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满分作文整理赏析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

高考满分作文整理赏析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本题为材料作文,材料为一幅漫画。

答题时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漫画反映的问题其实并不新颖,左边的孩子考了高分时,他的父母就喜上眉梢,并给与孩子鼓励表扬——给他一个吻,孩子很高兴;而当他成绩下降时,他的父母便对他进行责罚——给他一个巴掌,孩子很伤心。

而右边的这个孩子,在父母的巴掌下,成绩较差,后来有了一点进步,父母便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孩子非常高兴。

通过孩子成绩的变化、受到的待遇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主题是关于“家庭教育”与“分数”的思考。

本题是以漫画为材料的作文。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批评性或幽默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题中漫画由两幅画面组成。

第一幅画面上左右各有一个学生,手里拿着带有考试分数的试卷。

左边学生试卷上标明100分,面带微笑,而且右脸上还有一个吻以示受到了表扬与肯定。

而右边学生试卷上的分数是55分,他神情沮丧,脸上挨了耳光,说明他受到了惩罚。

第二幅仍然是由两幅画面组成,可左边学生手里的分数变成了98分,脸上印记随之变成了耳光,学生神情落寞。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右边的学生试卷上的分数变成了61分,脸上的印记换成了亲吻,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左边学生学习成绩尽管起点很高,但有了一点儿退步,就受到家长的惩罚;右边学生成绩尽管起点较低,但有了一点儿进步,也受到家长的奖赏。

题中漫画意在说明,在家长或老师眼中,学生的优秀与否全看考试的分数,唯分数是论。

这种看法实际上是非常片面的,它不能客观真实地对学生给予准确的评价,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于他们的茁壮成长。

可以说,该作文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写起来有切身体会,有话可说,有真情实感,避免了假大空,无病呻吟。

学生在写作时可以由结果追溯原因,揭示事件的本质;由图画到生活,把握漫画的寓意。

阐明应试教育过于看重分数给学生造成的种种伤害,分析其弊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写作时还可以联系现实,由此及彼,呼吁我们不要扭曲对孩子的教育,不以分数论英雄,不要把分数的高低当做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让教育回到以人为本的轨道上来,树立健全的成才观,把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生命教育落到实处。

让教育如春风拂面在中国这片广博的土地上,匍匐着亿万持笔静心、渴望登上象牙塔的学生,与他们同样摩拳擦掌的,还有他们的父母。

台湾“虎爸”的风头未过,“狼妈”的热潮又起。

令人啧舌的“棍棒教育”过后,我们逐渐反思,究竟该用怎样的教育方式,培养祖国的花朵?(用词称匀富有美感;切入热点,以发问方式进入主题,启人深思)满分则收获鲜花和热吻,低了几分便是拳头和巴掌。

另一边,截然相异的态度唯一的决定原因也只是一根“及格线”。

看似夸张的漫画背后,折射出的是现代某些家庭中教育思想的僵化和病态。

“嗜分如命”的教育现状强烈呼唤“如春风拂面”的新式教育。

(透析漫画材料,揭出家庭教育问题病根子,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立论简洁有力)“让教育如春风拂面”,是近年来一位女教育家提出的教育理念。

