出规定行为的责任追究
在节目播出工作或新闻采编报道中,有下列内容之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200元-300元经济处罚及党、政纪处分。

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在节目播出工作中
①播出内容违反宣传纪律的;
②违反审片制度,播出中出现于本节目无关的其
他穿插内容的;
③未经批准播出节目的;
④被法轮功等不法分子利用,播出其他节目的;
⑤随意增加或减少广告播出次数的;
⑥广告充当新闻播出的;
⑦在直播节目中,因工作失误,所播内容造成不
良影响的。

(2) 在新闻采编报道中
①违反新闻真实性原则,制作播出虚假新闻,拒不更正或澄清事实的;
②对重要事件进行错误报道,造成不良影响的;
③超越司法程序,对案件进行定罪、定性式报道,造成不良影响的;
④违反规定报道群体性事件、案件,给社会稳定带来危害的;
⑤违反规定发布分析预测、炒作个股的消息、文章等,扰乱股市、误导股民,造成不良后果的;
⑥违反规定片面报道会议讨论内容,触及敏感问题,造成不良后果的;
⑦违反规定播出汛情、疫情、震情、灾情和其它重大事故的;
⑧未经批准擅自以编辑记者身份采访,造成不良后果的;
⑨违反《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行为的;
⑩新闻报道中有其它违法违纪行为的。

3、新闻宣传节目审核:
(1) 电台、电视台所有节目播出前必须履行审查手续,未经审查的节目一律不准安排播出。

(2) 一般节目实行四级审签制(由编辑、副主任、主任、分管领导审签),重点选题节目实行五级审签制度(除四级审签外,由局长或市领导审签)。

重点选题节目是指:涉及全市重大政治、经济、社会、政策、法律等问题,可能对社会、受众产生一定消极影响的选题;可能引起一定范围矛盾和纠纷的选题;可能对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造成干扰的选题;批评性、评论性、敏感性选题及其它深度报道;涉及副科以上领导干部的宣传报道;灾难、灾害和疫情报道等。

(3) 如播出未经审签的节目,或出现错播、漏播等现象的,对相关责任人给予100元-200元经济处罚及党、政纪处分,造成不良后果的从重处理。

(4) 未准时播出、发射节目的,或因故不能正常播出、又未及时汇报的一次性处罚相关责任人100元,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影响的,从重处罚。

(5) 违犯防范法轮功紧急应急预案规定,未及时处理造成不良后果的,做待岗处理,待岗期间停发工资。

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四) 法制建设工作
广播电视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100元—300元经济处罚及党、政纪处分。

(1) 违反规定乱收费、乱罚款的;
(2) 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的;
(3) 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4) 适用行政处罚程序和行政处理程序错误的;
(5) 使用行政执法文书错误,造成法律后果的;
(6) 未按规定及时受理、查处举报案件,造成不良后果的;
(7) 依法应当作为而不作为的;
(8) 具体行政行为有失公平的;
(9) 行政执法过程中滥用职权,故意刁难管理对象的;
(10) 未履行告知义务实施处罚的。

(11) 与管理对象恶意串通,唆使其曲解、回避法律,损害国家利益的;
(12) 以权谋私,索贿受贿或恶意报复他人的;
(13) 违法行政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影响的;
(14) 违反规定乱收费、乱罚款的;
(15) 粗暴执法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影响的;
(16) 造成执法过错后拒不悔改,隐瞒事实真相,销
毁证据逃避责任的。

(五)事业建设工作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100元—300元经济处
罚或党、政纪处分。

1、因人为原因,造成技术业务事故的;
2、违反规定程序,造成资金浪费的;
(六)安全生产工作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100元——500元的经济处罚及党、政纪处分。

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因人为原因,造成机器设备损坏的;
2、因人为原因,造成技术质量事故的;
3、违反安全生产规定,造成人员伤亡的;
4、因责任心不强,造成机器设备被盗、火灾等事故的;
5、门卫因管理不到位,造成单位经济损失或引发其他事故的。

(七)财物管理工作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给予100元—500元的经济处罚及党、行政处分。

⑴因管理不善,造成设备及器材丢失、损坏的;
(2) 私自外借公物造成丢失、损坏的;
(3) 收费不开票或打白条的;
(4) 发票与存根不相符的;
(5) 因管理不善、造成资金流失和浪费的;
(6) 在工作范围内发生严重失误或玩忽职守,致使单位利益遭受损失的。

五、责任追究程序
1、调查取证,核实情况,拿出处理意见;
2、召开局党组会议,研究处理意见;
3、按有关程序,执行处理意见。

六、本制度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