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热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供热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供热系统故障应急预案(指导性范本)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编制2006年12月目录供热系统故障应急预案1 总则编制目的为及时、有效地处理供热系统故障,避免或减少因供热系统故障带来的不良影响,确保安全、可靠、持续供热,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编制依据依据《华能集团公司防止电力生产事故重点要求》、《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重大突发事件(事故)应急管理办法》及地区供热要求制定本预案。

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华能集团公司所属各热电联产发电企业,各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企业预案。

2 故障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供热系统故障定义是指因热电联产机组或所辖热网系统发生故障,导致供热质量降低或供热中断,影响到用户的正常生产与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企业供热系统概况:供热机组概况:包括机组型号、供热介质(热水、蒸汽),设计参数(温度、压力)等内容。

供热系统主管道分布:包括管网敷设图、管网材质、敷设方式、防腐、保温型式、补偿类型和方式、管网分段和分支阀门的类型和连接方式、热力站系统和其它设备情况等。

本企业负责管辖的范围及危险点分析:主要指与地区供热公司的设备划分,危险点分析包括阀门渗漏、补偿器腐蚀破坏、支架锈蚀、易损管段等内容。

故障类型及现象分析:2.3.1 供热机组设备故障,导致供热汽源中断或不能满足热网需求。

2.3.2 燃料中断或燃煤质量恶化,导致供热机组出力严重不足或被迫停运。

2.3.3 厂用电中断或全厂失电,导致供热机组、热力站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2.3.4 热网主管道、主设备损坏无法在10小时内修复,使整个热网系统退出运行。

预警级别和信息发布:一级预警:供热机组因全厂停电、厂用电中断、燃料中断、火灾事故、重大设备损坏等原因,导致热网系统停运。

需要企业迅速启动相关预案,组织事故处理,同时根据修复工作进展情况,与地方政府进行沟通,并对外界发布相关信息。

二级预警:企业所辖热网系统管道损坏,在10小时内无法恢复,会造成社会影响,需要对用户做出解释。

三级预警:企业所辖供热设备损坏、燃煤质量恶化、机组异常运行,但能够通过设备切换在10小时内恢复供热,不会造成社会影响,由企业内部组织处理。

危险性分析:供热系统故障将影响正常供热,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在冬季长时间中断供热,低于地区供热要求(主要是对用户室内温度控制值,《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冬季有采暖的场所为16-24℃),将影响用户正常生产与生活。

3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把持续、可靠供热做为首要原则,在供暖期内,要保证供热汽源充足,在供热机组发生突发性设备故障后,合理安排企业内部机组运行方式,及时切换汽源,保证供热。

在供热系统故障时,要本着缩小停暖范围和缩短检修时间的原则,组织人员尽快确定故障点,实施处理方案。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做好停运管段防冻措施,避免次生事件。

4 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组织机构4.1.1企业单位成立供热系统故障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厂长副组长:生产副厂长成员:安监部门、生产技术部门、生产运行部门、检修部门、物资部门、综合管理部门、医疗组织等部门负责人4.1.2 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在故障发生时,即作为现场指挥机构,进行现场指挥。

组长主要负责重大决策,副组长主要负责现场指挥。

4.1.3 以部门职责分工为依据,下设7个应急专业组,分别由部门分管领导或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组织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具体应急工作。

4.1.4 供热系统的日常管理由运行部负责。

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4.2.1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职责4.2.1.1 负责决定本预案的启动、实施、终止。

供热系统故障发生后,按程序启动本预案,组织专业组分析查找故障点,确定处理方案,正确实施,尽可能减少不良社会影响。

4.2.1.2 统一调配救援设备、人员、物资、器材。

4.2.1.3 发生一、二级事件时,按照相关规定分三个渠道上报上级公司,同时与地方政府进行沟通。

4.2.1.4 对外通报本企业故障处理进展情况。

4.2.1.5 组织修订本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监督检查各部门在本预案执行过程中履行职责情况。

4.2.2 运行值长的职责:4.2.2.1 及时向供热系统故障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故障情况。

4.2.2.2 在供热系统故障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进入工作状态前负责生产现场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4.2.2.3 及时联系调度机构,正确执行调度命令,合理安排运行方式,适时切换供热机组。

4.2.3 各部门(应急专业组)职责:4.2.3.1运行部(现场处理专业组):负责企业内供热系统设备的巡回检查,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在应急处理过程中保证现场生产人员合理配置,事故处理人员充足,正确切换供热汽源;配合检修人员查找故障点,正确布置安全隔离措施。

4.2.3.2 生产部(技术支持专业组):负责制定故障排除技术方案、确定受损设备及所需抢修物资。

4.2.3.3 检修部(抢修专业组):负责供热系统设备的日常检修维护及抢修方案的具体实施。

4.2.3.4 物资财务部(物资供应专业组):负责抢修物资的准备工作,确保应急资金的落实,并保证预案启动后,按照抢修工作要求迅速将抢修物资运至事故现场。

4.2.3.5 安监、保卫部门(安全保卫工作组):负责抢修现场安全隔离措施的审查,做好抢修现场的保卫工作,并督促相关部门执行到位;负责组织事故原始资料收集、事故调查及事故信息报送工作。

4.2.3.6 综合工作部(后勤支持工作组):负责与地方政府的联系沟通,对外通报故障处理进展情况;正确调度应急车辆,保证应急物资、人员运输;组织完成善后处理工作。

