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面上的平抛运动问题一、情景描述:如果物体是从斜面上平抛的,若以斜面为参考系,平抛运动有垂直(远离)斜面和平行斜面两个方向的运动效果,如果题目要求讨论相对斜面的运动情况,如求解离斜面的最远距离等,往往沿垂直斜面和平行斜面两个方向进行分解,这种分解方法初速度、加速度都需要分解,难度较大,但解题过程会直观简便。
平抛运动中的“两个重要结论”是解题的关键,一是速度偏向角a二是位移偏向角3,画出平抛运动的示意图,抓住这两个角之间的联系,即tan a= 2tan 3如果物体落到斜面上,则位移偏向角3和斜面倾角B相等, 此时由斜面的几何关系即可顺利解题。
推论I: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任一位置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幅贝U tan启2tan如设其末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位移证明:如右图所示,由平抛运动规律得V y gt tan 0= - =v-,V x V0+ 丄y o= 1gl!= gtan"= x o 2 v o t 2v o,所以tan 0= 2tan(j)o推论H: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证明:如右图所示,tan片yox oy otan 0= 2tan $= x o/2即末状态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与x轴的交点B必为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
(1)在平抛运动过程中,位移矢量与速度矢量永远不会共线。
⑵它们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关系为tan 0= 2tan札但不能误认为0= 2如【典例精析】:如图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0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在斜面上, 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满足()A. tan 0= sin 0 C. tan 0= tan 0B. tan 0 = cos0 D. tan 0= 2tan 0[解析]竖直速度与水平速度之比为:tan 0= V0,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为: tan 0=2v o t,故tan 0= 2tan 0,D正确。
(注意:只要落点在斜面上,该结论与初速度大小无关关于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若选取鞋面为参照物时,我们可以更具所需将速度沿加速度方向和垂直于加速度方向分 解、将加速度沿速度方向和垂直于速度方向分解或者两者同时进行分解从而进行有效阶梯【典例精析】:如右图所示,足够长斜面 OA 的倾角为e ,固定在水平地面上, 现从顶点O 以速度v o 平抛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 ,求小球在飞行 过程中经过多长时间离斜面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解法一:常规分解方法(不分解加速度) 当小球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时,小球与斜面间的距离最大。
此过程中小球的水平位移 x = V o t 1小球的竖直位移 y = 0gt 2Ssin 2 e最大距离 s = (x — ycot R s in a= .2gcos e解法二:将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沿垂直于斜面和平行于斜面方向进行分解,如右图 所示。
【注意】:速度与斜面平行的时刻有如下特征: (i) 竖直速度与水平速度之比等于斜面倾角的正切; (速度分解图可以证明得到)v tan V o(2) 该时刻是全运动过程的中间时刻;,、“ ,丄 2ta n v o “丄丄 tan v o全程时间t- 此时时间v tan Vo =gt =;> t -gg(3) 该时刻之前与该时刻之后竖直方tan a= V^= V x gtv o速度v o 沿垂直斜面方向上的分量为 v i = v o sin e,加速度g 在垂直于斜面方向上的分量为 g i = gcos e根据分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小球离斜面的最大距离仅由 V i 和g i 决定,当垂直于斜面的分速度减小为零时,小球离斜面和距离最远。
由vi = g i t ,解得t = v o tan e g 由s =着,解得s =Ssin 2 e 2gcos e全程竖直方向位移此时数值方向位移垣2=如(2 22ta n V o 9 2ta n v °g )2= V 22gs sta 2n v 2 2g(4) 该时刻之前与该时刻之后斜面方向上的位移之比不是 i : 3。
(三角形的相似或者直接推到)还有一类问题是平抛后垂直撞击斜面,在撞击斜面的时刻,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与斜面的倾角互余;向上的位移之比为i : 3;与全程竖直位移之比为i:4答案为C o【典例精析】:若质点以V 0正对倾角为B 的斜面水平抛出,如果要求质 点到达斜面的位移最小,求飞行时间为多少 ?[解析]:(1)连接抛出点 O 到斜面上的某点 01 ,其间距001为位移大 小。
