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详解

路基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详解

路基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1、概述金海道路全长16803.866m,路幅宽度12.0m~26.0m,双向两车道。

设计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为30km/h。

沿线构筑物主要有桥梁3座。

本次设计的金海大道第一标段为黑沟~大溪沟段,道路全长1900m,标准路幅宽为26.0m。

根据沿线工程建设条件及业主建设进度安排,将全线划分为五个标段进行施工,具体划分如下:第一标段:黑沟~大溪沟段(K0+000~K1+900);第二标段:大溪沟~九曲河(K1+900~K5+880);第三标段:九曲河~跃进河(K5+880~K9+280);第四标段:跃进河~新地坝(K9+280~K13+120);第五标段:新地坝~终点(K13+120 ~K16+803.866)。

2、主要技术标准:本段工程为双向两车道市政公路。

设计行车速度:主线30km/h。

设计等级为城市支路Ⅰ级。

路基宽度:路幅宽度26.0m。

3、主要技术要求1)填方地段回填前应进行碾压,密实度测试达到92%以上后方可回填。

2)施工时应做好临时排水,施工时应防止地表水、地下水汇入施工场区后积成水坑,影响场地的强度及安全性。

3)施工应严格按国家有关规范执行。

4)填方场地必须严格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有关规定选择填料,填料要求为碎石土填料,填料最大干密度不小于19KN/m3,填料石块粒径不宜大于15cm,填料必须分层摊铺,分层碾压密实,每层松散摊铺厚度不得大于50cm。

必须彻底清除原有的杂填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耕植土,对原地面进行碾压夯实后再填筑。

在斜坡上填方应开挖成台阶状,台阶宽度不小于2米,然后再分层回填碾压。

5)施工中所采用的土工格栅必须满足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本工程为永久工程,设计采用材料的长期蠕变强度为工程使用中的控制强度,因此在施工中所采用的材料必须满足长期蠕变强度要求,并根据设计要求提供相应的检测试验资料。

6)铺好的土工格栅用张拉梁拉紧以后,采用勾头钉(钢筋弯成)固定于地面上,以使铺好的格栅平顺与地面密贴;格栅铺好后应及时回填土石料;回填时,车辆不宜直接在铺好的土工格栅上行走。

格栅纵向搭接采用连接棒连接。

端头堆码土袋应注意接头错开,施工时应先从格栅尾端开始填筑、碾压。

7)基坑开挖过程中应注意边坡防护,开挖时注意边坡自上而下放坡,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在基础施工前,应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的范围清除现在场内的杂填土及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耕植土。

8)边坡建成后应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变形观测。

9)其他未尽事宜参照《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办理。

3、反包式土工格栅边坡施工步骤:1) 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平整场地,并对平整好的场地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碾压,压实度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2)根据边坡设计坡面坡度或倾角进行施工放线,并架设施工模架。

3)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裁剪底层土工格栅,根据施工放线的实际位置及铺设样式铺设底层格栅。

将格栅反包部分临时固定于模架上。

沿坡长方向,相邻土工格栅相互搭接。

土工格栅必须按设计图纸要求的位置、长度及方向进行铺设。

4)在坡面反包格栅侧根据设计要求铺设TS60土工织物,反滤层,砌筑块石,堆码土袋以形成坡面。

5)在邻近坡面的底格栅上铺填上一定量的回填料。

通过格栅的另一自由端将格栅拉紧,并用填料压上将之固定,碾压时先从格栅尾端进行碾压。

6)应用诸如斗式挖掘机或是带有铲斗的推土机等机械设备来进行填土施工,目的是为了保证填土通过倾倒的方式摊铺在格栅上。

为了避免格栅在施工中受到损伤,机械履带与格栅之间应保持有15cm厚的填土层。

7)在邻近结构面1m 范围内,用振动盘压实机或振动碾压机压实填土。

对其他部位的回填料用大型压实设备进行充分碾压,使该层回填料的压实度达到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8)按照设计要求,分层回填、碾压直至下一层底标高。

9)将反包格栅从模架上松开。

将这部分格栅反包并铺设在填土上。

10)裁剪出下一层土工格栅,并按规定位置铺设。

用Bodkin 连接棒将该层格栅与反包格栅连接在一起。

11)用张拉梁对格栅施加张拉力,使格栅绷紧并使在其下坡面上的反包格栅同时绷紧。

12)在保持张拉格栅绷紧的同时,进行下层回填料的摊铺回填,以保证张拉设备移去后格栅不会回缩。

13)释放并移去张拉梁。

14)将反包的格栅固定在模架内侧,并重复6~13 步骤。

15)最顶层土工格栅应足够长并埋在填土面下,保证填土可提供足够的约束力以永久性地锚固格栅。

16)施工中其它注意事项遵循相关规范及规定进行实施。

3、主要工程:合同段内主要结构物为路基土石方、涵洞、及防护、排水工程。

路基土石方含有挖方约为 1.92万方,填方约为18.85万方、借方约为16.93万方。

其中拱涵位于k1+680-k1+840段、全长160m。

对K1+620~K1+860(小溪沟)段,靠江侧(左侧)填方段设计采用土工格栅生态边坡,边坡高度每6m一级,坡率为1:2.0,并在坡脚处设置护脚;右侧填方段由于小溪沟涵洞进口标高抬高,对180m标高以下设置实体护坡,边坡高度每6m一级,坡率为1:2.0。

对道路K0+900~K1+080段靠江侧填方高度较高的路段,设计采用4米高悬臂式路肩挡墙,留5.5米宽步道,然后采用错台格宾挡墙的形式进行防护,每级格宾的高度为3m。

