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深入认识和了解一名学生

如何深入认识和了解一名学生

如何深入认识和了解一名学生不懂孩子,就不懂得教育。

不懂爱,就不会爱。

了解每一个学生,懂得每一个学生,是更好的爱每一个学生和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前提和基础。

老师只有充分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才能在教育教学和生活中因材施教,更好地去引导和帮助他们。

要想真正关爱学生,就必须对学生进行最真实最细致的了解,包括他的家庭生活,学生本身性格,目前的心理状态,对待生活和班级的认知,对待自己的认知,对理想的思考,以及最重要的那就是学生目前最需要什么:是家庭的温暖?是老师的关爱?是学习的困境?是友谊的缺失?等等。

再者,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学生本身他喜欢和需要什么样的对他的帮助方式。

也就是说什么样的帮助方式是他可以接受的最有效的和对他最有益的……等等,这一切我们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了解。

这正如那句老话:磨镰不误工——做好这些必要的了解,是实施正确的教育和真正的关爱的开始。

做为一名师应如何去了解学生呢? 一、通过观察去了解学生。

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外的学习生活中,老师都要留心观察学生,注意他们的情绪变化,“有诸内,必行于外”。

还有,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很好的引导和发展他们的兴趣。

二、通过课下交流去了解学生。

课下交流是增进师生情感,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

有时你会发现课堂上不爱说话的学生,课下很活跃、健谈。

因为课下的环境氛围很轻松,使老师和学生都褪去了师与生的角色意识,师生的心灵更容易贴近,更容易沟通。

他们会告诉你,你的课哪里没听懂,喜欢那一种教学方法等。

所以老师要“蹲下来看孩子”,常常走到学生中间去,走到学生心灵中去,这样有利于老师更准确的了解自己的学生,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们要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
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了解孩子。

三、通过家访去了解。

家访是沟通家庭和学校,家长和老师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四、通过与其他老师的交流去了解学生。

大部分的小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一门课程,有的喜欢语文数学,有的喜欢美术音乐,有时喜欢那个老师,就会喜欢那个老师上的课。

学生与个任课老师会经常接触,通过与各任课教师的交流,听取学生在他们课堂上的表现,和他们对学生的看法是否和自己的一样,这样更有利于了解学生。

总之,了解学生的方法和途径很多,总的来说就是直接了解和间接了解。

老师要把握时机,注意方法,尽可能全面细致的去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更好的搞好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好的“因材施教”,更好地引导塑造我们的学生,才能使每一个花朵--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