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固定资产

第三章 固定资产


贷:预付账款--乙公司
90
000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3)2010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贷:预付账款--乙公司 90 000 90 000
(4)2011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贷:预付账款--乙公司 银行存款
90 000
20 000 70 000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1 000 000 1 000 000
3000000
2000000 4 000 000 1 000 000
4 500 000 765 000 526500
贷:银行存款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4)2010年3月10日 ,办理工程价款结算 借:在建工程——乙公司--厂房 --冷却系统
贷:银行存款 (5)2010年4月1日,将设备交给乙公司 借:在建工程——乙公司--×设备 贷:工程物资--×设备 (6)2010年5月10日,办理工程结算款 借:在建工程——乙公司--××设备 贷:银行存款 3000000 2000000 5 000 000
例1:2009年4月1日,甲公司为降低采购成本,向乙公司一次购进了 3套 不同型号且具有不同生产能力的设备A、B和C。甲公司为该批设备共支付 货款5 000 000元,增值税税额850 000元,保险费17000元,装卸费3000 元,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假定设备A、B和C均满足固定资产的定义及其 确认条件,公允价值分别为1560000元、2340000元、1300000元;不考虑 其他相关税费。
减专项储备。形成固定资产的,按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
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该固定资产今后不
再计提折旧。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例:甲公司依据开采的原煤产量按月提取安全生产费,提取标准为10元/吨,假 定每月原煤产量为70000吨。2009年7月8日,经有关部门批准,该企业购入一批 需要安装的用于改造和完善矿井运输的安全防护设备,价款为2000000元,增值 税进行税额为340000元,安装过程中支付人工费300000元,7月28日安装完成。 2009年7月30日,甲公司另支付安全生产检查费150000元。假定2009年6月30日, 甲公司“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余额为50000000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账务处理如下:
固定资产总成本=5000000+17000+3000=5020000(元)
A设备 1560000 5020000 1506000元 1560000 2340000 1300000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按建造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入账价值。 1、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 工程成本:工程物资、职工薪、辅助费用、其他必要开支。
注意点:①剩余→存货。 ② 工程完工后,工程物资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等净损失, 计入营业外收支 ③已达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在建工程,按暂估价值转固定资产, 并计提折旧。竣工后调整暂估价,原已提折旧不需调整。
④高危行业按规定计提的安全费用,计入相关产品成本或当期
损益,同时计入“专项储备”。使用时,属费用支出的,冲
4 500 000 4 500 000
500 000 500 000
(7)支付工程发生的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监理费等 借:在建工程--乙公司--待摊支出 300 000
贷:银行存款
300 000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8)结转固定资产
计算分摊率
待摊支出分摊率=300 000÷(6 000 000+4 000 000+4 500 000+500 000)
构成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一切合理、必要的开支。
(一)外购固定资产 1、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3、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
×100%=2% 厂房应分配的待摊支出=6 000 000×2%=120 000(元) 冷却系统应分配的待摊费支出4 000 000×2%=80 000(元) 安装工程应分配的待摊支出=(4 500 000+500 000)×2%=100 000(元)
借:在建工程——乙公司--厂房 120 000 --冷却系统 80 000 ——在安装设备(发电设备)100 000 贷:在建工程——乙公司--待摊支出 300 000
孰短
③更新改造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达预定可使用状态后重新 确定折旧年限、折旧方法。
④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 2、工作量法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应注意:在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改为剩余年限平均法。
4、年数总和法 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企业应当将弃置费用的现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同时确 认相应的预计负债。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一、固定资产折旧
应提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一)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按照规定单独估计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1、按月提取安全生产费 借:生产成本 700000
贷: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
2、购置安全防护设备
700000
借:在建工程
2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0 贷:银行存款 2340000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借:在建工程 30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300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
基本车间设备折旧→制造费用
管理部门设备折旧→管理费用 销售部门设备折旧→销售费用
未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管理费用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三)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等的复核
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 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二、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一)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注意对按暂估价入账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处理。
①尚未办理竣工结算的固定资产,按暂估价入账,并计提折 旧,竣工后只调整原暂估原值,不调整已提折旧。 ②融资租赁固定资产采用与自有固定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 折旧年限 租赁期满取得所有权:尚可使用年限
租赁期所有权不确定: 租赁期 尚可使用年限
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达到 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固定资产”,重新确定的使用寿 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例5:甲公司是一家从事印刷业的企业,其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2009年12月,该公司自行建成了一条印刷生产线并投入使用,建 造成本为600 000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固定资 产原价为3%,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 (2)2011年12月31日,由于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现有生产线的生产 能力已难以满足公司生产发展的需要,但若新建生产线成本过高、周期过 长,于是公司决定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改扩建,以提高其生产能力。假定该 生产线未发生减值。 (3)2012年4月30日,完成了对这条生产线的改扩建,达到预定可使用 状态。改扩建过程中发生以下支出:用银行存款购买工程物资一批,增值 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10000元,增值税额为35700元,已全部用于 改扩建工程,发生有关人员薪酬84000元。 (4)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大大提高了生产能 力,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7年。假定改扩建后的生产线的预计净残值率为 改扩建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4%;折旧方法仍为年限平均法。 (5)为简化计算,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公司按年度计提固定资产折 旧。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生产线
194000
600 000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3)发生改扩建支出的账务处理为:
借:工程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210 000
35700
贷:银行存款
借:在建工程 贷:工程物资 应付职工薪酬 294000
245700
210000 84000
该固定资产成本: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成本、待摊支出; 待摊支出包括:工程管理费、可行性研究支出、临时设施费、 公证费、监理费、税金、资本化的借款费用、 建设期工程物资盘亏、报废、及毁损净损失、 负荷联合试车费。
需分摊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待摊支出计算公式:
待摊支出分配率= 累计发生的待摊支出 100% 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在安装设备支出
第三章
固定资产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第三节 固定资产处置
历年试题分值分析
08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1 1 1 1
09年
1
10年
1
计算分析 综合题
合计
10
12 2 2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结转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厂房 ——冷却系统 6 120 000 4 080 000
—20 000 4 080 000 —— 冷却系统
贷:在建工程——乙公司--厂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