每层平台采用灌木与绿地结合的形式处理。

若坡脚与地面相交处高程高于10年洪水水位,则直接放到与地面相交为止;若坡脚与地面相交处高程低于10年洪水水位,边坡最后一级顶部高程要高于10年洪水水位,并将坡率调缓为1:2.0,并根据具体地形情况在坡脚处设置护脚。

1、设置原则1)填方边坡在二十年一遇洪水位以下部分坡面侧每50cm,铺设格栅一层,并在坡面侧反包填充种植土和草籽的土袋,反包长度1.6m,层间采用B80连接棒连接,土袋后为60cm厚干砌块片石,其后是30cm厚天然级配砂砾石反滤层,反滤层与碎石土填料间采用TS60土工织物隔离。

以上各层均设在边坡线以内,路基填筑时注意流出以上各层位置。

图4.1 土工格栅大样图2)对于挡墙背后的加筋部分格栅直接铺设,不反包。

3)土工格栅铺设范围内填料采用碎石土,填筑压实厚度每25cm一层,每隔一层铺设土工格栅。

填料综合内摩擦角不小于35º,填料中块碎石含量不小于35%,石料粒径不大于15cm。

边坡压实度要求参见路基设计相关指标。

挡墙后的压实度除满足路基要求外,最小压实度且不应小于93%(重型击实试验标准)。

在靠近墙面1米范围内应采用小型压实机具予以压实。

二、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本合同段道路沿线地貌主要为构造剥蚀丘陵地貌。

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地形总体特征为向道路左侧的嘉陵江倾斜,地形坡度一般为5~10º,局部段可达20º,地面高程185~240m。

三、编制依据3.1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 号;3.2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3.3 交通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3.4 路基高边坡安全防护、施工组织方案及其它有关规范和规程;3.5 《市政工程边坡及挡护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126-20113.6 渝建发【2002】47号文、渝建发【2002】76号文四、安全保证体系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切实贯彻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努力提高安全意识,严密控制和预防“三大伤害事故”的发生,保护国家和企业的财产免遭损失,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施工安全的顺利进行,项目部建立了路基安全施工管理保证体系。

路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框图金海大道道路及配套工程(一标段)路基施工安全领导小组组长:侯东兵副组长:杨敬彭时培成员:周华明吴修兵赵永秀尹直秀徐永开朱灵陈云陈旭杨小明唐阳华吴克兵2、建立各级安全责任制,职责明确,落实到人,项目部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侯东兵组长的安全领导机构,形成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签订定安全责任状,明确各自的安全职责。

项目部配备一名专职安全员, 各施工队配备一名兼职安全员,路基其它方面的施工员、技术员及班组长各施工作业队的队长担任兼职安全员,层层落实安全责任。

5、施工技术方案5.1深挖路段路基施工方案5.1.1在施工前详细复查深挖路堑地段的工程地质资料,包括土石界限、岩层风化厚度及破碎程度,岩层的构造特征等。

根据现场考察及设计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5.1.2根据设计横断面的边坡坡率、台阶宽度,精确计算路堑堑顶的开挖线。

采用全站仪放样,根据现场坡口标高放出路堑坡口桩。

5.1.3根据坡口桩放出路堑开挖线,进行清表、清杂等。

5.1.4开挖中如发现有较大地质变化时,停止施工,重新进行工程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并根据新的地质资料修正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因深挖路堑工程量大、施工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是控制工程进度的关键工程,必须精心组织,科学施工。

5.1.5石方开挖石方开挖根据岩石类别、风化程度和节理发育程度,确定开挖方法。

对于软石和强风化岩石能用机械开挖的采用机械开挖,不能用机械直接开挖的石方,采用爆破作业开挖。

在石方作业前,根据地形地质,开挖断面及施工机械配备等情况,编制实施性开挖施工方案,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并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的指令执行。

石质部分采用机械法开挖。

路堑既长又深时,采用纵向分层分段开挖,每一层先挖出一通道,然后开挖两侧,使每一层有独立的出土道路和临时排水系统;对风化破碎岩体,为保证施工中边坡的稳定和边坡防护的施工作业,采用阶梯式进行开挖,按设计要求的高度设置平台,形成阶梯边坡。

开挖时,边坡预留2-3m 。

5.1.6边坡控制方案为确保边坡的稳定,不产生超挖和欠挖,边坡采用机械开挖。

深挖路堑的施工遵守分级开挖、分级防护、及时防护的原则,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在下一级开挖时,上一级已做好保护措施。

砌筑边坡防护应注意:(1)、砂浆采用重量法控制计量,并采用机械拌和,砌筑采用坐浆法分层按规范砌筑。

(2)、将大块较平整的片石人工加工凿平,用来砌筑护面墙的外露面,并加工好砌筑沉降缝的角石,角石加工整齐,要有两个面相互垂直。

(3)、护坡的沉降缝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砌筑沉降缝采用角石加工整齐,以保证沉降缝砌筑后垂直于水平面并且宽度上下一致。

(4)、砌筑过程中和砌筑完工后7~ 14 天内,随时对已砌筑砌体养生,保持其表面湿润。

(5)、挡墙护坡施工时在岩石边坡上尽量垂直于岩层倾角,用凿岩机钻孔至稳定勘岩层区,使墙体和有下滑可能的岩石与基岩连成整体。

(6)、边坡防护施工前认真检查和处理作业区的危石,确保施工队人员的安全,坡面破碎严重时采用先设专人跟随观察坡面情况,后进行施工,施工用电线路、开关设防触电设施,针对施工机械操作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区,施工用的工作平台牢固可靠并设安全护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