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一、职业病防治目的: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贯彻落实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不断建立键全和完善公司各项规章制度,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公司所确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特制定本措施。
二、适用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公司所属各项目部、班组从事粉尘、电气焊、建筑防水、防腐保温、油漆作业等有毒有害作业时均应执行本办法。
三、防治方针:依据北京市职业病防治的相关规定,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为职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职工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四、职业病危害种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结合公司经营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公司的职业危害为六大类:1、工程进行粉刷油漆和涂料,接触有害涂料和气味引起的职业中毒或皮肤病,油漆工使用含铅油漆、过氧乙稀漆、或天然生漆进行油漆或喷漆等涂饰施工时,长时间地接触有害物质或有害气体,可能造成苯、铅、甲苯、二甲中毒或职业性皮炎;2、生产性噪音和局部震动危害:工程施工中使用的发电机、电焊机、机械工具如钻孔机、电锤、电锯、震捣器及一些动力机械都可以产生较强的噪音和局部的震动,长期接触噪音可损害职工的听力,严重时可造成噪声性耳聋,长期接触震动能损害手的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局部震动病;3、生产性粉尘的危害:生产加工车间日常工作或施工作业过程中,材料的搬运、小区建筑物拆除、垃圾清理、运输均会产生大量的矿物性粉尘,长期吸入这样的粉尘可发生矽肺病;4、焊接作业产生的金属烟雾危害:在焊接作业时可产生多种有害烟雾物质,长期吸入可导致电气工人尘肺及慢性中毒;5、高温作业危害: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6、有毒物品的危害:建筑施工过程中接触到多种有机溶剂,这些有机溶剂的沸点低、极易挥发,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浓度可以达到很高,极易发生急性中毒和重死亡事故。
五、一般要求:1、作业场所有害毒物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报公司处理;2、凡患有皮肤病、眼结膜病、外伤及过敏反应者不得从事有毒有害作业,办公室要经常进行统计,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职工的转岗工作,转岗后安全部适时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转岗作业;3、工程中经常要拆除部分建筑物,施工现场在进行有大量粉尘作业时,应配备有效的降尘设施和设备,对施工地点和施工机械进行降尘处理,办公室将派洒水车在建筑物拆除前后对粉尘进行喷水降尘工作;4、工程作业中,凡有职业性接触毒物的作业场所,办公室要派专业人员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毒物浓度使之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凡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由办公室组织,必须定期进行体检,并将体检结果告之于本人;5、工程中对可能存在毒物危害的现场按规定采取全面防护措施,专职安全员要进行巡回检查,办公室负责作业场所保持良好通风工作,可采取自然通风和局部机械通风,必要时公司卫生员要到现场,做好应急准备工作;6、专职安全员要经常进行监督职工是否按规定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向上级领导汇报。
六、针对本公司职业病危害种类制定的相应作业场所的防治措施:(一)作业场所的防护措施1、各项目部应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识别、确定职业病危害种类,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2、在确定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3、施工现场在进行石材切割加工、建筑物拆除等有大量粉尘作业时,应配备有效的降尘设施和设备,对施工地点和施工机械进行降尘;4、在地下室等封闭的作业场所进行防水作业时,要采取强制性通风措施,配备行之有效的通风设备,进行通风,并派专人进行巡视;5、对从事危职业危害作业的人员,工作时间要严格加以控制,并有针对性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
(二)、施工现场噪音防护措施1、防治施工噪音管理制度(1)施工现场应遵照《中华人民公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制定降音措施。
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的环保部门申报;(2)施工现场的电锯、电刨、搅拌机、固定式混凝土输送泵、大型空气压缩机等强噪声设备应搭设封闭式机棚,并尽可能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以减少噪音的污染;(3)因生产工艺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或者特殊需要,确需在22时至次日6时期间进行施工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到工程所在地区或县建设主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建设单位应当会同施工单位做好周边工作,并公布施工期限;(4)进行夜间施工作业的,应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噪音,可采用隔音布、低噪音振捣棒等方法;(5)对人为的施工噪音应有管理制度和降音措施,并进行严格控制。
承担夜间材料运输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扰民;(6)施工现场应进行噪音值监测,监测方法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噪声值不应超过国家和地方噪声排放标准。
2、个人防护措施:(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了解生产噪音的危害,掌握噪音的一般防治方法。
