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堂教学改革总结

课堂教学改革总结

课堂教学改革总结本期以来,我镇教育教学工作响应县局指示精神,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改革深化年活动,在第二阶段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根据县教体局的安排,我镇在三四月份先后派中小学骨干教师九十六人分四批赴永威学校学习培训。

永威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成功的管理模式和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在我镇教师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和震憾。

在短短几天的学习培训期间,大家如饥似渴地听课、听报告,参观学生的作业和老师的批改,就连学生的早操锻炼情况也不放过。

学习时间虽短,却受益颇多。

特别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对老师们的启发很大,使大家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老师们意识到先学后教和先教后学虽然只是一个次序上的变更,但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老师长期习惯的教学方式来说,先学后教无疑是一场革命。

先学后教作为一种现代的教育概念,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升华,是符合现代教学观的一种课堂模式,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论,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科学地处理了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辨证关系。

蔡校长在报告中还提出当堂训练不把教学时间前移和后推,而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紧张有序地学习、思考、做作业,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老师们亲眼目睹了永威的课堂教学确实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回来后,大家的热情和积极性很高,跃跃欲试,也开始尝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

中心校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定的方法和措施。

1、组织大家认真学习蔡校长的教育教学理论,领会其精神实质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2、因大部分学校缺乏电化教学设备,都采购足量的小黑板,供老师在课堂上出示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

3、学习永威模式先从模仿开始,不断探索,不断改进,逐步从形似向神似转变。

4、实行集体备课制度。

在初中、中心小学、实验小学等几个大校,同年级同学科老师集体备课,集大家的智慧,制定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切实可行的自学指导,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教学过程,力求向高效课堂靠近。

5、实行一对一帮教活动。

去永威学习过的教师帮教未去学习过的教师,年轻教师帮教中老年教师。

大校教师帮教学点教师。

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6、各校加大听课评课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7、发挥中心教研组的带动作用。

利用中心教研组活动时间,选拔骨干教师讲公开课示范课,组织全镇教师听评,使村校老师增加学习机会。

8、根据学生实际,逐步落实四清。

9、学习永威模式不是照搬照抄,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习内容灵活运用。

经过近两个月的实践,已收到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1、大部分老师的理念发生了转变,改变了先教后学的教学方法的习惯,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特别是一些青年骨干教师能够较好的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

如魏平、白强、贾丽辉、张利、魏小丽、王可、王芳芳、王启等老师讲的公开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好,受到了全镇教师的好评。

2、改变了学生以前全靠老师教,不主动学习的习惯,大部分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动脑、动手、动口,发现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初步掌握了较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费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学习成绩也有较大的提高。

3、四清工作也得到初步落实但是在教改活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

如:我镇大学校班额普遍过大,教师辅导难以全部到位;教学点教师普遍大龄,对新的教学方法学习和适应较慢。

学生基础不齐,差生较多,四清落实不能全部到位。

这些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改进和解决。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场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的深刻变革,对学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自20**年春季开学以来,我县课堂教学改革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为了抓住这有利时充分发挥新模式课堂教学改革的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全校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以教学改革引领教师进步,促进我校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学校多措并举,领导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

现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以它蓬勃的动力,带来学校各方面的显著变化,教师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一、阶段工作回顾、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课改有效引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保障课改的各项活动有力开展。

研究制定了学校整体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确定了重点实验年级、科目、教师,召开了实验年级教师座谈会,进行动员部署,要求实验教师敢为人先,先行先试,勇立潮头,争做课改先锋、强化细化管理机制,提供课改坚实保障1、制度保障机制完善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计划》,建立了课改实施工作台账,成立了课堂教学督评组,制定了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及课改巡课制度,组织实验教师进行专题研究。

通过领导不定时对教师课改情况进行巡查,检查学生和教师的出勤情况;检查课堂教学状态和课堂纪律;检查教师是否携带导学案授课;检查课堂教学是否存在异常情况等。

发现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与科任教师和班主任交换意见,进行整改。

2、经费保障机制学校对课堂教学改革从财力、物力、经费支出上给予大力支持,以保障课改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们投入资金为各个教室购买了展板,确保学生们在课堂上有展示的舞台;学校又添置了复印机、速印机,让各位教师在编写导学案后能够方便快捷地打印或复印出来。

、培训学习转变观念,确保课改良性行进我们多次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对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进行再宣传再动员再部署。

组织学习张四宝主任的讲座,领会其教学改革的精神。

组织学习乡联校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的文件,贯彻领悟导学研练主题课堂教学框架,五步教学模式,并进行理论学习测试,提高教师理论业务水平。

