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精品)老年心脏病及其康复课件
(精品)老年心脏病及其康复课件
病理性发病机制-神经源性
原发性 特发性 继发性
病理性发病机制-非神经源性
药物 非神经系统疾病 交感紧张性体位性低血压
临床表现
立卧位血压相差悬殊 植物神经症状 躯体神经症状
诊断
症状 血压:立位收缩压比卧位下降≥20mmHg和
/或舒张压下降≥10mmHg
鉴别
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 静滴去甲肾上腺素 静滴酪胺 自主神经功能测定
冠心病康复分期
分期 患者情况
Ⅰ
AMI后或冠脉
住院期 手术后
Ⅱ
同上出院后
恢复期
Ⅲ
同上中、高危
维持期
患者
监护期
Ⅳ
同上
维持非
监护期
康复地点 内容
时间
医院 低水平运动、 6-14天
教育
家庭 逐步增加活动、 8-12周
职业咨询恢复工作
康复中心 (见危险分组表) 4-6-12月
家庭
运动锻炼维持疗 效,二级预防
2、康复训练对心脏病的危险因素的影响: ① 血脂, HDL ②改善糖代谢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③可以使血压有一定的下降。 ④ 血小板的聚集,减少心、脑血管病 的风险。
3、长期卧床的不良后果 循环系统: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DVT、 PTE 呼吸系统:坠积性肺炎、呼吸功能减退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肠蠕动减弱致便秘 运动系统: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异位骨化、 骨质疏松 精神障碍:忧郁、焦虑、拒食、睡眠障碍、痴呆 其他: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压疮
心律转复及窦律的维持 控制心室律 血栓栓塞的预防
第五节 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因
基础心脏病以瓣膜钙化性心脏病为主 危险因素多 病原检出率不同
临床特点
发热发生率低 非特异性表现多见 心脏杂音缺乏特征性改变 栓塞较少见 并发症多见
诊断
早期诊断:原因不明的发热>1周; 进行性乏力、贫血、肌痛、脾肿大; 原因不明的血尿、各种栓塞现象、皮肤瘀点。
临床特点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 血压波动大 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症多 致残致死率高
诊断标准
1、年龄≥60岁 2、连续3次非同日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
舒张压≥90mmHg 3、排除假性和继发性高血压
分类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 舒张压<90mmHg
混合性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 舒张压≥90mmHg
心脏康复生理学
1、康复训练对心血管的影响: 外周效应:①运动使静脉氧分压增大,提高骨骼肌 对氧的摄取能力,心脏对外周肌群的 供氧量 ,客观上减轻了心脏的做功量。 ②运动使最大摄氧量 ,外周骨骼肌的氧 利用能力改善。 ③康复训练后,在安静时心率,血压平 稳,使得心肌秏氧量 ,减少心绞痛 发作。
心脏的中央性效应: ①促使冠脉侧枝循环的形成,有可能使冠脉主干 扩张。 ②可能使冠脉对腺苷类扩血管类物质的敏感性增 微血管基底膜变薄,有利于氧的交换。 ③增加心搏出量和冠脉血流量,缩小缺血范围, 增加心脏的射血分数,改善收缩功能,提高 室颤阈值。
不推荐的治疗
钙通道阻断剂 抗心律失常药 镁
第四节 老年人心律失常
病窦综合症-临床特点
常见症状:头晕、晕厥、黑蒙 早期可无症状 晚期可表现为慢-快综合症、慢性房颤、
交界性逸搏 可以发生阿-斯综合症和猝死 Holter可见多种室上性心律失常
病窦综合症-诊断
Holter诊断标准:窦性心动过缓≤40次/分,持续至少1分钟; 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窦性停搏≥3秒; 窦性心动过缓伴短阵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或 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停止时窦性搏动恢复 时间≥2秒。
血培养 心脏瓣膜病变
抗生素应用 手术治疗 预防
