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配电网络中电缆线路运行和检修

浅谈配电网络中电缆线路运行和检修

浅谈配电网络中电缆线路运行和检修
发表时间:2018-05-09T16:13:02.943Z 来源:《河南电力》2018年1期作者:陈伟坤王伟强[导读] 为了让电缆线路可以正常使用保证工作质量,一定要在对配电网络电缆线路运行的问题上进行定期的维修和护理,配备相关的防护人员。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河北邯郸 056000)摘要:现阶段,在电力资源行业发展的脚步逐步加快的同时,配电网络中电缆线路的运用范围也在不断增加,在电缆运行的过程中就会遇到许多问题和阻碍,经常会受到破坏,使其不能正常的运行工作。

所以为了让电缆线路可以正常使用保证工作质量,一定要在对配电网络电缆线路运行的问题上进行定期的维修和护理,配备相关的防护人员,使其可以在遇到问题的得到有效的解决,确保电缆线路的质
量。

关键词:配电网;电缆线路;正常运行;检修
1配电网络中电缆线路的运行特点1.1电缆线路的运行电压
电缆线路的运行受到自身结构特点的约束,因此对电压有着一定要求,首先,电缆线路在运行时,其运行电压不得过高,保证在额定电压的115%之内。

其次,备用的电缆线路需要与电网连接,通过充电避免受潮,从而保证电缆的绝缘强度。

最后,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而言,若电缆发生单相接地,需要在2 h内停止电缆运行。

1.2电缆线路的运行负荷
由于电缆线路的型号、截面、额定电压等有所不同,因此电缆线路的过负荷存在差异,不可一概而论。

对于过负荷的要求,往往在长期运行的电缆中才允许少量存在,且必须满足经常性负荷电流大不于运行电流。

对于6~10 kV的电缆,过负荷的最大值要小于额定电流的110%。

1.3电缆线路的运行温度
外界温度过高往往是造成电缆故障的重要原因,因此控制线路运行的温度至关重要。

一方面,由于运行温度过高,会造成纸绝缘的老化加速;另一方面,受外界过高温度影响,电缆内部会出现空隙致使缆芯导体发生游离,降低绝缘性。

根据相关规定要求,110 kV的运行电缆,应控制其缆芯温度在75℃以下,若温度过高,及时采取散热措施。

2电力电缆线路运行故障2.1外力破坏
电缆及附属设备在正常运行中,经常受到外力破坏。

其中机械损伤是造成故障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2005年3月12日某道路养护处施工人员在进行该处道路拓宽施工时,刨伤某线8~9#杆线路段2#电缆,造成B相电缆主绝缘损伤、线芯对电缆钢铠形成放电通道(单相接地)。

2006年3月7日该处进行污水沟施工时用挖掘机挖伤。

要降低故障率,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①加强电缆及电缆附属设备的巡视,重点部位派人盯防。

②定期与施工单位沟通,全面掌握工地施工情况。

③在工地中设置电缆临时标识,以确保施工安全。

④增强巡视人员和设备主人的责任心,同时把外力破坏定为人员责任事故,加大考核力度。

⑤加大对盗窃电力物资的打击力度。

⑥对电缆终端杆塔周围500m 范围内爆破作业加强巡视力度,必要时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及时处理。

⑦每周对市政工程危险点分析,提醒运行班组道路施工的具体地点、联系方式等。

2.2电缆附件安装质量原因
电缆附件安装工艺不合格是造成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附件接线端子、接管压接不良和制作过程中的电缆主绝缘、电缆附件损伤附件损伤。

2005年11月15某线FX03分支箱故障,经过附件解剖分析在电缆插拔头安装过程中,插拔头护套插入接线耳和应力锥时,接线耳将插拔头护套内壁划破造成绝缘损伤。

2.3野蛮施工
当前,我国电缆化改造工程越来越多,这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是施工造作不当极易导致电缆损伤。

