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物联网行业概况研究-行业发展环境及产业链

中国物联网行业概况研究-行业发展环境及产业链

中国物联网行业概况研究-行业发展环境及产业链
(二)行业发展环境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无线通信技术保证了物联网的网络层能够可靠传递数据。

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向各行业全面融合渗透,构建万物互联、融合创新、智能协同、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被列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2017年1 月,工信部发布的《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 年)》提出到2020 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包含感知制造、网络传输、智能信息服务在内的总体产业规模突破1.5 万亿元,智能信息服务的比重大幅提升。

推进物联网感知设施规划布局,公众网络M2M 连接数突破17 亿个。

无线通信产业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性产业,发展得到产业政策的持续扶持,上述政策支持为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无线通信技术不断进步,持续创造新的产品需求
随着物联网的迅猛发展,物联网无线通信模块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

目前无线通信模块所使用的远程通信技术依赖电信运营商网络,近程通信技术依赖蓝
牙、WiFi、红外数据传输、ZigBee、NFC 等。

上述无线通信技术仍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以满足物联网应用服务多元化的数据传输需求,如4G 通信技术拥有比2G、3G 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宽的覆盖领域,4G 通信模块的市场占有率正在快速提升,使得更加丰富的物联网应用场景成为可能,行业应用更加成熟;同时,原先已经使用2G 及3G 技术进行无线通信的终端也有产品更新迭代使用
4G 的新需求。

(3)物联网应用涉及广泛,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麦肯锡咨询的预测,到2025 年最主要的9 个物联网应用领域为智能工厂、智慧城市、消费支付、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穿戴、智慧办公、智能物流、资源环境,9 大领域合计市场规模将达到3.9-11.1 万亿美元。

无线通信模块作为物联网层级架构中的重要一环,在下游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将进入爆发期。

2、不利因素
(1)人才瓶颈制约行业发展
无线通信模块设计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开发工程师需要深入理解基带、射频、无线通信协议、信息加密、算法工程等技术,并具备下游行业应用积累。

为满足物联网行业日益丰富的应用需求,无线通信模块向外型尺寸更小,功耗更低的方向发展,相关技术和实践经验需要较长的时间积累,优秀人才处于相对稀缺的地位。

(2)物联网应用具有行业定制性强的特点
物联网应用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生产各个方面,行业应用的差异性使得对数据传输要求也不尽相同,功耗、稳定性、覆盖领域、单次传输的数据量、传输速度等都是在应用实践中需要考虑的维度。

无线通信模块设计企业需要较为深入理解下游行业特点,并解决关键问题,为行业进行定制性的设备研发和软件开发。

行业的多样性和定制性增加了无线通信行业的研发难度。

(三)行业产业链
物联网无线通信模块行业上下游关系如下:
1、上游行业
芯片行业是物联网无线通信模块的上游行业,该行业中的主要企业包括高通、联发科、英特尔、三星等。

芯片产品主要包含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存储芯片等。

物联网无线通信模块厂商根据客户需求,选择合适的芯片进行硬件设计及软件开发,最终实现物联网应用的数据传输功能。

除上述芯片行业外,无线通信模块行业的上游行业还包括电容、电阻以及PCB 板等原辅材料生产行业,目前从事该部分原辅材料生产的企业较多,竞争激烈,原辅材料供应比较充足。

2、下游行业
物联网终端设备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是物联网无线通信模块的下游客户。

目前物联网无线通信模块对应的物联网应用领域众多,下游市场较为分散。

物联网行业得到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覆盖范围的拓展,市场对于物联网无线通信模块及相关通信解决方案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