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3) 随着识字量的增多,阅读量的增大,到这个阶段的后期,就可以增加学生的独 立阅读因素。如教会学生按音序查字典,学习生字词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查字 典,了解字音和字义;教学生按自然段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要点,读完一课以后要 求学生说说该课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教师教,并不等于灌输,教师教读,要使学 生练读,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读;教师可以多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这个阶段,虽然以教师教为主,但是学生仍然处于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 师指导下去学、去练,学与练结合,学一点,练一点。
(1)要训练学习常规,如读书时怎样拿书、怎样看书;写字时怎样握笔,眼与纸的距 离;读书写字时坐的姿势;提问和回答问题时举手规则;学习用具如何放置,等等。 从而使学生懂得学习的基本规则,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要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朗读时的声音高低、速度快慢都要训练,要求吐字清楚, 语句连贯。一年级要求读得准确,二年级要求读得流利和有感情。
小组成员:陈嘉仪 叶嘉碧 梁玉云 麦敏婷
教学大纲中关于阅 读教学的总要求
1.对阅读有浓厚兴趣,阅读程度适 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
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 注意积累语言材料。能用普通话正 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 读有一定速度,边读边思考。背诵
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学 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
书记笔记的习惯。
1. 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 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 受到情感的熏陶。
2. 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 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 会读书。
高年级
该阶段以学生独立阅读为主,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这个阶段学生初步具备 了独立阅读的条件,如学生比较巩固地掌握了一般的学习常规及初步的阅读方法 和步骤,理解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有所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在这个基 础上训练学生独立阅读是完全可能的。学生独立阅读的基础是经过低、中年级教 师精心培养建立起来的,没有前面培养的基础,到高年级提出以独立阅读为主, 那是行不通的。
3. 教师要发挥创造性,针对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 的教学方式。要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重视 语言的积累。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还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法。
4. 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 略读、浏览,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 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初读就是通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解决生字生词问题,初步理解课文的主 要内容;细读就是从篇章结构入手,分段、分层次地去读,从词句上深入, 逐字逐句去读,通过重点段落、重点词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及思想;深读就 是从作者思路、感情上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和审美情趣;熟读就是要求读的 熟练,该背诵的要背下来,积累语言。在阅读的全过程中,要教会学生画重 点、写要点、记难点,训练学生初步的记笔记的能力。学生掌握阅读的步骤 和方法不是轻而易举的,要通过具体课文,边读边教方法、步骤,通过重点 训练项目的训练,逐步形成学生半独立阅读能力。以上阅读步骤和方法的训 练,仅仅是初步的,为高年级的完全独立阅读奠定基础。
万字。
• 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 思想 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能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其他文章,稍作准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高年级(五、 默读 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每学年背诵20篇以上的优秀诗文。 六年级) • 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50万字。逐步培养读
中年级
这个阶段,学生的年龄小,知识面窄,学生的半独立阅读能力必须在教 师的精心培养下,才能逐步形成,因此关键在于“培养”二字。学生由低年 级教师教读向半独立阅读转化,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在培养上下功夫。
要教学生怎样读书。要训练学生查字典的速度,查词取的方法;要教 给学生理解语言和文章结构的方法;要培养学生善于质疑问难的习惯与方法; 要教会学生读懂一课书不是读一两遍就会明白的,一般要经过初读—细读— 深读—熟读的过程。
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
低年级
低年级是学生阅读的起步阶段,该阶段主要靠教师来教。除教学语言、知识、思 想外,要以训练学生的学习常规和培养学习习惯为主,为学生的独立学习打下基础。 因为一年级的儿童刚刚开始识字,一些学习的基本规则尚未掌握,自我控制能力很 低,就是到了二年级,虽然认识了一部分字,但是理解能力还较低。这个阶段,听 说读写(写字、写话)都要从头训练,而且要靠教师去训练。
• 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 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每学年背诵30篇左右优秀诗
文。
中年级(三、 四年级)
•
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 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三年级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不少于30
高年级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由半独立向独立阅读方面转化,教师的主导作 用,要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上下功夫,关键在于“提高”二字。要提高学 生理解语言的能力,认真阅读文章中的词与句,并会提出重点词句;对重点词句 不但要理解,而且要揣摩、体会、品评词句的准确性及感情色彩,会分析简单的 句型和句群。要提高理解篇章结构的能力,要求运用已掌握的几种分段方法分析 新课文,对长课文也能分段,提高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的能力,能够从文题和段 的关系、文题和主要思想的关系理解文章内容;从重点词句、文章要点理解中心 思想;从作者思路理解文章结构。从语言与结构进一步理解思想内容及作者的情 感,再从思想内容进一步理解语言和结构的表达方法。这样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就会逐步提高。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 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
不少于150万字。
各阶段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
• 学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 • 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 低年级(一、 一边想。每 学年背诵30篇以上优秀诗文。阅读浅显的儿童读物,能大致了 二年级) 解内容。认识常用的标 点符号。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