我们利用三月初两周时间,组织教师每天下午进行一小时的理论学习,内容包括高效课堂双向五环教学模式,导学案编写,小组建设等,并观看河南殷都区教学录像,力求学其形、得其神、行其真。

大家积极行动,在班级内进行小组建设,改变传统课堂座位模式,学习借鉴殷都经验。

我们还派出领导、教师赴河南殷都区挂职学习,同时要求走出去的教师抓紧时间对其他教师进行专业引领。

教导处组织赴河南安阳殷都区学习的**\**在教研会上谈体会、说感悟并畅谈今后课堂改革的设想。

5月7日下午,**在电教中心为全体教师作了《生本课堂、激情绽放》的课改学习专题讲座。

学校共组织殷都挂职学习的教师为一线教师进行了课改理论学习辅导四次,利用教研活动进行课改专题讲座四场,上临帖课六节。

有效落实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人、主体地位,着力打造自主、探究、体验、发展的高效课堂,引领教师迅速成为课改的施行者。

另外,学校还组织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学习20**版课程标准,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交流研讨新旧课程标准的异同,并对教师进新课标理论学习的测查。

、聚焦课堂参与活动,加强推进课改步伐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

三月份,阳城县课堂教学改革展示月活动开展以来,我校教师分批赴阳城一中报告厅观摩县直小学课改展示汇报课。

观摩后我校组织教师分三批开展临帖课。

要求教师人人上公开课,每位教师要对课改进行中发现的问题、困惑进行汇总积累,在教研时交流研讨。

学校还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开动脑筋,研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相关学科教师参加听课评课,现场互动研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大家畅所欲言,相互取长补短,寻找发现课改中的亮点。

并针对如何分组,如何组织有效的组内交流,如何进行课堂展示,如何搞好当堂检测和学生评价等内容进行研课活动。

临帖课后的公开课观摩研讨,针对前期教学进行研讨,对学案编写,小组学习,课堂展示等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逐步解决。

通过一系列的课改活动,全体教师课堂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进入5月份,我校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我们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引领教师,促进专业化成长,加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

外出学习的**、**在5月10日为全体教师做了研究观摩课。

5月16日,**参加第九届小学教学能手评比展示,县教研室领导莅临我校做了课改工作指导。

做到以点带面,让教师有所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营造了一种以生为本、提高课堂实效的课改氛围,使教师们自觉地投入到课改实践中去。

并加大了导学案的使用力度。

各班创新小组建设与评价方法也有了一定的改进。

二、课改带给我们的体验与收获教师教学行为变了。

教师们从台上走到了台下,由主演变成了主导,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由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由管理者向引导者转变。

由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过渡;由画地为牢向资源共享过渡;由源于教材向开发课程资源过渡。

学生学习方式变了。

学生学习方式多了,活动空间大了,思维变的活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开始由厌学转向乐学。

我们的学生已经开始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分享学习的快乐,在展示交流中展现与众不同的想象与创造。

课堂的氛围活了。

课堂教学改革使让课堂成了学生展示的平台。

过去一直提倡的讨论,质疑等课堂活动,有了一定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时间,教师把持课堂的现象明显改变。

课堂上,师生间的关系平等了,学生越来越自信了,生生之间学会合作了,与众不同的见解越来越多了。

三、课改中的困惑与反思纵观我校的课堂教学,小组讨论近乎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标志。

的确,学生在一定教学目标的引导下进行小组讨论,不仅扩大了课堂的参与率,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耐心,倾听别人观点,吸收他人思想,优化自身学习效果的能力。

但是小组讨论这一颇为盛行的学习活动形式,究竟发挥了多大功效呢?可以说,小组讨论纯粹流于形式,无实效可言。

在课堂上,仅有少数学生能围绕老师提的问题展开讨论,其它学生则无所事事,甚至在下面打闹,说话,每每讨论一会儿后,老师便暗示停下来开始汇报,交流,结果可想而知。

可以说,小组讨论是流于形式,毫无实效可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期待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宽容,可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并且能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其实,学生精彩的表现与教师热切的期待是密不可分的,期待仅是过程,而精彩才是结果。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作为教师,为了追求表面的流畅,当提出的问题后,从内心深处总是希望回答问题的学生少出错,不出错,能直奔主题,节省时间最好,当学生对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上来,或者有困难时,作为教师显得就那么不沉稳了,甚至有些急躁,不愿意继续等待,或催促,或换人,还有的甚至自问自答,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哪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呢?当然也就毫无精彩可言。

四、今后工作的规划与展望、继续加强对课改重要性的认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