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热制度壹(五)18吉林热电厂职工教育培训制度批准:牟立新审核:编写:一九八三年二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现全员培训有计划地培养一支有社会主义觉悟、有科学文化知识、有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的职工队伍,以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特建立本制度。
第二条制定本制度的依据是中央(81)#8文件、电力部电业生产人员培训制度、中央组织部、宣传部有关干部培训的规定和上级有关文件。
第三条我厂各级行政组织(厂、分场、科室、班组)的领导人员,应严格按照中央#8文件和上级指示的规定,熟知并严格执行本制度,本着政治、技术文化并重的原则把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抓好。
第二章组织领导与部门分工第四条根据我厂体制实际情况,和现行的职责范围,教育培训工作由生产副厂长(总工程师)和经营管理副厂长分别领导,下述各部门具体负责有关教育培训工作。
1、教育科:是全厂培训教育的综合部门,负责编制全厂的教育培训计划、规划,半脱产或业余的小学、中学、中专、大学(电大、函大)外语,各种专业理论、业务学习班的组织管理;负责后备人员培训和委培代培,负责选送各种专业人员、干部到上级举办的各级学校、训练班学习、深造,负责入厂新工人的文化考核和上岗前的文化、技术培训,负责全厂各级人员的文化考核和科室干部的业务考核,负责接收外单位代培实习,负责管理、分配教育经费。
2、安全科:负责现场在岗生产人员的技术培训(考问讲解、反事故演习、事故预想、技术问答栏、技术表演赛),负责组织以提高工人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的各种技术训练班(钳工、焊工等)、负责现场在岗工人的技术等级培训和考核(人事科配合),根据生产需要组织开展各种技术培训活动(全能值班员等)。
3、人事科:负责分场、科室一般干部、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人事科编制计划、提出培训目标、由教育科具体组织实施),负责大专毕业生入厂后的实习安排,并组织转正考试,负责徒工培训,组织鉴定师徒合同和徒工转正、定级考试。
4、组织部:负责中层以上干部和党群干部的培训(作出规划、交教育科实施)考核。
厂领导分工:属于生产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考核由各部门向生产副厂长请示,属于文化技术理论教育,干部培训由经营管理副厂长决定,中层干部或后备中层干部的培训(脱产)由组织部报主管书记确定。
5、分场班组的培训组织领导,各级培训人员的职责、权限按部颁培训制度执行。
第五条厂编制年度生产计划时,必须同时编制年度各级、各类人员培训计划和培训经费预算,分场必须编制季度培训计划。
厂、分场的现场工人培训计划,用计划任务书形式,按月下达到各单位实施。
厂编制的年度培训计划、总结和分场编制的季培训计划、总结应逐级上报主管部门备查。
第三章生产人员培训(一)新值班人员的培训步骤和独立工作的规定。
第六条新值班人员(技校毕业生、中专毕业生、改变工种及调换新工作岗位的工人等)在独立担任值班工作前,必须经过现场基本制度学习、见习和跟班实习三个培训步骤,每个步骤需制订培训计划。
第七条独立工作前的考核按所学岗位“三熟三能”标准,由分场考核委员会进行,确认新值班人员有足够的生产知识和独立操作能力者,经分场主任批准后,方可独立值班。
第八条经考试不合格的人员,经分场考试委员会决定,可延长学习时间,必要时应调换其他适合的工作。
对成绩优秀者,可经所在班组申请,分场考试委员会提前考试。
(二)新检修(试验)人员培训步骤和允许独立工作的规定。
第九条新检修人员(技校毕业生、中专毕业生、改变工种和岗位的工人等)在独立担任检修(试验)工作前,必须经过基本训练和检修(试验)实习两个培训步骤。
每个步骤应订培训计划。
第十条独立工作前的考试按所学工种、岗位“三熟三能”标准,由分场考试委员会进行,确认新检修(试验)人员有足够的生产知识和独立检修(试验)能力者,经分场主任批准后,方可独立工作。
第十一条考试不合格的人员,经分场考试委员会决定延长学习时间,必要时应调换其他适合的工作。
对成绩优秀者,可经所在班组申请,分场考试委员会提前考试。
(三)独立工作后的生产工人培训。
第十二条独立工作后的生产工人的培训,应以岗位练兵为主,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采取岗位间互教互学,练功要从难从严,从生产实际出发,苦练岗位基本功。
提倡一工多艺、一专多能。
第十三条独立工作后的运行人员,除在本岗进行岗位培训外,对已达到标准的人员应有计划的安排到下一个岗位进行顺序培训,不准无故把一个人长期固定在一个生产岗位上。
第十四条已完成本工种顺序培训的运行人员,各分场可分别开展全能司机、全能司炉、全能值班员的培训活动,对确以达到标准的人员要及时组织考核任命。
在全能值班员(全能司机、全能司炉、全能值班员)中为使他们的技能不回生,应采取定期岗位轮换的方法,轮换前应创造条件给他们一个熟悉轮换后岗位设备状况的机会,经过考问后方可上岗。
第十五条在运行人员中对受个人条件所限,不适进入下一个岗位顺序培训的人员,分场应向本人指出不具备哪些条件和努力方向,提供学习机会待达到后再进入下一个岗位的顺序培训。
第十六条运行人员如果离开工作岗位一个月以上,再回到原工作岗位或调至同类型设备的相同岗位工作时,须经过考问或跟班实习,期限由运行副主任决定。
第十七条独立工作后的检修(试验)人员,各分场应提供深入学习的机会,有计划、有目的的选择适当人员,在本工种的各岗位轮换学习,全面提高检修(试验)人员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
第十八条对有丰富检修(试验)经验的老工人、有特殊技能的工人和特殊工种的老工人,分场、班组应选择几名徒弟跟随学习、保教保学,实行交接培训,使老工人积累多年的检修(试验)经验不致失传。
