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世界地理的地形、气候、河流3.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地形特征【典型例题】1.某学校地理小组以亚洲为例探究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的关系,以下是该小组探究时使用的亚洲地形简图和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及三个探究事例,据此回答问题:(1)读图归纳:归纳1:读亚洲地形简图,你从宏观上归纳由A到B的地势特点:。
归纳2: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归纳亚洲气候特点(至少两条):。
(2)探究推理:事例1:在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中,C地气温比D地低,其原因是。
事例2:俄罗斯的鄂毕河干流水量丰富,水流比较平稳,结冰期长,时有凌汛现象发生,请按照下列提示,分析地形和气候对鄂毕河干流上述水文特征的影响.地形的影响:;气候的不利影响:.事例3:亚洲的许多大河,上游流经山区的地方流速快,多峡谷,下游流速缓慢,多平原.这种现象表明(自然因素)对地形有塑造作用.(3)探究结论:通过上述探究,该小组得出四个结论:①地形对气候有影响;②地形对河流有影响;③气候对河流有影响;④河流对地形有影响.参考以上结论,将地形、气候、河流三个词语按相互关系填写在方框中.【解答】解:(1)读亚洲地形简图可知,A处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B处为沿海平原,从宏观上看,从A到B地势减低;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可知,亚洲的气候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2)在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中,C地气温比D地低,其原因是C处是高原,海拔较高;鄂毕河干流沿途地形平坦,所以水流平稳;流经地区气候寒冷,所以结冰期长;亚洲的许多大河,上游流经山区的地方流速快,多峡谷,下游流速缓慢,多平原.这种现象表明河流流速对地形有塑造作用;(3)通过上述探究,可以看到,地形与河流是相互作用的;此外,地形对气候,气候对河流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地形、气候、河流三个词语的相互关系如图:.故答案为:(1)由A到B地势逐渐降低;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2)C地海拔比D地高;地形平坦,所以水流平稳;流经地区气候寒冷,所以结冰期长;河流流速;(3).【考点集训】1、下面四幅图中,最能反映亚洲地势特点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亚洲中部雄踞着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许多大江大河都从那里发源,奔流入海。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为亚洲大陆沿30°N纬线和80°E经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2、3题。
2.亚洲的地势特点是()A.东部高,西部低B.南部高,北部低C.中部高,四周低D.中部低,四周高3.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 )A.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B.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C.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D.由东向西流读图甲:亚洲大陆沿北纬30°的地形剖面图,回答4题。
4.该图反映亚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 )A.西部高,东部低B.中间高,东西两侧低C.东西低,南北高D.四周高,中部低亚欧大陆面积达5 000多万平方千米,地理环境复杂,自然景观各异。
读亚洲部分地区气候分布图,回答5-6题。
5.图中的①~④地气候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B.经度位置C.纬度位置D.海拔高度6.下图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与①②③④四地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丙B.②—乙C.③—丁D.④—甲读图9—某大洲不同海拔陆地面积所占比重示意图,完成7-8题。
7.该大洲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高原B.平原 C.丘陵 D.山地8.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该洲颜色大部分是()A.蓝色 B.黄色 C.褐色 D.绿色9.(2013·长沙学业考)下图反映了欧洲传统民居自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的墙壁厚度变化规律,形成该规律的主要原因是欧洲自西向东()A.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B.纬度越来越高C.太阳光热逐渐减弱D.年降水量逐渐增多(2014·河北保定)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10-14题。
10.非洲气候的基本特征是( )①湿热②干热③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④热带雨林气候覆盖整个赤道地区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11.非洲人口分布极不均匀,人口稀少的地区是( )①热带雨林气候区②热带草原气候区③热带沙漠气候区④地中海气候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2.非洲四大河流中,水量最大的是( )A.刚果河B.尼罗河C.尼日尔河D.赞比西河13.大多数河流的流量与流经地区的降水量密切相关据此推断,图中四条河流中流量最大的是( ) A.甲河 B.乙河 C.丙河 D.丁河14.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 895米)被誉为“赤道雪峰”,形成该独特自然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人为因素 D.地形因素读下图,回答15-16题。
15.关于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地位于南美洲最南端,南临大西洋B.甲地位于非洲最南端,南临太平洋C.乙地位于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D.乙地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16.关于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甲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C.乙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D.乙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014·临沂)读北美洲气候分布图,回答17~18题。
