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训资料(doc 38页)

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训资料(doc 38页)

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药学专业主要就业方向和岗位为药品生产、药品检验、药品调剂、药品零售和药品营销。

学生的职业范围涉及医院药房、医药公司、制药企业、社会药房、药检机构、科研机构等。

根据学生的职业范围分为医院药学、药品营销和制药技术共三个专门化方向,以适应将来的就业需要。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一)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二)学制:五年(三)办学层次:专科三、培养目标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

与我国医药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熟练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药学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能从事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岗位一线工作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一)职业面向1.主要就业岗位西药药剂员:从事医院药房、社会药店和药品经营企业服务工作,包括处方调剂、医院制剂、药品采购与保管、用药指导等工作。

2.其他就业岗位(1)医药商品购销员:从事医药物流管理、医药商品采购销售与咨询、药品保管与养护等工作岗位。

(2)药物制剂高级工:从事药物制剂的生产及管理工作;车间生产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及管理工作;药品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分析、检验工作等岗位。

(二)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本专业学生应取得以下职业资格证书(任选其一)西药药剂员医药商品购销员药物制剂高级工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一)综合素质1、素质要求(1)思想道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能遵纪守法,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

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诚实守信,有事业心和责任感;(2)人文素质:能谦逊正直,与领导、同事团结合作,努力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有求知欲和终身学习的精神以及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3)身心素质:具备一定的心理调整能力,对胜利和成功有自制力,对挫折和失败有承受力,身心健康。

2、专业知识(1)掌握德育、法律、语文、数学、化学、经济、心理等人文科学基本知识;(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计算机应用知识、英语应用知识;(3)掌握药学专业所需要的化学、医学基础知识、实用药理学基础、药物化学、药物分析技术、药剂制剂技术、药事管理与法规等理论知识;(4)熟悉医药服务所必需的临床医学概要、医药商品知识、临床用药指导、人际沟通、医药商品经营与管理等理论知识。

(5)掌握GSP、熟悉GMP知识,能够应用于药品的生产、使用与经营工作中去。

3、专业能力(1)掌握处方管理办法,掌握药品调剂操作程序,能进行处方调剂;(2)熟悉常用药品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用法用量及药物相互作用,能进行用药的咨询服务;(3)熟悉药品的储存与养护知识,了解药品采购程序,能够进行药品采购的商务洽谈与合同签订;(4)能够进行药店药品的合理摆放,正确计算价格,进行药品销售。

能运用药学知识与患者沟通;(5)熟悉医药物流管理,能进行医药市场调研与预测,胜任医药物流工作;(6)熟悉药品生产工艺流程,能从事固体制剂、液体制剂的生产操作工作;(7)掌握药物制剂质量分析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药物制剂中间体及成品质量检测的基本能力;(8)了解国内外医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从事医药市场营销分析、策划和管理的能力;(9)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英语会话和专业英语阅读能力。

必须通过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一级。

(10)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

必须通过全国计算机一级B考试。

(11)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具有继续学习新知识和接受新技能的能力。

(12)对医药营销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信息收集、分析、组织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职业能力六、教学时间分配表七、教学时间安排表八、专业核心课程标准药学专业《药剂学》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药剂学是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五年制药学高职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据重要地位。

它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技术科学,具有工艺学性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剂型、制剂设计,制备及质量控制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药物制剂的调剂、制剂的生产以及新剂型的研究开发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1、合理设置药剂学课程内容药剂学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药剂学知识和基本药剂学技能,避免过多的、复杂的机制,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饿弊端,不刻意追求药剂学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基础性和发展性,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2、关注药剂学课程的学习过程药剂学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药剂学》教材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技能大赛为契机,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药剂学课程的整和。

充分应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扩充课堂容量,拓展学生知识面,延伸课堂教学内容,重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以及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

3、实施有效的药剂学学习评价药剂学课程应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药剂学教学评价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面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药剂学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

(三)课程设计思路1.本课程总学时160,其中理论90学时,实验70 学时,两学期开设。

在执行本课程标准时,教学时数可适当增加。

二、课程目标1、总目标药剂学是药学相关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物剂型设计、制剂制备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掌握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并能在临床上合理应用各种制剂。

2、具体目标(1)知识与能力熟悉药剂工作的任务、工作制度即药学基本知识;熟悉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掌握常用剂型的制备工艺、制备方法、质量要求亦即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根据医师处方合理调配药物的基本知识。

