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纸船》(泰戈尔)

《纸船》(泰戈尔)

《纸船》泰戈尔导学平台课标要求1、了解作者主要情况及其主要作品。

2、揣摩修饰性词语的作用。

3、熟读诗作,体会作者丰富、奇特的想象。

4、理解作品中的童心童趣。

5、体会朴素的语言,明快的格调。

学法点悟1、通过揣摩修饰性词语,发挥想象,理解作者文笔的隽永。

2、通过比较和拓展阅读,了解泰戈尔对我国诗歌创作的影响。

3、试着仿写,进一步了解诗歌这一文学样式。

整体感知这首诗叙述我将“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写在纸船上,放入急流,渴望异地的人知道我是谁。

写希望纸船把我园中长的秀利花带到岸上,希望能有游伴把天上的小朵白云放在河里来与我的纸船比赛。

还写了子夜的星光下,我梦见睡仙坐在我的纸船里,缓缓的浮泛前去。

通过奇特、美妙的想象,表现了至纯至美的童心。

疑难解析质疑:泰戈尔是怎样的一位诗人?解惑:泰戈尔,印度的多产作家。

他从8岁开始习诗,在漫长的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写了50多部诗集,计1000多首诗,2000多首歌词。

1913年,泰戈尔因《吉檀迦利》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纸船》是泰戈尔《新月集》中一篇别致的诗篇。

质疑:《新月集》是一本怎样的诗集?解惑:《新月集》是一部以儿童生活和情趣为主旨的英文散文诗集。

共收入诗歌40首。

诗人依照儿童的逻辑,以朴素的语言,明快的格调和瑰丽的譬喻,描绘出儿童的种种动人情态和奇思妙想。

主题是歌颂儿童,表达诗人对儿童的热爱与同情。

这部儿童诗集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中无与伦比的艺术珍品,也深受我国数代读者的钟爱。

质疑:在我国较早模仿泰戈尔诗且颇有成就的作家是谁?解惑:是冰心。

她的两部诗集《繁星》、《春水》深受泰戈尔诗的影响。

在这两部诗集里,冰心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温柔,写下了许多吟咏母爱和童心的诗。

语言揣摩说说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1、“我每天把纸船放在急流的溪中。

“每天”即天天如此,这样坚持不懈,可见孩子内心强烈的渴望,他多么想让别人知道他呀。

2、我在纸船上用大黑字写上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

“用大黑字”,用语极为质朴,充分表现了孩子的天真稚气,仿佛让我们看见孩子写字时专注的神情,体察到那盛满了希冀的小小心灵。

3、我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纸船,知道我是谁。

”“知道我是谁”,道出了孩子的心理,原来这么执着地放纸船,就为了这个呀!4、我把园中长的秀丽花栽在我的小船上,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夜里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

“黎明开”的花“在夜里”到,在异地的人会得到纸船的人,就可以看到花儿开放了,就会给他带来惊喜。

多么美好的愿望!水晶一般的童心。

5、我投我的纸船到水里,仰望天空,看见小朵的云正张着满鼓着风的白帆,。

“满鼓着风”,既写出了云的形态,又写出了云的动态。

最妙的是把云朵想象成“白帆”,新奇,独特。

6、我不知道天上有我的什么游伴把这些船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同我的船比赛”,特别符合孩子的心理。

7、夜来了,我的脸埋在手臂里,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前去。

把脸“埋在手臂里”,大概就是为了作一个美妙的梦吧?孩子的睡姿如在眼前。

8、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梦的篮子。

梦中有梦,在孩子的眼里,睡仙的篮子是可以装载无数的美梦的。

研究课题1、读泰戈尔的其他诗,体会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感受他奇特的想象力。

相关链接:金色花○1泰戈尔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②,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③,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4,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①选自《泰戈尔诗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 981年版)。

郑振铎译。

泰戈尔(1861—1941),印度文学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②[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③[匿(nì )偷偷地笑。

○4[《罗摩衍那》)印度的一部叙事诗,写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

罗摩是诗中的主角。

为了履行对父亲的诺言,维持兄弟间的友爱,他抛弃了继承王位的权利,和妻子在森林中生活了14年。

2、读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感受其创作风格。

相关链接: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从1919年冬天起,她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将自己“零碎的思想”不时用三言两语记录下来。

后来在《晨报》的“新文艺”栏发表,并结集为《繁星》和《春水》于1923年先后出版。

这300余首无标题的格言式自由体小诗,以自然和谐的音调,抒写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思索,歌颂母爱、人类之爱和大自然,篇幅短小,文笔清丽,意蕴隽永,显示了女作家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在五四新诗坛上别具一格,很有影响。

