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消化道穿孔术护理和查房_【PPT课件】
消化道穿孔术护理和查房_【PPT课件】
体格检查
• T:36.9℃ P:86次/分 R:20次/分 BP:108/53mmHg
•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急性痛苦面容,自动体位,扶入病房,神志清 楚,精神欠佳,查体合作,对答切题,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及 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眼睑无水肿,睑 结膜未见苍白,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 反射存在。耳廓无畸形,耳外道无异常分泌物,乳突区无压痛。鼻腔 通肠,鼻中隔居中,各鼻副区无压痛。口唇无紫绀,咽部无红肿,伸 舌居中,扁桃体无肿大。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我肿大。胸廓对称无 畸形,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 起,心尖搏动位于左侧锁骨中线第五肋间隙内0.5cm处,搏动范围约 2cm,心包无摩擦感,心界无扩大,心律齐,心音中等,各瓣膜听诊 区未闻及杂音。腹平,全腹肌紧张,上腹明显压痛拒按,反跳痛 (+),肝脾、腹部包块等触诊不满意,肝肾区无叩痛,肠鸣音弱。 脊柱及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V级,肌张 力无增减,双侧肱二三透肌腱,膝腱反射存在,深浅感觉正常,双侧 BaBingski’s征阴性,Kerning征阴性。
P6:有管道滑脱的危险:与病人依从性有关。 I6:1.告知患者及家属置管后防脱落的注意事项。
2.妥善固定引流管。 3.协助患者采取正确卧位及床上活动方式。 4.患者下床活动时将引流管固定在患者衣服上。 5.加强巡视,满足患者要求。 P7:清理呼吸道无效:与长期卧床有关 I7:1.鼓励病人深呼吸,轻拍背部,有效咳嗽排痰。 2.痰液粘稠难咳时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 使用化痰药 •
消化道穿孔术后病人护理查房
修水县妇幼保健院外科 卢宝珍
患者郑水忠,男,47岁
• 主诉:上腹隐痛2天,加重3小时余 • 现病史:患者自诉两天前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持续性隐痛,阵发性
加重,不向他处放射,与进食、活动、时间无明显关联,因疼痛不剧故 未就诊。3小时前患者再发上腹痛(早餐已进米粉丝,中午未进食),较 剧烈,阵发性加重,加重时为刀割样疼痛,难以忍受,遂于2小时余前到 当地诊所输液(左氧氟沙星针0.2 ivgtt)无好转,当地拟诊“急性胰腺炎” 转入我院,建议住院治疗,患者当时拒绝,急诊测BP:96/64mmHg,查 上腹部CT及血生化等相关检查,心电图正常,CT电话报告“急性胰腺炎” 可能,血常规、胰腺组合、电解质、CRP、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拟诊 “腹痛待查:急性胰腺炎?”收住院。病来患者无畏寒、发热,无恶心、 呕吐,无胸闷、心悸,神志清,精神欠佳,未进食,睡眠、大小便无殊。
• 消化道穿孔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由于 溃疡不断加深,穿透肌层,浆膜层,最后穿透 胃或十二指肠壁而发生穿孔。穿孔后可发生几 种不同后果。如穿孔前溃疡底已与胰肝等邻近 脏器发生粘连,形成穿透性溃疡,此为慢性穿 孔,少数病例溃疡底与横结肠粘连,穿孔后形 成胃结肠瘘。以上两种情况大多发生在胃,十 二指肠后壁溃疡穿孔,如溃疡穿孔后迅速与大 网膜或附近脏器发生粘连,则可穿孔周围形成 脓疡。
•
护理评价
• 1、病人体液基本保持平衡,营养得到支持。 • 2、病人焦虑与恐惧减轻,情绪基本稳定。 • 3、病人舒适度得到改善。 • 4、住院期间未发生导管滑脱
健康教育
• 1、饮食规律 • 2、少量多餐 • 3、避免刺激性食物 • 4、情绪平稳 • 5、避免对胃粘膜有刺激性药物 • 6、定期复诊
辅助检查
• 2016-10-29急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血常规、胰腺 组合、电解质、CRP肾功能基本正常。肌霉谱: CKMB26.57U/L,CK191.78U/L,LDH220.98U/L,HB DH196.1U/L.上腹部CT:腹腔少量积气及积液,考虑 空腔脏器穿孔。
消化道穿孔的诱因
• 1、胃的结构有三层,从内到外分别是:粘膜层、 肌肉层和浆膜层。消化道穿孔是指粘膜层一直到 浆膜层都穿破了。除去外伤因素,从内科角度看, 消化道穿孔主要是胃病造成的并发症,最多见的 是胃溃疡、还有梗阻、胃癌、胃结石等,都可造 成穿孔。
பைடு நூலகம்
• 2、消化道穿孔分为急性穿孔和慢性穿孔,当然 前提是胃溃疡已经深入到浆膜层。在这种深度 溃疡状况下,一些外因可诱发穿孔,如暴饮暴 食、酗酒、重体力劳动等。重体力劳动会加速 胃蠕动,增加身体更脏器的负担,造成急性穿 孔。而慢性穿孔一般是在患慢性溃疡的情况下, 日积月累,一点点慢慢穿透。
消化道穿孔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