4.2.3.7 医疗部门(医疗卫生工作组):负责抢修现场伤员的医疗救治。

5 预防与预警危险源监控:按照企业《热网系统运行规程》监测相关数据,出现偏差及时处理;定期开展供热系统专项检查,确保防冻措施落实到位,在接到异常低温、大雪等天气预报时,要对供热系统重点防冻部位、危险点进行摸底检查,做好事故预想;加强燃煤质量监测,防止锅炉大面积结焦导致出力不足或被近停炉。

预防措施:5.2.1 未经许可,任何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5.2.1.1 损坏和擅自拆除、移动、改建管网设施、阀门、仪表、地沟、阀门井及其他设备;5.2.1.2 不得在供热管网、阀门井、地沟上进行建筑或堆放物品;5.2.1.3 向阀门井、地沟内排放雨水、污水或者倾倒垃圾、残液;5.2.1.4 利用管网、管支架悬挂标牌、拴牲畜;5.2.1.5 在供热主管网及附属设施外缘1.5米范围内修建建筑物或构筑物,挖掘、钻探、打桩、爆破,植树、埋设线杆;5.2.1.6 其他影响供热管网和设施安全的行为。

5.2.2供热锅炉系统停运期间,有计划地安排对供热锅炉进行金属检测,按照《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8-2000),对汽包、集中下降管、联箱、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弯管、弯头、阀门、三通等大口径部件及其相关焊缝进行检查。

同时严格执行《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爆漏技术导则》(能源电[1992]1609号),落实防磨防爆措施。

5.2.3供热系统投入运行前,要做好充水、打压、试运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隐患,确保热网系统管道、阀门、升压泵、补偿器运行正常,无漏点。

5.2.4 供热系统运行期间,应做好下列工作:5.2.4.1 投入运行期间,运行人员按照《巡回检查制度》及《热网系统运行规程》认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做好值班记录。

5.2.4.2 企业要加强供热设备的检查维护及消缺工作,重点治理跑、冒、滴、漏现象,定期清理回水滤网,加强排污,保证管道通畅。

5.2.4.3 发现供热管网系统泄漏或补偿装置异常运行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改变运行方式,将故障设备隔离。

5.2.4.4 在监测数据出现偏差时,除对所辖设备进行检查外,还要联系供热公司对供热网络进行检查,及时隔离故障点,避免隐患扩大。

5.2.4.5 定期组织专项检查,督促防冻措施的落实,特别在设备检修时要做好停运管段的保温工作,防止管道冻裂。

5.2.4.6 在接到异常低温、大雪等天气预报时,要对供热系统重点防冻部位、危险点进行摸底检查,做好事故预想。

5.2.4.7 加强燃煤质量监测,特别是在冬季供暖期间,要确保供热锅炉燃煤质量符合要求,防止锅炉设备大面积结焦或辅助设备磨损,导致供热锅炉出力不足或被迫停运。

预警行动5.3.1一级预警,供热系统故障属不可避免的派生事件,相关预案启动后,启动本预案维持供热系统处于良好备用状态,随机组恢复尽快恢复供热。

5.3.2 二级预警,值长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立即汇报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启动本预案,重点是修复故障点。

5.3.3三级预警,值长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立即汇报生产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包括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检修部主管、运行部主管、生产部主管、安监部主管,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组织系统切换。

信息报告与处置5.4.1供热系统故障达一、二级预警等级时,供热系统故障应急领导小组按照《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试行)》要求,按照集团公司重大事项“三个渠道”报告制度的要求,立即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逐级上报。

同时要与供热公司、地方政府建立联系,及时通报故障处理情况,减少不良社会影响。

5.4.2 在供热系统故障应急处理期间,供热系统故障应急领导小组设24小时值班电话,负责对外联系沟通,统一发布故障处理进展情况。

5.4.3 供热系统故障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联系方式。

6 应急响应:一级预警响应6.1.1在发生全厂停电、设备损坏、火灾事故后,相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全厂停电事故应急预案》、《重特大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等相关预案。

6.1.2同时启动本预案,检查停运设备情况,重点是做好防冻措施,使供热系统处于良好备用状态,随机组恢复尽快恢复供热。

二级预警响应6.2.1企业所辖热网系统对外供热主管道损坏,应及时停止热网系统运行。

6.2.2 值长根据实际情况,汇报生产厂长及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相关人员在接到预警通知后,要在10分钟内赶到故障现场。

6.2.3 根据故障点分析,确定抢修方案。

抢修人员在故障处理时要做好安全措施。

现场处理人员及安全保卫人员共同检查热网系统防冻措施,避免停运设备、管段冻损。

6.2.4在抢修过程中,物资供应专业组要保证抢修物资及时到位。

6.2.5在热网系统抢修期间,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抢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与地方政府联系沟通,正确对外发布信息,减少不良社会影响。

三级预警响应:6.3.1三级状态下的应急工作由值长统一指挥,如需进行机组启停时,应及时联系生产厂长。

6.3.2 值长根据故障现象判断,如属供热机组抽汽系统单一故障,导致热网供汽汽源中断,应立即改变运行方式,切换汽源,并通知检修人员进行处理;检修部门接到预警后,应于30分钟内赶赴现场进行处理。

6.3.3当供热机组单机运行,机组供热系统故障,不能满足热网需求,应立即启动备用机组,并将故障机组负荷切至备用机组,然后对故障机组供热系统进行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