17.北美洲的气候特点是( )A.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B.气候单一,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C.热带气候为主,各地气候差异大D.季风气候显著,热带气候面积广大18.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沿西海岸南北狭长分布,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的影响B.海陆位置的影响C.季风的影响D.地形的影响(2013·泰安学业考)西亚和南亚一直是世界热点地区之一。
读西亚和南亚局部地区图,回答19题。
19.关于西亚和南亚的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B.②地区此时正值旱季C.①地区居民普遍信奉伊斯兰教D.②所在国电脑软件业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20.有关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极地区终年降雪量大,地表冰天雪地B.1、2月份南极地区最寒冷,冰盖面积最大C.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是由于纬度更高D.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条件21.下列关于两极地区降水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赤道附近地区比较,两极地区降水稀少B.南极地区有“白色荒漠”之称,降水很少C.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降水量多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降水量多22.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1月至2月的主要原因是( )A.此时是南极的暖季,白昼长B.此时南极最为寒冷,冰层坚硬,地基牢固C.此时南极冰雪全部融化,地面裸露方便选址D.此时南极出现极夜现象,风雪小读俄罗斯境内60°N地形剖面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24题。
23.俄罗斯的政治、文化中心分布在图示( )A.甲区域的中部B.乙区域的中部C.丙区域的中部D.丁区域的中部24.图中乙区域地形以( )A.高原为主B.平原为主C.山地为主D.丘陵为主25.俄罗斯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最主要的原因是( )A.所处纬度高B.大部分地区地势高耸C.靠近北冰洋D.河流稀少,沙漠广布美国是遭受飓风(飓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漩涡,在太平洋地区称台风)和龙卷风侵袭严重的国家。
结合下图回答26题。
26.龙卷风频发与该区域地形有直接关系,美国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A.东西两侧是山地,且东高西低B.西高东低,东部为落基山脉C.中部是高原,东西两侧是平原D.东西两侧高,中部是大平原和中央平原读图,回答27-28题。
27.图中阴影所示广阔的平原地区并不是所在国主要的经济区,其制约因素是( )A.科学技术B.人口密度C.气候特征D.水文状况28.图甲地的年降水量多于2 000毫米明显多于同一种气候区降水。
这一现象的影响因素是( )A.距海远近B.地形阻挡B.C.纬度高低D.季风活动29.(2016·聊城)关于澳大利亚大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较高,但起伏和缓B.地形自西向东依次为山地、平原和高原C.西部有纵贯南北的大分水岭D.中部有大自流盆地,为发展畜牧业提供水源30.根据澳大利亚气候的分布状况可以推知,澳大利亚的降水量分布特点是( )A.由南、东、北三面向内陆和西部地区递减B.自西向东递减C.由南、西、北三面向内陆和东部地区递减D.由沿海向内陆递减31.某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五名同学,在进行亚欧大陆气候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智慧,积极参与他们的研究。
问题探究(1)小芳发现地处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①、②、③三地气候变化有以下规律:由①到②到③,气温年较差,而年降水量。
请你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玲玲发现一奇特现象,⑤地区虽然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同一个纬度,但两地气温在同一季节却出现了20℃的温差。
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小明需要了解泰安的气温和降水情况,你认为乙图中图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一问题。
请你尝试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泰安的气候特点 ______。
(4)小伟登录网站查阅资料时,一则意大利冬季发生洪水灾害的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你认为这一报道可信吗?,理由是32.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了以下图文资料,来研究欧洲西部莱茵河的航运价值问题。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问题。
(6分)资料一:一般来说,河流的通航里程与河流总长度的比值,可以用来衡量河流通航能力的大小。
莱茵河长1320千米,通航里程为885千米。
资料二:图甲、乙、丙、丁分别为欧洲西部地区局部国家图、地形图、气候分布图和人口分布图。
(1)从甲、丙两图得知莱茵河流经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其影响莱茵河的水文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乙图得知莱茵河干流流经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受其影响莱茵河的水文特征是__________。
(3)莱茵河所流经国家人口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稠密、稀疏)。
(4)结论:莱茵河的航运价值________。
33.当地时间2014年5月8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了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举行的第22届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并发表了题为《共同推动非洲发展迈上新台阶》的致辞。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出非洲大陆赤道附近的地势特征。
(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简述刚果河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3)观察非洲大陆气候类型的分布,归纳其分布特点。
(4)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气候。
(5)近年来,中国和非洲国家在资源、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合作越来越密切。
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的这种合作,在国际上一般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