了解生物药剂学的基本知识。

在掌握药剂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会使用常见的衡器、量器及制剂设备,掌握药物配制的基本操作,能制备常用的药物制剂,能正确调配医师处方并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2)过程与方法药剂学的学习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学生掌握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通过实验课巩固学生理论课所学理论并锻炼其操作能力。

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药剂学文化素养。

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注重实验操作,积极组织一些药房药厂的参观活动,把学到的药剂学知识用于临床实践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药剂学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药剂学学习的兴趣。

通过药剂学的学习使学生逐渐热爱药学工作,具有从事药学工作所应有的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专业作风。

三、内容标准知识要点:(一)绪论1、知道药剂学的性质、任务及在药学实践中的地位,熟悉药物制成剂型的目的、药物剂型的分类及药剂学常用术语的含义。

2、了解药剂学的发展和任务3、知道药典与药品标准、药品质量管理规范及药学人员的职责。

(二)散剂、颗粒剂与胶囊剂1、了解散剂的特点、分类与制备2、熟悉药物的粉碎、过筛、称量等在药剂工作中的意义及应用,掌握药用度量衡单位的换算及量器、衡器的正确使用。

3、熟悉颗粒剂的特点及质量要求、掌握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4、熟悉胶囊剂的特点、分类、制备方法与质量要求。

(三)表面活性剂1、了解表面现象即表面活性剂基本特征2、熟悉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药剂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3、熟悉表面活性剂在增溶、乳化、润湿等方面的应用。

(四)浸出药剂1、了解浸出药剂的特点与质量要求2、了解常用蒸馏、蒸发和干燥的基本操作和应用3、熟悉煎煮法、渗漉法、浸渍法在药剂学中的应用4、掌握常用浸出药剂的制备方法(五)液体药剂1、了解液体药剂的特点、分类及常用的分散媒,了解液体药剂的色、香、味,熟悉常用的防腐剂、矫味剂、着色剂。

2、熟悉溶液型液体药剂的特点及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掌握常用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方法。

3、了解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的特点、稳定性及植被方法。

4、熟悉混悬液型液体药剂的特点,影响其稳定的因素及稳定剂的选用,掌握常用混悬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方法。

5、熟悉乳浊液型液体药剂的特点、类型、常用的乳化剂及乳化剂选用原则,掌握常用乳浊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方法。

6、熟悉按给药途径和应用方法分类液体药剂的特点,掌握常用的合剂、洗剂、滴耳剂等液体药剂的制备方法。

7、熟悉常用液体药剂厨房的组成及分析。

(六)片剂1、掌握片剂的概念、特点、分类与质量要求。

2、熟悉片剂辅料的类别和选用原则,掌握常用辅料的特点及应用。

3、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制备工艺,初步会使用zp35冲压片机压制出符合质量要求的片剂,熟悉典型处方的分析及制备方法,了解压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了解片剂的其他制备方法。

4、熟悉片剂包衣的目的、种类几包衣片的质量要求,了解常用包衣材料的特点和适用性,掌握糖衣片的包衣过程。

5、熟悉肠溶衣片的特点、包衣材料及溶解原理,了解其他包衣方法。

6、熟悉片剂的质量检查。

(七)药物制剂稳定性1、了解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

2、熟悉药物制剂稳定化的主要方法与常用的稳定剂。

(八)软膏剂1、熟悉软膏剂的概念、特点和质量要求。

2、熟悉常用软膏剂基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熟悉软膏剂的处方组成及分析,掌握软膏剂的制备方法。

(九)注射剂与滴眼剂1、掌握注射剂的概念、特点与质量要求。

2、掌握热原的概念、组成、性质、污染热原的途径,检查及除去热原的方法。

3、掌握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及制备方法,了解其他注射用溶媒及注射剂附加剂的应用。

4、掌握湿热灭菌法的特点及应用,熟悉其他灭菌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掌握热压灭菌器的使用,了解无菌操作法。

5、熟悉注射剂的工艺流程及环境要求,掌握注射剂容器的处理、制备及质量检查。

6、掌握输液剂的特点、种类、质量要求,掌握输液剂容器的处理及质量检查。

7、熟悉滴眼剂的特点、附加剂的选用、制备及质量检查。

8、熟悉注射剂、输液剂、滴眼剂的处方组成及处方分析。

(十)处方调配1、熟悉处方的定义和组成。

2、掌握医院的处方制度、调剂室的工作制度与处方制度的执行。

3、熟悉社会药房的性质、特点与任务,了解社会药房的经营原则与经营范围。

4、掌握处方调配的基本程序与注意事项。

(十一)丸剂与滴丸剂1、熟悉丸剂的特点、分类、制备方法与质量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