自主探究探究前期导引掌握本课涉及的生字词,顺畅地朗读课文,做到有声有色地朗诵。

在熟练背诵的前提下,理清层次。

揣摩文中的创造的意境描写,理解诗人的情感,体会写法,并谈谈你最欣赏的地方。

基础巩固集练一、字音字义1、为下列加点的字读音。

枕戈待旦()溪涧()仰望()扬帆()记载()载重()2、掌握下列形近字的字形游弋蹊跷压抑载梦船帆干戈溪流瞻仰栽赃巩固3、掌握下列词语的含义异地:仰望:游伴:浮泛:子夜:一、按原文内容填空纸船泰戈尔我每天把纸船放在的溪中。

我在纸船上写上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

我希望会得到纸船,知道我是谁。

我把载在我的小船上,希望这些能在夜里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

我投我的纸船到水里,仰望天空,看见云正张着白帆。

我不知道把这些船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夜来了,我的脸里,梦见我的纸船缓缓地浮泛前去。

睡仙坐在船里,带着篮子。

三、关于散文诗散文诗,是兼有诗歌和散文的特点的文学体裁。

是以散文形式写成的诗。

内容多是抒情的,篇幅短小,有诗的意境、韵味和节奏感,一般不分行、不押韵。

泰戈尔的《纸船》就是一首散文诗。

四、问题探究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提示:“我”是一个什么形象?诗人为什么写那么多想象?]答:2、现代诗从内容来看,怎么分类?[提示:一般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两类。

还可以从别的角度分。

] 答:培优探究实践五、欣赏评价1、这首诗中哪些诗句体现了诗人奇特非凡的想象?为什么?答:2、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处用词?说出理由。

答:六、拓展阅读将冰心的《纸船》与泰戈尔的《纸船》进行比较阅读。

纸船寄母亲冰心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一九二三年太平洋舟中探究建议1、从体裁上看,冰心的《纸船》是,泰戈尔的《纸船》是。

2、两首《纸船》都从纸船写起,冰心是纸船;泰戈尔,是纸船。

3、两首诗分别用“从不”和“每天”表达了。

4、表达的情感则稍有不同。

冰心的纸船承载的是,泰戈尔的纸船承载的是。

5、两首《纸船》都写了梦,泰戈尔是直接写的梦,而且梦中有梦,表现;冰心是转换视角写的梦,表现。

单元复习总结考题研析中考试题研究考题精展[考点一]文后的四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A.①③④②B.④③②①C。

③④①②D.②①③④答案:C。

(2002年昆明市)(应考说明:这是一组排比比喻句,抓住关键词“欣赏”“倾听”“呼吸”“ 深尝”,进行恰当搭配。

这道题,考查语言感知的敏锐性,平时多揣摩词语的搭配和运用,作此题会又准又快。

)[考点二]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把句子补充完整。

溪流、湖泊、山泉是大自然的杰作。

大自然因为有了水而有了灵性,有了生机。

水是有灵魂的。

水的灵魂如少女般韵味十足,如,如。

答案:仙人一般变幻莫测婴孩一般清新自然(合理即可)(2003年重庆市)(应考说明:抓住“有灵性,有生机”的特点,运用比喻句,最好做到句子整齐。

此题考查炼字、炼句,这也是语言基本功,平时多作此类练习,有助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考点三]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A,开头两句意思是:西湖四季的风光都很美,毕竟最美的还是荷花盛开的六月间。

B.三、四句用对偶和对比的手法描写景物,色彩鲜明:蓝天衬托下碧绿的荷叶一望无际,仿佛与天相接;朝阳映照下的荷花显得格外红艳。

C.全诗紧扣一个“送”字,抒发了诗人与林子方临别时难舍难分的无限伤感之情。

D.诗人用眼前的美景告慰友人,冲淡了送别时的离愁别绪,感情更显得含蓄深沉。

(2002年昆明市)答案: C(应考说明:这道诗歌赏析题,主要考查感情的整体把握。

也有句意的理解和修辞等。

这几个方面,是诗歌赏析题的常考点。

[考点四]下面句子朗读错误的一项是()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这两句应当用轻快的语气读,表现诗人陶醉于丰收在望的欢乐之中) B.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朗读时,应该在“四”与“时”之间有短暂停顿。

体现六月西湖的特有美景)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母亲的手”和“抚摸”要重读,以突出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D.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朗读第一句用升调,第二句用降调,使诗的韵律感更强烈)答案:B (2002年哈尔滨市)(应考说明:这道诗歌朗读题,考查了语气、节奏、重音、语调。

如何正确处理,取决于对词句及情感的理解与把握。

B项错在将词语读破了,也打乱了七言律诗本身的节奏规律。

)[考点五]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 ]我曾经乘船路过三峡,也游过三峡,相当程度来讲,是奔着唐诗的意境而去的。

唐诗意境的精华在哪儿? 想想看,那时候没有机器船,只有根根悠悠纤绳拉着的舟,江水伴着纤夫号子,时而间几声猿啼,有如闪电划破山谷,惊心动魄,余音缭绕,那才是峡谷中强劲的音符!李白歌:“两岸猿声啼不住”,杜甫吟:“风急天高猿啸哀”,高适唱:“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