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媒体概论》第六章 媒介融合

《新媒体概论》第六章 媒介融合


新媒体 概论
3.第三项研究中, 3.第三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事先准备了一盘录像带和 第三项研究中 一套小人书。 一套小人书。讲的是三名歹徒结识一位漂亮的孤女之 后,幡然悔悟,改邪归正的童话故事。结果显示,看书 的儿童不仅能回忆出较多的故事内容,而且还能准确地 引用故事中的不少原话,大都能结合自身的经验来复述 故事的详细内容。看录像的儿童只能记住故事的大意, 复述时既不能引用原话,又不能表现出富于创造性的联 想,而只是紧扣原作,不敢越雷池一步。
第六章 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
新媒体 概论
第一节 媒介功能从分散走向融合 第二节 媒介融合的概念与类型 第三节 媒介融合的条件 第四节 媒介融合的特征
第一节 媒介功能从分散走向融合
新媒体 概论
1.1 不同媒介功能的三项实验 1.2 从单一媒介到混合媒介 1.3 从跨媒体到媒介融合
一 媒介功能从分散走向融合
2.策略性融合 2.策略性融合
指所有权不同的媒介之间在内容上共享,如分属不同媒 介集团的报社与电视台之间进行合作,相互推介内容与共享 一些新闻资源。
二 媒介融合的概念与类型
3.结构性融合。 3.结构性融合。 结构性融合 这种融合与新闻采集与分配方式有关,如美国《奥兰多哨 兵报》决定雇用一个团队做多媒体的新闻产品,使报纸新闻能 够加工打包后出售给电视台。在这种合作模式中,报纸的编辑 记者可能作为专家到合作方电视台去做节目,对新闻进行深入 报道与解析。 4.信息采集融合 信息采集融合。 4.信息采集融合。 这主要指新闻报道层面上一部分新闻从业者需要以多媒体 融合的新闻技能完成新闻信息采集。兼文字、摄影、视频等多 项技能于一身的“超级记者”的工作便属此类。 5.新闻表达融合 新闻表达融合。 5.新闻表达融合。 这主要指记者和编辑需要综合运用多媒体的、与公众互动 的工具与技能完成对新闻事实的表达。
一 媒介功能从分散走向融合
新媒体 概论
1.3 从跨媒体到媒介融合
□ 跨媒体传播的优势 □ 数字技术打破媒体界限
新媒体 概论
从媒介融合到竞争优势的发展轨迹
第二节 媒介融合的概念与类型
新媒体 概论
2.1 2.2
媒介融合具有多维视角 媒介融合的五种类型与模式
2.3 媒介融合引起传媒变革
二 媒介融合的概念与类型
三 媒介融合的条件 欧盟:1997年发布《迈向信息社会之路》,规定不同 的网络平台都能一同传送电话信息、电视信息和电脑信息 和数据。2003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英国通信法》,设立 了由先前的电信管制局、独立电视委员会、广播管制局、 BSC广播标准委员会和无线通信管制局5家合并而成的通信 管制局OFCOM,管制方式从分裂变为统一,改变了广播电视 行业单向进入电信行业的传统格局。2004年4月,韩国国会 通过了新修订的《广播法》,允许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 电信公司韩国SK电讯通过开展卫星DMB业务进入广播领域。 在这些法规和政策的激励下,西方发达国家的传媒集团几 乎都是跨媒体的
新媒体 概论
二 媒介融合的概念与类型 另有学者把媒介融合分为: 另有学者把媒介融合分为: 1.交互推广,指作为合作伙伴的媒介相互利用对方推广 自己的内容,如电视介绍报纸的内容。 2.克隆,指作为合作伙伴的媒介不加改动地刊播对方的 内容。 3.合竞,指作为合作伙伴的媒介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 如一家报社的记者编辑在某电视台的节目中对新闻进 行解释和评论,某一媒介为自己的合作伙伴提供部分 新闻内容等。
四 媒介融合的特征 技术融合导致不同产业之间技术性进入壁垒逐渐消 失,使不同产业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基础,并使不同产业间 的技术边界趋于模糊,最终导致产业融合产生。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高层次业务应用的三 网融合,表现在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 互通,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使用统一的通 信协议,从而实现网络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共享,也使不 同的产业进行融合。随着数字化生活的普及和通信技术的 不断革新,融合的界限已经从原来的三网融合扩张为语 音、数据、视频与移动的四重融合,它为新通信时代的各 个不同侧面作出了最好的诠释:通信与IT、移动与固网、 电信与广电、家庭网络与消费电子设备……从底层到应 用,从网络到终端,再到后台支撑,一切都在趋向统一。
新媒体 概论
三 媒介融合的条件
新媒体 概论
在我国,虽然目前75号文件明文禁止广电和电信的互 相渗透,但媒介融合的潮流不可阻挡,在IP电视、手机电 视等业务上,不少企业已经在不抵触政策的前提下,做了 一些试验和探索。从目前媒介的融合情况来看,我国需要 “三网合一”的政策支持。 三网合一” 三网合一 三网合一是指现有的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以及广播 电视网络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系 统,由一个全数字化的网络设施来支持包括数据、话音和 视像在内的所有业务的通信,即电视,电脑以及手机的融 电视, 电视 合。
三 媒介融合的条件
新媒体 概论