治疗
第六节 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
危险因素
年龄 吸烟 高血压 其他:超重、高脂蛋白血症、高LDL、糖尿
病
发病机制
动力学因素 慢性炎症 脂质浸润 钙化蛋白
病理
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 二尖瓣环钙化
临床表现-主动脉瓣狭窄
症状 体征 心电图 X线 心脏超声
临床表现-二尖瓣环钙化
症状 体征 心电图 高仟伏胸片或荧光透视 心脏超声 CT
并发症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感染性心内膜炎 栓塞
诊断
症状 体征 X线 心脏超声 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鉴别
内科治疗 手术治疗
治疗
第七节 老年性体位性低血压
类型
生理性:由于年龄所致 病理性:由于不同的病变所致
治疗特点
老年高血压需要积极治疗 降压目标:140/90mmHg;舒张压不低于
60mmHg 注重非药物治疗 注意药物治疗的特殊性
药物治疗的特点
有些药物不宜使用 药物选择个体化 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 首先用单药治疗 联合治疗
第三节 老年冠心病
心绞痛的特点
疼痛部位不典型 痛觉敏感性降低 非胸痛症状多 重视心脏体征
不定
不宜进行康复训练的情况
1、休息时有不适或气短 2、持续存在心力衰竭体征 3、高血压> 24/14kPa(180/105mmHg)
或低血压<12/8kPa (90/60mmHg) 4、心律失常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
窦性心动过速; 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休息时室性早搏频发,活动后早搏增加, 用药物不能控制;室性心动过速; 5、因骨骼肌肉疾病不能活动者。
心绞痛-诊断
主观症状 客观检查:无创检查、有创检查
心绞痛-治疗
危险因素干预 药物治疗 介入、手术治疗
急性心肌梗塞
非典型症状多 男性多于女性 非Q波型多 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
急性心肌梗塞-诊断
漏诊率高 心肌酶峰值低、出现晚 心电图不典型
急性心肌梗塞-治疗
溶栓治疗 介入治疗 阿司匹林 Β受体阻断剂 硝酸酯类 ACEI 肝素
老年心脏病及其康复
第一节 老年心力衰竭
病因学特点
冠心病、高心病、肺心病、钙化性瓣膜病 多
两种以上心脏病并存多
诱因:感染、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病理生理学特点
心排出量降低更明显 轻度心衰即可出现低氧血症 对负荷的心率反应下降
临床特点
症状不典型 体征容易混淆 并发症多
诊断特点
熟悉老年心衰的临床特点 夜间呼吸困难要与痰阻塞鉴别 肺水肿要与ARDS鉴别 肺部感染要与肺淤血鉴别
停止康复训练或减少运动强度的情况
1、活动后引起心脏不适或气短 2、活动引起脑供血不足症状 3、心动过速,心率>100次/分 4、活动后收缩压下降>20mmHg 5、初始运动后ST段下降>0.1mv,升高>0.2mv 6、出现新的心律失常
其他情况: 1、合并存在糖尿病 2、合并存在帕金森病 3、合并存在骨质疏松
治疗特点-基础治疗
病因和诱因的治疗 限钠不必太严 预防致残:血栓形成、关节挛缩、卧床 吗啡减半
治疗特点-SHF的治疗
地高辛 利尿剂 ACEI β受体阻滞剂
治疗特点-DHF的治疗
降低肺静脉压:慎用利尿剂、硝酸甘油 恢复窦性心律 维持适当的心室率 提高心室舒张速率
第二节 老年高血压病
治疗
一般治疗 增加静脉回流 提高血容量 促进血管收缩:米多君、拟交感类药、单
胺氧化酶抑制剂
老年心脏病的康复
心脏的康复性训练 心脏康复的教育性咨询 健康生活行为方式的建立
心脏康复的目的
提高心功能,增强机体对体力负荷的耐受 性。
改善冠脉血流,增加心肌供血。 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 减少由于卧床产生的不利影响。 保持健康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需除外:迷走神经功能亢进、高血钾、高血钙、药物对窦房 结的抑制作用、低温等。
病窦综合症-治疗
安装起搏器:伴有心、脑严重症状,阿-斯综合症; 因心动过缓而有心绞痛或心力衰竭; 慢-快综合症伴阿-斯综合症; 合并二度Ⅱ型以上房室阻滞者。
心房纤颤-临床特点
阵发性房颤 持续性房颤 永久性房颤
心房纤颤-治疗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