当。
1垂直于斜面时位移最小。
(2) 分解位移:利用位移的几何关系可得丄xV o t 丄 2V Otg,ty l gt 2 gtg【小结】:研究平抛运动的基本思路是:(1) 突出落点问题一般要建立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之间的关系。
(2) 突出末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问题的,一般要建立水平速度和竖直速度之间的关系。
(3) 要注意挖掘和利用好合运动、分运动及题设情景之间的几何关系。
平抛运动中的“两个重要结论”是解题的关键,一是速度偏向角另一情况是平抛过程的位移与斜面垂直。
【典例精析】:如图甲所示,以9.8m/s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 的斜面上。
可知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C. 3sD.2S[解析]:先将物体的末速度 V t 分解为水平分速度V x 和竖直分速度V y (如图乙所示)。
根据平抛运动的分解可知物体水平方向的初速度是始终不变的,所以V x V o ;又因为V t 与斜面垂直、V y 与水平面垂直, 所以V t 与V y 间的夹角等于斜面的倾角 。
再根据平抛运动的分解可知物体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那么我们根据V ygt 就可以求出时间t 了。
则由图得tanV x V y所以V y V x ta nV o tan 30%/S9.8 3m/ S.3 V y gt所以tv y9.8 3 9.8二是位移偏向角 3,画出平抛运动的示乙xeyA意图,抓住这两个角之间的联系,即 tan a= 2tan 3,如果物体落到斜面上,则位移偏向角B 和斜面倾角B 相等,此时由斜面的几何关系即可顺利解题。
推论I: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任一位置处, 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幅贝U tan 启2tan 如证明:如右图所示,由平抛运动规律得 tan 0= Vy = gt ,V x V 02+ 丄 y o = 1gl_= gt an"= x o 2 v o t 2v o , 所以 tan 0= 2tan (j )o推论H :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证明:如右图所示,tan # x o y otan 0= 2tan $=亦即末状态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与x 轴的交点B 必为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
(1)在平抛运动过程中,位移矢量与速度矢量永远不会共线。
⑵它们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关系为tan 0= 2tan 札 但不能误认为 0= 2如【注意】:速度与斜面平行的时刻有如下特征: (4)竖直速度与水平速度之比等于斜面倾角的正切;v tan V o(5)该时刻是全运动过程的中间时刻;,、“,丄 2ta n V o “丄 丄 tan V o全程时间t - 此时时间V tan V °=gt => t-gg⑹该时刻之前与该时刻之后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之比为1 : 3;与全程竖直位移之比为1:4设其末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位移(速度分解图可以证明得到)全程竖直方向位移此时数值方向位移 V 22gs s22 tan v o 、2 2ta n )=一ggta 2n v 2 2g2 Vo⑷该时刻之前与该时刻之后斜面方向上的位移之比不是 1 : 3o (三角形的相似或者直接推到)1••如图所示,从倾角为0的斜面上某点先后将同一小球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小球均落在斜面上•当抛出3•如右图所示,足够长斜面 OA 的倾角为e =300,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现从顶点 o 以速度v o=2m/s 平抛一小球,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10m/s 2,求小球再次接触鞋面历时多少?在飞行过程中经过多长时间离斜面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的速度为V 1时,小球到达斜面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为 斜面的夹角为a ,则( )A .当 v i > V 2 时,a >a B. 当 v i >V 2时,av aC. 无论v i 、V 2关系如何,均有 a i = aD. a 、a 的关系与斜面倾角 B 有关a;当抛出速度为V 2时,小球到达斜面时速度方向与2.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先后水平抛出同一小球,第 到落至斜面上(忽略空气阻力)( ) A .两次小球运动时间之比 11 : 12= 1 : ;'2 B. 两次小球运动时间之比 11 : 12= 1 :2 C.两次小球抛出时初速度之比v : V = 1 : '2次小球落到斜面中点,第二次小球落到斜面底端,从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