如同一新闻事件: 先用最快的速度和最简洁的语言从互联网或无线短信中发 出,以满足那部分生活节奏快而只需了解事实梗概的人; 然后将载有对新闻事件及相关背景详细介绍的报道见诸报 端,这也许是时间较为充裕而对事件的经过有浓厚兴趣 的读者的最好选择; 而制成生动直观的电视节目向观众娓娓道来,可能是家庭 妇女和孩子们的所爱。
第四节 媒介融合的特征
新媒体 概论
4.1 4.2 4.4
技术化与全能化 集约生产与全民写作 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
四 媒介融合的特征
新媒体 概论
4.1 技术化与全能化
1. 媒介融合首先是技术的融合 媒介融合首先是技术的融合,媒介融合根本的和直 接的诱因是数字技术的成熟,新一代数字技术、广播技 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成为媒介融合的的直接推动 力。因此,媒介融合表现出鲜明的技术特征。
三 媒介融合的条件
新媒体 概论
3.3 产业政策
媒介融合不仅仅是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的融 合,而是涉及广播、电视、电影产业、信息通信产业、电 子制造产业、出版产业等多个产业,各个产业的规模、组 织、市场结构及组织的市场行为都在不同的层面促进或制 约着媒介融合的范围和程度。为了推进媒介融合,发展文 化产业,西方发达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法规和政策。
新媒体 概论
与传统报纸形态相似的未来新型 电子报纸
新媒体 概论
《解放日报》在全国第一次 解放日报》 推出了手持式的“电子报” 推出了手持式的“电子报”
第三节 媒介融合的条件
新媒体 概论
3.1 技术条件 3.2 社会需求 3.3 产业政策
三 媒介融合的条件
新媒体 概论
3.1 技术条件
1.媒介融合产生的先决条件是媒介技术的发展。 媒介融合产生的先决条件是媒介技术的发展。 媒介融合产生的先决条件是媒介技术的发展
二 媒介融合的概念与类型
新媒体 概论
2.3 媒介融合引起传媒变革 1.业务形态融合 业务形态融合:多媒体日益兴起; 业务形态融合 2.市场融合 市场融合:产品相互嵌入多元组合; 市场融合 3.载体融合 载体融合:发行渠道的“合”与接收终端的“分”; 载体融合 4.机构融合 机构融合:更高层次的再分工 机构融合
一 媒介功能从分散走向融合
新媒体 概论
2.第二项研究把实验对象分为两组。 2.第二项研究把实验对象分为两组。 第二项研究把实验对象分为两组
一组观看一部有关法庭诉讼的纪录片 另一组阅读同一内容的文字材料。 令人吃惊的是,阅读材料的人比观看影片的人记住的 信息更多,也更牢。
一 媒介功能从分散走向融合
在人类媒介的发展中,电话是对语言传播和电报传播的 整合,广播是对电话和唱机和整合,电视是对广播和电影的 整合,网络媒体体现的是对报纸、广播、电视以及更多媒体 的整合。随着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尤 其是作为媒介融合核心的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这些 技术在广电、通信领域的全方位渗透与应用,传统媒介的界 限渐渐模糊,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一直局限于特定业务的 媒介组织开始在政策的允许范围内尝试着拓展自己的业务范 围。
三 媒介融合的条件
新媒体 概论
美国:1996年颁布《电信法》,放宽了对广播电台、电视 台所有制的限定,并打破对媒介种类的限制和隔绝,允许 电话公司参与有线电视市场的节目竞争。 2001年9月中旬,联邦传播委员会推出两项对全国广电传媒 有深远影响的规定,一是允许媒体公司收购同一地点的报纸与电 台电视台,二是取消收购全国有线电视台上限。2003年6月2日, 联邦传播委员会投票决定,取消禁止同一媒体公司在同一地方市 场内同时拥有电子媒体和平面媒体的规定;传媒集团所拥有电视 台的全国观众比率限度从35%放宽到45%.
一 媒介功能从分散走向融合
新媒体 概论
1.2 从单一媒介到混合媒介
1.混合媒介时代的“妄下断言” 1.混合媒介时代的“妄下断言” 混合媒介时代的 2.混合媒介文化特征 2.混合媒介文化特征 1、24小时不间断的报道状态使新闻永远处于待续状态。 2、新闻源支配新闻界。 3、不再有“守门人”。 4、论断压过报道。 5、“一鸣惊人”的心态。
新媒体 概论
iphone就是典型的无线电话加上袖珍电脑 就是典型的无线电话加上袖珍电脑
三 媒介融合的条件
新媒体 概论
3.2 社会需求
“媒介即信息”,这是麦克卢汉的经典论断。任何一 种 新的媒介形式的出现,都极大地拓展了信息传播的途径。 当今社会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并由此延伸到市 场 的“碎片化”和受众的“碎片化”,大众时代过渡为分众 时代, 媒介受众由以往的单向阅听人的角色转变为需要为其量身 订制娱乐、资讯服务的用户。融合媒介可以根据不同受众 需要,制成不同类型的产品供他们选择。
新媒体 概论
二 媒介融合的概念与类型
新媒体 概论
4.内容分享,指作为合作伙伴的媒介定期相互交换线索和 新闻信息,并在一些报道领域中进行合作,如选举报道、 调查性报道等,彼此分享信息资源,甚至共同设计报道 方案,但各媒介的新闻产品仍然是由各自的采编人员独 立制作的。 5.融合,指作为合作伙伴的媒介在新闻采集与新闻播发两 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他们的共同目标是利用不同 媒介的优势最有效地报道新闻。多个媒介的记者编辑组 成一个共同的报道小组,策划新闻报道并完成采编制作, 并且决定哪一部分内容最适合在哪个媒介上播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