“春风化雨”的温柔教育褪去了“棍棒教育”的凶恶外表,让孩子们看见“天下父母心”“殷殷师长情”。

美国著名的“N+1”教育也近似如此。

比如对漫画中拿了98分满脸沮丧的孩子说“你已经很棒了,再多2分就十分完美”,这样的教育效果定远胜于“巴掌言情”。

(对比论证)就连言辞犀利、冷酷如霜雪的鲁迅先生和木心老人,遇到虔诚的学子,也一改往日严肃面容,掏出一片赤诚之心来。

鲁迅的文学,温暖了多少“在灯下扑火”的“花心精致的英雄们”;木心的关切之语,也让学子真正感受到“春风化雨”的温暖细腻。

教育,不是靠一时的恐吓暴力,而是长期的温暖陪伴、轻柔抚摩,让人真正感到教化的力量。

(举例论证)宋词研究领域的泰斗,叶嘉莹女士,也同样是一个温和的教育者。

她的学生们回忆:“叶先生字迹隽秀工整,谈吐温和,气度不凡。

和她争论问题,她也总是不急不徐,慢慢回答。

让人虚而往,满而归。

”“春风”一如叶先生本人,给人莫大的心灵鼓励,予人莫大的思想启迪。

(同样是举例,却从另一角度——学生的感受着笔,文章论据更加饱满)当今社会,看上去波澜不惊,内部却杂草纷芜。

教育这块净土,难免良莠不齐,而让每个孩子生活在春风之下,享受“风乎舞雩”的温暖教育,是极重要的话题。

但若要施行,也并非难事。

若父母在家中,不是紧盯着卷面分数、学校排名,而是睁大眼睛找找孩子的优缺点,共同帮助孩子进步,进步有奖励,犯错有劝诫。

如此,便是“尽父母之德,行仁义之事”。

三毛有诗言:“种桃种李种春风”。

(引文精当,增添文章诗意)愿父母种下的种子,在春风之下,破土而出,抽枝发条,茁壮成树。

本文具有如下特点:结构严谨。

本文结合漫画内涵与现实语境,提出“让教育如春风拂面”的中心观点。

接而以鲁迅、木心、叶嘉莹等人教育学生的事例阐明“春风拂面”的教育所具有的风范、所产生的效果。

最后引用三毛诗歌语言向父母们提出“多种春风”的呼告。

按照“亮观点——证观点——指出路”的思路论证,十分严谨。

论据典型。

台湾“虎爸”、“狼妈”,美国著名的“N+1”教育,冷酷如霜雪的鲁迅先生和木心老人,宋词研究领域的泰斗叶嘉莹女士,这些论据有力论证了“让教育如春风拂面”的中心观点。

文句有表现力。

如“愿父母种下的种子,在春风之下,破土而出,抽枝发芽,茁壮成树”,运用比喻修辞,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全文中心明确,内容充实;例证紧扣论点,阐释鞭辟入里,让人对“风乎舞雩”似的教育境界心向往之。

文章结构严谨,思路连贯。

语言表达准确、流畅,表现力强。

成绩如叶,勿一叶障目漫画中,第一个孩子先因考100分得到一个吻的奖赏,后因考98分得到一个耳光的责罚;第二个孩子先因考55分被赐一个掌印,后因考61分被赏一个吻。

看罢漫画,不禁深思,仅因一时分数升降便或奖或罚,实在失之偏颇。

其实,孩子就像正在成长的树,他取得的成绩就像一片片的叶子,实在不必因孩子之树上长出一片好看的叶子而欣喜若狂,更不必因长出一片不太好看的叶子而全盘否定甚至大打出手,切勿因一叶而障目。

(简述漫画内容,得出观点。

比喻新奇贴切,夺人眼球)孩子的成长中,不只有学习,不只有分数,还应该有“诗和远方”。

但在唯分数论的大语境下,孩子被要求拼命追求分数的提升,不能有丝毫退步,甚至被苛求次次满分。

这和饲养速成鸡有何区别呢?让鸡不会生病,只在激素、饲料的作用下疯长速成,这是违背规律的。

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幸福,更需要经受困难挫折,他在学习过程中要懂得付出汗水,也要懂得不是每一次努力之后都能立刻进步,懂得进步未必能立刻体现在成绩上,懂得成绩起伏本就是正常现象,只有持续努力,不断积蓄力量,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从而开出人生之花,结出人生之果。

父母作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怎能如此随意地唯分数而无视对孩子全面的评判?孩子似树,成绩如叶,家长勿因一叶而障目。

(分析家长应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不能只看到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全面评判)与此相似,在中国,拥有升学压力的中小学学校,很多时候也会因成绩这一叶而障目。