在系统内35kV及以下的电缆施工敷设大多采用人力敷设、辅助机械牵引的方法。

因此有大批没有经过培训的农民工从事这一工作,这就要求现场负责人有高度的责任心。

在施工前必须制定符合实际的“三大措施”,对穿越管口、转弯、竖井等特殊地段要有完善的防止电缆损伤的措施。

运行单位在电缆施放等中间环节也要增加抽查力度,竣工验收时严把试验关,特别是对外护套的试验必须进行。

对110kV及以上的电缆敷设,必须在施工前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有针对的对现场较复杂地段采取防损伤电缆的措施,机械敷设前先完成机具调试,确保机具正常运行。

2.4电缆本体绝缘老化
大量运行的用户电缆由于企业经营情况及其它原因电缆本体绝缘老化问题比较严重,另外电缆长期运行在水中,公路、铁路等震动较严重地段,容易产生老化和疲劳。

针对此类电缆,定期对电缆附件各联接点、电缆外护套、接地点、电缆排列密集处或散热较差的地点,应加强巡视和跟踪监督。

3配电网络中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和检修措施3.1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配电网络的运行过程中,做好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需要长期的坚持。

为了实现对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和检修管理,在配电网络的运行管理过程中,电力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保证配电网络的运行安全。

在配电网络的运行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主要的内容包括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技术专档管理制度、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巡视和检查制度和运行分析与故障统计工作等。

例如,在配电网络的运行管理过程中,建立的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制定科学的维护和管理制度。

3.2加强运行维护和检修管理
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和检修过程中,电网企业应该加强管理,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保证维护和检修工作发挥重要的作用,才能保证电缆线路的正常运行,提高配电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现配电网络的维护和检修管理工作,电网企业可以加强对运行设备的管理,实现对配电线路的安全管理。

保证配电网络安全和可靠运行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条件,就是实现对电缆线路的运行管理。

加强对电力设备的检修和管理,保证电缆线路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可以保证电缆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3.3提高巡检人员的综合素质
电力巡检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也是影响电缆线路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

在配电网络的运行管理过程中,保证配电网络的安全运行,电网企业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电力线路巡检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电力线路巡检工作人员是实施电缆线路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的主要因素,在配电网络的运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提高电力线路巡检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电网企业可以应用不同的形式实现培训效果。

例如,电网企业可以展开现场拷问讲评、短期讲座、定期技术问答和实际的操作演练等工作,实现对电力线路巡检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达到加强管理的目的。

3.4加强电缆负荷监视
通过电缆负荷监视,能够实时掌握线路运行情况,尽量避免出现过负荷,否则极易导致电缆出现损伤。

电缆线路负荷的测量可用钳型电流表、配电盘式电流表等测定,保持电缆线路在规定的允许持续载流量下运行。

对于无人值班变电所电缆,需一年测量2~3次,夏季一次、秋冬季高峰期1~2次。

3.5重视电缆温度测量
电缆线路运行时将受到环境条件和散热条件的影响,而且在电缆线路故障前期局部会伴随有温度升高现象,因此有必要对电缆线路进行温度监测。

电缆温度测量时机宜为夏季、电缆负荷高峰期,测量位置宜为散热条件最差的线段、电缆排列最密的线段、有外界热源影响的线段。

在对于直埋电缆温度进行测量的过程中,需注意测量土壤温度,同时测量土壤温度热电偶温度计的装置点与电缆相距不得超过3m。

3.6电缆金属套腐蚀监视
当电缆线路处于润湿土壤、生活垃圾填土中,电缆金属套极易出现腐蚀,主要包括微生物腐蚀、化学腐蚀,因此必须对电缆线路邻近区域土壤进行检测,若为阳极区,需采取一定措施防范电缆金属套出现电解腐蚀问题,如:采取阴极保护技术、设置排流装置等等。

3.7电缆绝缘监视
电缆运行中发生事故经检修未能彻底消除缺陷,或在预防性试验中发现缺陷而未能及时加以消除者,当它投入运行后必须加强监视。

如果在半年内经三次以上的试验,而缺陷没有变化,则可认为其已是固定性的缺陷,可以记入历史专档备考,而在运行过程中可以按照正常的情况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配电网络中电缆线路运行维护各检修工作,过程复杂、难度较大,需要充分掌握线路的运行特点,不断的创新维护和检修手段,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提高维护和检修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楚翔.配电网络中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和检修管理[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9).
[2]杨军,徐世利,唐传明.浅析配网电缆线路的运行和维护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