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là)酒浑(hún),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足鸡豚: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足:足够,丰盛。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箫鼓:吹箫打鼓。
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zhǔ)杖无时夜叩(kòu)门。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若许:如果这样。
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叩门:敲门。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
遗:保留,存留。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少壮:青少年时代。
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
始: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
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纸:书本。
终:到底,毕竟。
觉:觉得。
浅:肤浅,浅薄,有限的。
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行:实践。
躬行:亲身实践。
书愤五首·其一
宋代: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早岁:早年,年轻时。
那:即“哪”。
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
“中原”句: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
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
气,气概。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楼船”句:此时作者三十七岁,在镇江府任通判。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张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亲率水兵乘楼船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
但不久兵败符离,收复故土的愿望化为泡影。
楼船,指采石之战中宋军使用的车船,又名明轮船、车轮柯。
车船内部安装有以踩踏驱动的机械连接船外的明轮,依
靠一组人的脚力踩踏前行。
车船在宋代盛极一时。
因这种战船高大有楼,故把它称之为楼船。
瓜洲:在今江苏邢江南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是当时的江防要地。
“铁马”句:孝宗乾道八年(1172),王炎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谋划恢复中原之事。
陆游人其军幕,并任干办公事兼检法官赴南郑(今陕西汉中)。
其间,他曾亲临大散关前线,研究抗敌策略。
但不久王炎调回京城。
收复故土的愿望又一次落空。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
“塞上”句:意为作者徒然地自许为是“塞上长城”。
塞上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
《南史·檀道济传》载,宋文帝要杀大将檀道济,檀临刑前怒叱道:“乃坏汝万里长城!”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bìn)已先斑。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衰鬓:年老而疏白的头发。
斑:指黑发中夹杂了白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出师一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强决心。
名世:名传后世。
堪:能够。
伯仲:原指兄弟间的次第。
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
杜甫《咏怀古迹》诗之五称赞诸葛亮说:“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
临安春雨初霁
宋代: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
世味:人世滋味;社会人情。
客:客居。
京华:京城之美称。
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zhāo)卖杏花。
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深巷:很长的巷道。
明朝:明日早晨。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
矮纸:短纸、小纸。
斜行:倾斜的行列。
草:指草书。
晴窗:明亮的窗户。
细乳: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
分茶:宋元时煎茶之法。
注汤后用箸搅茶乳,使汤水波纹幻变成种种形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素衣:原指白色的衣服,这里用作代称。
是诗人对自己的谦称(类似于“素士”)。
风尘叹:因风尘而叹息。
暗指不必担心京城的不良风气会污染自己的品质。
梅花绝句·其一
宋代:陆游
闻道梅花坼(chè)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听说山上的梅花已经迎着晨风绽开,四周大山的山坡上一树树梅花似雪洁白。
闻道:听说。
坼:裂开。
这里是绽开的意思。
雪堆:指梅花盛开像雪堆似的。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我的身子也化为几千几亿个?让每一棵梅花树前都有一个陆游常在。
何方:有什么办法。
千亿:指能变成千万个放翁(陆游号放翁,字务观)。
梅花:一作梅前。
坼晓风:(梅花)在晨风中开放。
病起书怀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
支离:憔悴;衰疲。
孤臣: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江干:江边;江岸。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hé)棺。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忘忧:忘却忧虑。
阖棺:指死亡,诗中意指:盖棺定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luán)。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庙社:宗庙和社稷,以喻国家。
京华:京城之美称。
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
和銮:同“和鸾”。
古代车上的铃铛。
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銮”。
诗中代指“君主御驾亲征,收复祖国河山”的美好景象。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出师一表:指三国时期诸葛亮所作《出师表》。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亦指在灯下。
沈园二首
宋代: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城墙上的画角声仿佛也在哀痛,沈园已经不是原来的池阁亭台。
斜阳:偏西的太阳。
画角:涂有色彩的军乐器,发声凄厉哀怨。
沈园:即沈氏园,故址在今浙江绍兴禹迹寺南。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在此曾见她的倩影如惊鸿飘来。
惊鸿:语出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句“翩若惊鸿”,以喻美人体态之轻盈。
这里指唐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