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课程设计
说明书
第一章绪论
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中国当前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
其中:
快速路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中设置,是用中央分隔带将上,下行车辆分开,供汽车专用的快速干路,主要联系市区各主要地区、市区和主要的近郊区、卫星城镇、联系主要的对外出路,负担城市主要客、货运交通,有较高车速和大的通行能力。
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联系城市的主要工业区、住宅区、港口、机场和车站等客货运中心,承担着城市主要交通任务的交通干道。
主干路沿线两侧不宜修建过多的行人和车辆入口,否则会降低车速。
次干路为市区内普通的交通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起联系各部分和集散作用,分担主干路的交通负荷。
次干路兼有服务功能,允许两侧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并应设停车场。
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为解决局部地区的交通而设置,以服务功能为主。
部分主要支路可设公共交通线路或自行车专用道,支路上不宜有过境交通。
根据国家《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道路还可划分为四级,如表所示:
道路四级划分表:
项目级别设计车速(km/h)双向机动车道数(条)机动车道宽度(m)道路总宽(m)分隔带设置
一级60〜80 >=4 3.75 40〜70 (必须设)
二级40 〜60 >=4 3.5 30〜60 (应设)
三级30〜40 >=2 3.5 20〜40 (可设)
四级30 >=2 3.5 16〜30 (不设)
道路是交通的枢纽,它对一个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在此次毕业设计中,使我基本掌握了城市道路设计的全部过程,能够全面、独立、系统地完成一段道路的技术设计。
它培养了我独立工作、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了课本知识也学到了很多来源于实际的现场施工经验。
这对于我
来说,能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此次设计对我帮助很大。
设计原则
根据省厅、省公路局对施工图设计的审核意见,本次道路设计应遵循长远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一方面采用较高的技术标准与今后道路进一步留有余地,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该地的地形,工程地质情况,达到规范要求各项指标节约投资,减少工程量,缩短工期。
1. 设计应满足道路用地范围的要求
2. 符合各项规范要求在满足道路交通要求的前担下尽量节约投资,减少工程量,缩短工期。
3. 道路平,纵断面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情
况。
4. 纵断面应满足平,纵,横,三方面的协调,线形顺适连续,视觉良好,工程经济合理,坡长符合设计要求,在满足规划的控制标高的条件下,考虑道路沿线地形变化,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路基挖填高度,节约工程费用。
5. 断面结构的选择做到节省工程费用,路面材料应结合地方材料的特点,便于施工,减少道路的后期养护费用。
6.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7. 考虑今后的发展需要,留有发展余地
8. 重视环境保护,防止水土流失,而且加强道路绿化美化设计
第二章工程概要
一、工程概要
XX路是X城内一条东西向主要道路。
西起桩号K0+000,东至桩
号K1+002.905,道路全长1002.905米。
本次设计范围为桩号K0+000至桩号K1+002.905。
建好上新路能完善区域内道路交通、城市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对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拉动区域的经济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设计依据文件
1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
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
、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4、
JTG D50-)
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F40-)
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7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
、
(二)原始资料
1、地理位置
该道路位于X 城市。
北侧为东三环,临近国道,合理利用了已有的城市交通设施。
2、地形地貌规划区现状为城市用地,以平原、园地、城居用地为主,基本农
田较少。
设计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标准CLL37-90〉X路的
设计标准如下:
表2.1道路设计规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