比如在评价教师上较为片面,常只看教师所带班某学期某学段末尾的考试成绩来评判一个教师,往往看不到教师平时的努力付出与血泪辛酸,更难以理解绝大多数挣扎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之苦。

同样的,教师的教学不只有分数,还应该有理解与赏识,还应该有“诗和远方”。

教师似树,成绩如叶,学校勿因一叶而障目。

(分析学校评价教师也不能因成绩而一叶障目。

内容层进,视野逐渐开阔)再有,商人逐利本无可厚非,若眼中只有所要得的利益的这张成绩单,会因这如一叶的成绩单而障目,看不到理应有的诚信,看不到理应有的良知,看不到商人逐利活动之上理应高悬的“义”,才有地沟油、毒奶粉、假疫苗等骇人听闻的事件。

再如,过分注重GDP数值的成绩单,而忽视国民文明水平的整体提升、道德素养的丰富等更重要的问题。

这些都是因为太看重利益成绩单而导致的容易一叶障目的结果。

成绩、利益如叶,切勿因一叶而障目。

(分析商业社会、国家层面等都不应只看业绩、数值等。

视野进一步开阔,彰显磅礴大气)当然,人不免受局限为外物蒙蔽,任何事物也都需要有一定的量化的衡量标准,但不能光看到数值而看不到全面与整体。

拥有更全面多元的评价标准与评判方式,方能更好地避免一叶障目。

(辩证分析,使论证无懈可击。

重申观点,指出办法)文章紧扣材料立意,有思想深度,具有思辨性,中心论点“成绩如叶,勿一叶障目”,让人眼前一亮,比喻贴切生动,说理形象而透彻。

作者具有大视野,表达上开合有度,收放自如,思路严密;文章从论点出发,从分数论谈起,却又不仅局于分数论,到片面看待教师的教学分数,再到片面看待利益成绩单、GDP的成绩单,可谓层层递进。

语言准确有文采。

文章句式整散结合,参差错落;作者善用修辞,对偶、排比、比喻、化用等多种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摇曳生姿;使人读后不仅体会到理趣,还能感受到文学性的美感。

赏识教育or“虎妈教育”教育乃立国之本,这是历届国家领导人的共识。

几十年来,中国对发展教育不遗余力,教育事业空前繁盛。

然而,愈演愈烈的“虎妈教育”也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教育孩子,究竟是以赏识为主,还是以严格为首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作者放眼于国家最近几十年的教育,文章从而有了广度)赏识教育,就如同漫画中的第二个小孩的家长一般,以鼓励赞许为主。

这与我国近年来提倡的素质教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其目的在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最终培养出好学习、学好习、学习好的“三好学生”。

“飞天女神”——刘洋曾说过:“感谢母校,感谢曾经帮助我树立信心走‘飞天’之路的老师们!”因为,是他们让刘洋坚持信念,一飞冲天!(精简清晰地阐述了赏识教育的特点,既有理论分析又有事例论据,且联系材料,思维严谨细密)说罢赏识教育,再说“虎妈教育”。

“虎妈教育”简单来说,便是一个字,“严”,古语曰“严师出高徒”,到了这里,倒应该改为“虎妈出清华”了。

虎妈虎爸在回应质疑时曾说:“假期并不是用来让你们放松娱乐的,而是让你们赶超他人的!”他们的孩子表示,自小学开始,就没有游戏玩乐的空间,被各种兴趣班、课外班填满。

同时他们也表示,虽然很累,但上得了清华北大,也是对自己的付出的回报。

这如第一个孩子一般,虽然已经得了98分,还是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阐述“虎妈教育”,与上一段结构一致,形成对称美感)由此看来,赏识教育、“虎妈教育”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

然后我们再看看“家庭教育大师”傅雷,是如何教导自己的孩子的。

傅雷给自己的儿子写了许多封信,被后人集录成册,印刷成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