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来源赵现勇的日志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15-1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6D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E电子文献[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8]万锦.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二】:参考文献格式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05Rules for content, form and structure of bibliographic references (ISO 690: 1987, Documentation—Bibliographic reference—Content, formand structure; ISO 690-21997, Informationand documentation—Bibliographic references—Part 2Electronic documents of parts thereof, NEQ)目次前言Ⅲ 1 范围 l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 21 专著 22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33 连续出版物 44 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 45 专利文献 56 电子文献 5 5 著录信息源 6 6 著录用文字 67 著录用符号 68 著录细则71 主要责任者或其他责任者 72 题名 73 版本 84 出版项 85 页码 96 析出文献 9 9 参考文献表 91 顺序编码制 92 著者-出版年制 10 10 参考文献标注法 10 10.1 顺序编码制 10 10.2 著者-出版年制 11 附录A(资料性附录)顺序编码制文后参考文献表著录格式示例 12A.1 普通图书 12A.2 论文集、会议录 12A.3 科技报告 12A.4 学位论文 12A.5 专利文献 13A.6 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13A.7 期刊中析出的文献 13A.8 报纸中析出的文献 14A.9 电子文献(包括专著或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电子文献) 13 附录B(资料性附录)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 15B.1 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 15B.2 电子文献载体和标志代码 15前言GB/T 7714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是一项专门供著者和编辑编撰文后参考文献使用的国家标准,非等效采用ISO 690 《文献工作文后参考文献内容、形式与结构》和ISO 690-2《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第2部分电子文献部分》两项国际标准。
本标准在著录项目的设置、著录格式的确定、参考文献的著录以及参考文献表的组织等方面尽可能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以达到共享文献信息资源的目的。
本标准同GB/T 7714-1987相比,主要做了以下修改——依据ISO 690-2 国际标准增加电子文献的著录规则。
为了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电子文献的著录需求,不仅参照ISO 690-2,在“4 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部分为电子文献的著录增加了“6 电子文献”,而且为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分别在“1 专著”、“2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3 连续出版物”、“4 连续出版物的析出文献”、“5 专利文献”中增设了“引用日期”和“获取和访问路径”2个著录单元。
——为了便于人们理解本标准,在“3 术语和定义”部分增加了“主要责任者专著连续出版物、析出文献、电子文献、顺序编码制、著者-出版年制、合订题名、并列题名”等9个名词解释。
——为了便于读者利用文后参考文献查找原文献,在 GB/T 7714-1987 著录项目的基础上增设了“文献类型标志”。
——根据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实际需求简化了文献著录规则,删除了GB/T 7714-1987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1 专著”与“2 连续出版物”中的“文献数量、丛编项、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4个供选择的著录项目。
——在“10 参考文献标注法”中解决了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的著录问题,规定了标注方法。
——明确规定本标准的著录用符号为前置符,规范了标志符号的使用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明莲、纪昭民、万锦堃、陈浩元、白光武。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l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个学科、各种类型出版物的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著录顺序、著录用的符号、各个著录项目的著录方法以及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法。
本标准适用于著者和编辑著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制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2 规范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469 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GB/T 7408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 7408-1994,eqv ISO 86011998)ISO 4 信息与文献出版物题名和标题缩写规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文后参考文献bibliographic references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2主要责任者 primary responsibility对文献的知识内容或艺术内容负主要责任的个人或团体。
主要责任者包括著者编者学位论文撰写者、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报告撰写者、标准提出者、析出文献的作者等。
3专著 monographs以单行本形式或多卷册形式,在限定的期限内出版的非连续性出版物。
它包括以各种载体形式出版的普通图书、古籍、学位论文、技术报告、会议文集、汇编、多卷书、丛书等。
4连续出版物 serials一种载有卷期号或年月顺序号、计划无期限地连续出版发行的出版物。
它包括以各种载体形式出版的期刊、报纸等。
5析出文献 contribution从整本文献中析出的具有独立篇名的文献。
6电子文献 electronic documents以数字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或相关设备使用的记录有知识内容或艺术内容的文献信息资源,包括电子书刊、数据库、电子公告等。
【三】:论文引用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格式发布者实践与培养科发布时间2008-1-3 点击24478参考文献应在正文中顺次引述(按在正文中被提及的先后来排列各篇参考文献的序号,所有参考文献均应在正文中提及);一般只引正式出版过的文献;对于文献有多个作者的,只著录前3位作者,从第4位开始该用“,等”或者“et al.”代替;根据GB 3469规定,按下表标识不同的参考文献类型(另,对于专著、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标识用“A”,其他用“Z”)。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和示例如下(1)专著(含教材)著录格式 [序号] 编著者. 书名[M]. 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页码.例[1] 刘谋佶, 吕志咏, 丘成昊, 等. 边条翼与旋涡分离流[M]. 北京: 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 198 24~2[2] Isidori A.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s[M]. 2nd, New York: Springer Press, 198 32~3 注初版书不标注版本,页码是可选项。
(2)期刊著录格式 [序号] 作者. 题目[J]. 刊名,年,卷(期)页码.例[1] 傅惠民. 二项分布参数整体推断方法[J]. 航空学报,2000,21(2) 155~15[2] Moustafa G H. Interaction of axisymmetric supersonic twin jets[J]. AIAA J, 1995, 33(5): 871~87注外文期刊的刊名可用简称;请注意标注文章的年、卷、期、页,不要遗漏。
(3)学位论文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 题目[D]. 地点单位,年.例[1] 朱刚. 新型流体有限元法及叶轮机械正反混合问题[D]. 北京清华大学,199[2] Sun M. A study of helicopter rotor aerodynamics in ground effect[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 198(4)论文集,会议录著录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1] 辛希孟.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 第九届高超声速气动力会议论文集[C]. 北京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199(5)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 题目[A]. 见主编. 论文集名[C]. 论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例[1] 陈永康,李素循,李玉林. 高超声速流绕双椭球的实验研究[A]. 见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编. 第九届高超声速气动力会议论文集[C]. 北京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19979~1[2] Peng J, Luo X Z, Jin C J. The study about the dynamics of the approach glide-down path control of the carrier aircraft[A]. In: GONG Yao-nan ed.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Asian-Pacific Conference on Aerospace Technology and Science[C]. Beijing: Chinese Socie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1997: 236~24注会议文集的出版者可能不是正式的出版社;出版地指出版者所在地,不一定是会议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