在生产车间或施工场地进行噪音较大的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要正确佩戴防护耳罩,并尽可能减少噪音情况下的作业时间,可采取轮换间歇的办法,生产车间或项目部不能为抢工程进度而忽视噪音危害。
重点地区要派专职安全员严格把关,要把施工现场的噪音控制在90dB 以内,超过标准必须立即向有关领导报告;(2)工程部要组织工程技术人员,采用隔音措施,把发音的物体和场所封闭起来,以减少噪音的传播,还应采用隔振措施,用一些内耗损、内摩擦力大的材料涂在金属薄板上,减少其辐射噪音的能量,对不适合工种作业的职工,提出转岗工作建议和处理意见,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3)办公室每月要定期对职工进行体检,结果告之本人,并将体检报告存入档案,物资部将会同工程部、机械部研究和解决对生产车间采取消音措施,对机械设备安装消音器,对车间墙壁、天棚安装吸音材料,采取消音和吸音措施,吸收和降低噪音。
(三)、油漆涂料作业防护措施:1、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有关职业病危害教育,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掌握职业病防治的方法,公司的油漆配料车间要时刻保持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并减少职工连续工作时间,车间窗户要有换气设备,确保空气的流通;2、公司规定凡在通风不良的车间、库房、地下室、管道和容器内进行油漆、涂料作业时,应根据场地的大小,设置抽风机、引风机、换气扇等有有效设备,排除有害气体,防止急性中毒,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公司工程部和项目部应严格规章制度,专职安全员要勤巡勤查工作,使喷漆作业的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3、项目部在对地下室、池槽、管道和容器内进行有害或刺激性较大的涂料作业时,除应使用防护用品外,还应多派一个班组,采取人员轮换间歇作业、通风换气等措施,即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又可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在施工作业中要正确佩带防毒口罩,密闭空间内进行防水,喷漆作业容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如防护用具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时,必须立即撤离现场至通风处;3、物资部要严格把关,逐步以无毒、低毒防锈漆取代含铅的红丹防锈漆,必须使用含铅的防锈漆时,宜采用涂刷的方式并加强通风和防护措施,这样就可以减少空气中有毒气体的含量,确保施工安全。
(四)、施工现场粉尘防护措施: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广泛开展粉尘防护知识教育,了解其危害,及时掌握防粉尘的方法。
生产加工车间在材料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车间要设置一辆小型洒水车和配备一名专职洒水员兼垃圾清理员,应采取不断喷水的措施和粉尘及垃圾清理来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在清运垃圾时必须用水喷洒后,方可用提升机或封闭专用垃圾袋运输,严禁以窗口倾倒垃圾,细散颗粒材料的装卸运输必须要用苫布遮盖;2、在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加工设备要经公司技术部和机械部设置除尘装置后方可进行加工生产,机操工要经常检查,发现损坏要及时向项目部报告,由项目部到物资部领取,及时更换;3、建筑物拆除工作,长期在高密度粉尘环境下作业,施工人员必须正确佩带防护口罩,发帽及其它必需的个人防护用品,防止吸入有毒灰尘,专职安全要及时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七、针对本公司职业病危害种类制定的相应个人防护措施:(一)、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1、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教育,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掌握职业病的防治方法;2、生产车间或施工场地接触粉尘作业的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自己在施工作业中采取不断喷水的措施降低扬尘,并正确佩戴防尘口罩,防尘口罩要经常换洗,保证干净和卫生;公司的特种作业人员,如电气焊作业操作人员应在施工中注意施工作业环境的通风或设置局部排烟换气设备,使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下,在难以改善通风条件的作业环境中操作时,必须佩戴有效的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3、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没有特殊情况不得拒绝体检,公司应将检查的结果告之本人,并将体检报告存入档案,安全员要及时进行监督检查,对达不到相关要求的电气焊工有权禁止上岗作业,并向有关部门领导报告。
(二)、接触生产性噪音和局部震动危害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1、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教育,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掌握职业病的防治方法;2、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没有特殊情况不得拒绝体检,公司应将检查的结果告之本人,并将体检报告存入档案;3、生产车间和施工现场,在进行噪音较大的施工作业时,施工作业人员要正确佩戴防护耳罩,并尽量采取轮换间歇作业减少噪音作业的时间,安全员要及时进行监督检查,对达不到相关要求的电气焊工有权禁止上岗作业并向有关部门领导报告。
(三)、接触粉刷油漆和涂料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1、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教育,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掌握职业病的防治方法;2、调漆车间和喷漆施工现场,从事喷漆作业的施工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施工前要检查作业场所的通风是否畅通,通风设施是否正常运转,作业人员在施工作业中是否正确佩戴防毒口罩,是否穿防护服装和工作鞋;3、从事喷漆作业的施工作业人员要正确佩戴防尘口罩,防尘口罩要经常换洗,保证干净和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