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几点建议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几点建议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几点建议
作者:赵红梅刘森华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34期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个严谨系统,其构成要素主要有:目标、教学、学生。

其中,目标是评价的标准,教学是评价的内容,学生是评价的对象。

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目标,根据学生的反映来评价教学,它的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

可见,对学生的评价就是对课堂评价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

数学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数学过程的评价,其目的在于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不仅仅只是对学生的一种测评。

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是成功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讲,评价是一种教育手段,是一种教育艺术,灵活运用能有效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成绩。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建议培养学生
《新课标》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及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可见,对学生的评价就是对课堂评价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

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活动评价中往往会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评价内容的片面性,只重视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不重视了解学生的对数学学习的历程。

二是钟情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忽视了学生的自评、互评以及家长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

三是评价的方式单一,过程简单,过分依赖于笔试,夸大试卷在评价中的效能;四是评价的作用不大。

大部分教师习惯于用定量的方式去评价学生学习的成绩,缺乏用定性的方法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把评价的结果看成是评价的终结,不重视引导学生在评价以后的反思。

这样,无论是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还是对教师教学的指导作用都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
综合上述问题,我们认为要形成合理的评价机制,既要考虑思想层面,还要考虑操作层面。

在课程改革后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归纳起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2]
一、在教学中注重评价内容的科学性
评价的内容与教学目标是一致的,恰当地确定评价内容需要正确的教学思想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评价的内容是在确定教学目标基础上确定的,而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考虑教学效果时,自然会想到评价学生学习活动时究竟评价什么?怎么样去评价?
1.要评价“双基”要求。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最基本的教学目标,目前大部分教师认为基础知识是类似于概念、法则、定理的数学事实,而把知识的运用看成是基本技能。

忽略了学生在探究这些数学事实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方法对学生来说是探究新知的基础。

2.要评价数学思考、情感和意识三方面目标。

数学思考: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情感包括: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求知欲;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意识包括:数学意识,其中包括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参与意识,包括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意识,包括创新的欲望、创新的素养等。

二、在教学中注重评价对象的广泛性
学生学习活动是由谁来评价?过去这个问题似乎不需要回答,如今要求教学要“以人为本”,教学过程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那么有必要重新回答这个问题。

1.教师是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成员。

原因在于:一方面在教学这个师生双边活动中,教师是最了解学生的;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了解得最为全面,也最符合教学规律。

因此,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

2.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同样是评价自己及同学学习活动的主体。

对于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情感体验,如是否喜欢数学、学习数学是否有信心等,学生的感觉最真;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情况学生也有自己的体会。

3.由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特殊关系,家长的评价对孩子的影响力不可低估。

同时,由于有些家长对教学的不了解,他们的有些评价可能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正确引导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

三、在教学中注重评价方法的灵活性
新的课程标准上已经有一些对评价的要求和建议,主要从四个角度谈谈四种评价方法:
1.从评价时间看,做到平时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

有些素质,如学生的情感体验、参与意识、创新意识等,需要教师平时观察记录,才能给学生较为公正的评价。

有些知识和技能需要学生较为系统地学完一部分内容才能进行考评。

2.从内容上看,做到单项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

有时为了了解学生的某一方面的素质,有时为了了解学生对某一慨念或某一部分的知识掌握的情况等,都需要对学生进行单项性
的评价。

有时一张试卷一次考评可以考查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这种考评可以理解为综合性评价。

3.从评价方式看,做到笔试评价和面试评价相结合。

笔试是常用的考评方法,从笔试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出学生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方面的素质。

但笔试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笔试中,学生有些想法、有些创意无法书面表达,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体现,教师也无法从试卷中看出学生的思考过程。

面试恰恰可以弥补笔试的缺陷。

4.从评价结果来看,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是目前教师习惯运用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适合用于能计量的情况,如计算100道计算题,做对90道得90分。

对于一些不能精确计量的情况,就只能采用定性的办法。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目前定量评价运用过滥,直接造成了评价功能的衰退,导致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减弱。

因此,我们要提倡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改进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是新课标下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进行转变的一次飞跃,它对新课程的顺利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高度责任感,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就一定会使评价方式的改革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董建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实践[J].考试与评价,2017(01):44.
[2]贾占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探究[J].教师,2013(15):8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