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工大单片机 第13讲 ST7微处理器解析

哈工大单片机 第13讲 ST7微处理器解析

及内部锁相倍频。 I/O口:PA(8位)、PB(8位)、PC(6位) 6输入通道10位A/D转换器
5
ST72F264的功能部件
15个中断源 全双工异步串行通讯接口(SCI) 全双工同步串行外围接口(SPI):支持外扩
芯片。 I2C接口:支持对I2C总线芯片的扩展。 256个字节片内RAM,所有字节均可位寻址。 8k程序存储器(xflash)
DC.W 0
; FFEE-FFEFh
DC.W 0
; FFF0-FFF1h
DC.W 0
; FFF2-FFF3h
DC.W 0
; FFF4-FFF5h
DC.W 0
; FFF6-FFF7h
DC.W 0
; FFF8-FFF9h
DC.W 0
; FFFA-FFFBh
DC.W 0
; FFFC-FFFDh
DC.W main ; FFFE-FFFFh
END
18

JTAG方式仿真开发
InDART-ST72F264通过一个并行端口与 PC主机连接,并通过一个10引脚探针与 目标板的标准ICP连接器相连,实现JTAG 方式仿真。
利用inDART-ST72F264,用户可以实现 编辑程序、编译、下载、在线仿真及调 试程序等功能,可对硬件和软件进行实 时测试。
inDART-ST72F264是利用目标单片机承担在线 操作。这就意味着所有的单片机功能部件(定 时器、A/D转换器、I/O引脚等)不是通过外部 设备来进行重构和模拟,而是直接利用目标单 片机的外设进行调试。
6
ST72F264的存储器结构
ST7系列微处理器对HW寄存器、内存及程序存储器采 取统一编址,离散分布于0000h~ffffh空间。
0000h~007fh为HW寄存器区 0080h~017fh为RAM区(0100~017fh作为栈区或一般
数据区),0080h~00ffh空间支持8位方式寻址,称为 短寻址。 E000h~ffffh为程序存储器,其中ffe0h~ffffh单元是中 断入口地址区,编程时不要误写入程序代码。
17
A/D转换的汇编程序
segment 'vectit'
DC.W 0
; FFE0-FFE1h
DC.W 0
; FFE2-FFE3h
DC.W 0
; FFE4-FFE5h
DC.W 0
; FFE6-FFE7h
DC.W 0
; FFE8-FFE9h
DC.W 0
; FFEA-FFEBh
DC.W 0
; FFEC-FFEDh
EOC:转换结束标志.
当完成一次AD转换时,由硬件置“1”。进行读ADCDRH寄 存器,或者写ADCCSR寄存器操作时,硬件对其自动清零
ADON:AD转换启动位
ADON=1,启动AD转换器。(在启动AD转换器前应设 好SLOW、SPEED位)
ADON=0,禁止AD转换器工作。
11
ADCCSR
SPEED、SLOW:AD转换所需脉冲频率选择
3
ST7系列微处理器特点
电压范围宽 片上功能部件多 电可擦除存储器 多种低功耗方式 开发方便(ICP):在线编程
4
ST72F264功能部件
8位CPU,支持位处理。 监视定时器(Wacthdog) 电源管理单元 辅助电压监测单元 在线编程单元(ICP) 2个16位定时器 晶振管理系统:可选择外接晶振或使用片内晶振,以
位。
12
ADCCSR
CH2、CH1、CH0:AD转换通道选择位
13
ST72F264的DEMO板
14
A/D转换的汇编程序
st7/
;声明为ST7汇编程序
TITLE "ADC.ASM" ;声明该汇编文件名
MOTOROLA
;立即数采用MOTOROLA格式
#INCLUDE "st72F264.inc"; ST72F264寄存器及内存映射文件。
9
ST72F264的A/D转换器
ST72F264有关A/D转换的HW寄存器
ADCCSR(0071h):A/D转换控制、状态寄存 器。
ADCDRH(0070h):A/D转换结果高8位寄存 器。
ADCDRL(006Fh):A/D转换结果低2位寄存 器,仅D0、D1位有效。
10
ADCCSR(0071h)
第13讲 ST7系列微处理器介绍
电气工程系 赵志衡
E-mail:zhzhhe@
1
本讲的主要内容
ST7系列微处理器的特点 ST72F264的功能部件 ST72F264的A/D转换器 A/D转换编程实例 JTAG方式仿真开发
2
ST系列微处理器的特点
品种多,8位~32位,仅8位机就有近200种 存储技术 低功耗技术 抗干扰技术 可靠性高
19
ST72F264的开发
可实时执行代码; 可在线调试; 内置FLASH编程器; 由目标应用板提供工作电压; 使用标准芯片,保证最终应用的电特性不变; 工作频率可达到所仿真单片机的最大值; 可对汇编源代码调试并支持第三方的C语言编
译器。
20
与传统仿真(MCS51)的区别
传统的在线仿真的目标应用程序是在仿真器内 部执行和仿真,
PBDR, A ;将转换结果由PB口输出,驱动8个LED
wait
;跳转到.wait处,进行下一次转换
16
A/D转换的汇编程序
.init ld ld ld ld ld
ret
A, #$FF PBDDR, A PBOR, A A, #$25 ADCCSR, A
;将立即数ffh送入寄存器A中 ;将PB口配置为输出口 ;将PB口配置为推—拉方式 ;将立即数25h送入寄存器A中 ;AD转换命令字为00100101,选择 通道5;选择fcpu/2频率作为AD转 换脉冲,启动AD转换器。
7
I/O端口
DDR数据方向寄存器(PBDDR) 用于设置该端口的每一位用于输入(0)或者 输出(1)
OR选择寄存器(PBOR) 该端口选择为输出时:OR=0 开漏输出
OR=1 推拉输出 该端口选择为输入时:OR=0 浮置输入
OR=1 上拉输入
8
I/O端口
DR数据寄存器(PBDR) 对其进行读写,即可完成相应数据的输 入或输出
WORDS
;标号采用16位地址
segment 'rom' ;指向程序存储器
15
A/D转换的汇编程序
.main call
.wait
btjf ld ld jra
init ;调用初始化子程序
ADCCSR, #7, wait; EOC是否为1,否 则 转到.wait
A, ADCDRH ;
读AD转换结果的高8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