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陷阱PPT课件
试用期陷阱 利用网络招聘进行广告炒作 借招聘储备人员 非法募捐 皮包公司 "挂羊头、卖狗肉“ 交培训费
暗收违约金 扣留证件 剽窃求职者作品 赚廉价劳动力 串通医院"分赃 专坑求职者体检费 以高薪为诱饵 骗人先掏钱
……
.
02 Part Two 传销与合同陷阱 .
2020/5/12
.
2-1 传销陷阱
.
2-3 更多陷阱
.
03 Part Three 防范与解决 .
3-1 防范就业陷阱
1.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防止个人 资料泄密。 2.加强对劳动法规和大学生就业 政策的学习。 3.不要只被职位名称吸引。 4.不要被薪水吸引。 5.通过正规渠道获取招聘信息。 6.学会换位思考。 7.学会借助第三方力量来防范就 业陷阱。
用人单位在招工时以种 种名目向劳动者收取风 险基金、保证金、抵押 金等,如果合同期内劳 动者离职,这笔钱肯定 要不回来。
备份合同
为了逃避劳动部门的检 查,个别用人单位私下 准备了至少2份合同, 其中一份是假合同,内 容完全按照有关部门的 要求签订,但实际上并 未执行。
.
幕后合同
一些民营企业在制定劳动合同 时不与劳动者协商,也不向劳 动者讲明合同内容,甚至有些 合同条款与法规相抵触。劳动 者如果签订这样的合同,可向 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裁定该 合同为无效合同。
定义: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 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 发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 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 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 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 定费用为响社会稳定的 行为。
传销通常具有以下特征中 的一个或几个: 在"入会"时告诉你的职责 之一是发展更多的人;交 纳昂贵的会费; 在工作场所很多人群情激 昂。
.
Thank You
by 第四小组
.
大学生就业陷阱
by 第四小组
.
目录
Contents
就业陷阱的概念与方式 传销与合同陷阱 防范与解决
.
01 Part One 就业陷阱的概念与方式 .
1-1就业陷阱的概念
就业陷阱一般是指犯罪分子利用人们求职心切 而采用的手段,用于骗取求职人员的财物、个 人信息或者低廉甚至免费的人工。
.
1-2 就业陷阱的方式
02
传销的判断标准: 一:“拉人头”。 二:高额入门费。 三:虚假宣传。 四:高价高奖励。 五:无商品或不许退货
01
传销
03
.
2-2 合同陷阱
单方合同
押金合同
用人单位在合同中处处 是"由甲方决定""按照甲 方的相关规定执行"等条 款,无视乙方即劳动者 应享受的权益。面对这 样的合同,劳动者应当 谨慎签约。
.
3-2 预防措施
1.应聘时要了解清楚招聘职位的要求、完整的录用条件; 2.应聘完后,到招人单位了解在岗人员待遇、工作性质等是否与招 聘宣传相符; 3.与用工单位签订用工合同,对双方权、责、利等有所规定;对一些 远期承诺,也应写进合同中,合同可办理公正手续; 4.使用一段时间,如被告知不符合录用条件时,要及时要求单位人 事部门拿出证明本人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证据; 5.发现用人单位侵犯自身权益,可向劳动仲裁部门或工商执法部门。
.
3-3 如何防止受骗
1、尽可能通过组织到人才市场、大学生供需见面会上双向选择。这是主要渠 道,不要轻率自找门路,学校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把他们 推上最适宜、最需要的岗位;同时进入上述岗位,一般都是较正式的机构和厂 矿、事业单位。 2、不要轻易相信,遇有疑问可多方了解。诸如单位的状况、将要从事工作的 性质等,可通过学校有关部门或亲友了解,有条件的也可以亲自登门,实地考 察、了解。这样除了防止受骗外,还便于在和用人单位签定合同时,使自己更 加主动,防止以后发生一些民事纠纷。 3、一旦遇到麻烦,立即向学校学生管理部门、保卫部门、地方公安机关反映, 并注意保留证据,提供有关线索,协助调查,这样才能使您的损失减少到最小 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