第十九条独立工作后的运行、检修(试验)人员,都应按部颁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本人上一级“应知”、“应会”标准进行学习,使其尽快达到。
分场、班组应随时掌握每个人的技术状况,为调资、晋级做好准备。
(四)主要生产岗位工人应具备的条件第二十条我厂主要生产岗位(工种)确定如下:(全厂共计56人)1、班组人员:(4个)运行正副班长、检修(试验)正副班长及班组技术员。
2、运行人员:(9个)汽机司机、锅炉正副司炉、电气主盘主副值班员、厂用主值班员、化学调水员、燃料输煤集控值班员、燃油运行主值班员、运输调度员、货调、内燃机及蒸汽机车司机。
3、检修、试验人员(43个)汽机:本体、调速、水泵、阀门、高压焊工及热效率试验工。
锅炉:本体、阀门、风机、磨煤、起重、高压焊工及热力试验工。
电气:发电机检修、主变检修、配电装置、高压电机、载波通讯、远动、继电、仪表工及高压试验工。
热工:自动、电气仪表、机械仪表、标准室工。
化学:水、煤、油、色谱分析工及化学仪表工。
运输:内燃机、推土机、吊车检修及信号工。
修配:热处理、调度员、质检员。
其他:金属试验、金相、光谱、探伤工。
第二十一条主要生产岗位人员应具备的条件:1、运行人员中的正副班长、班组技术员、司机、司炉、电气主值班员应具有或相当于中专文化程度;经过本工种各岗位顺序培训合格;具有五年以上独立值班经验;技术等级为四级以上者。
2、检修人员中的正副班长、班组技术员及检修施工负责人应具备换相当于中专文化程度;经过本工种各专责设备顺序培训合格;具有五年以上独立检修实际经验;技术等级为四级以上者。
3、试验人员中的班组长、班组技术员和试验负责人应具备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经过本工种各专责顺序培训合格;具有五年以上独立试验经验;技术等级为四级以上者。
4、其他主要岗位(工种)人员应具备技校毕业水平;经过本工种的顺序培训;具有三年以上独立工作经验;技术等级为三级以上者。
第二十二条对现有主要岗位(工种)人员尚未达到本岗位条件者,应采取自学、轮训等方法逐步达到。
对不能达到上述条件的现职主要岗位人员,分场和人事部门共同研究适当调换岗位。
(五)考核与考试组织第二十三条各级生产人员,都必须通过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现场规程和有关制度的考试。
班长以下的工人可免考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厂级干部的考试由上级局进行。
其中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的考试每二年进行一次。
每年的定期考试: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应在四月份考完,每次修订后,应组织学习,并再考试一次,对严重违反现场规程制度和电业安全规程的人员,由分场培训技术员建议,主管主任确定,增加不定期的考试。
第二十四条每年应定出全厂定期考试计划,经安监科长同意后,由总工程师批准,考试日期最迟应在考试前一个月公布。
各级考试委员会成员的考试计划由上级主管机关制定。
第二十五条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现场规程制度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考试、新人员独立工作前的考试、全能值班员的考试和检修(试验)施工负责人的考试,都必须由考试委员会主持。
考试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1、各分场主要岗位值班人员,各班组长,班组技术员,全能值班人员,施工、试验负责人和中专毕业生进行独立工作考试时,由分场主任、分场培训技术员、安全员以及分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组成。
2、对一般值班人员和一般检修(试验)工人进行独立工作考试时,由分场的班长、班培训员、分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组成。
必要时分场主任、培训技术员、安全员参加。
3、对各分场正副主任、值长、各专业工程师技术员、分场安全员、分场培训技术员以及大、专毕业生分配从事生产岗位工作的考试时,由总工程师、生技科长、安监科长、现场培训、安全监察及有关分场主任(必要时)组成。
4、厂领导及厂考试委员会成员进行考试时,由上级主管机关有关人员组成。
各级考试委员会除由上述人员组成外,还可聘请技术业务熟练的其他人员参加。
第二十六条考试一般采用口试或笔试,也可以采用两者兼用或进行实际操作表演。
第二十七条评分按百分制,并根据考试成绩做出结论,结论中应指出,被考人是否能胜任所担负的职务。
第二十八条考试后应将考试结果记在考试记录簿内,妥善保存,并将考试成绩记录考试合格证内,交被考人保存。
各类人员的考试成绩应予公布,并记入本人培训档案,并作为今后晋级、调资的依据。
考试情况应向主管部门和领导汇报。
第二十九条由于各级生产人员过失发生事故时,除追查该工作人员过失原因外,还应检查其每年考试成绩和准许该工作人员独立工作的决定是否正确,如果事故责任者未经考试合格,或准许事故责任者独立担任工作的决定有错误,应追究错误决定人员的责任。
第四章生产人员的培训方法(一)日常培训第三十条日常培训项目包括:生产知识考问讲解、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技术问答栏和技术学习等。
第三十一条生产知识考问讲解内容以本岗的“三熟”为主,考问与讲解以讲解为主,采用逐级提问的方法,生产工人每月每人不得少于一次,每次不得少于三题。
全厂各生产班组都应设置生产知识考问讲解记录簿,并应认真填写妥善保管。
第三十二条事故预想应以当值主要设备缺陷、特殊运行方式,季节、气候变化情况,新设备和修后投入运行设备情况及其他临时发生的情况,及时做好事故预想,使有关运行人员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