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教育课题研究案例评析——不断提高幼教工作者的专

学前教育课题研究案例评析——不断提高幼教工作者的专


穆尼鲁 穆在德尔加多儿童成长中心度过了“糟糕、倒霉的一天”。 他的老师因为某些原因晚来了半天,代课老师对穆很不耐烦。 起初,因为他的爸爸上班要迟到的缘故,穆没有吃完早餐就 来了。之后,他咬了一个小朋友(这极不符合他平常的行为) 他哭闹了一个早上,什么游戏也玩不下去。在他的老师下午 回来之前,代课老师已经被穆惹得相当气愤。穆的老师观察 了他几分钟,注意到穆一直在流口水。老师检查了穆的口腔, 发现了一颗新牙,就用一块干净的布包了些冰块儿,让穆含 着。在穆的爸爸下班接他回去之前,穆已经能参与到游戏中, 也能听老师讲故事了。
《幼儿教育的原点》 日· 高杉自子
儿童主导的学习经验和教师主导的学习经验同等重要, 二者的整合是促进儿童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最佳方式
《有准备的教师——为幼儿学习选择最佳策略》
儿童主导的学习经验 + 教师主导的学习经验 =最优学习
一个有效的幼儿教育课程是由儿童主导和教师主导的学习经验共同 构成的。儿童主导的学习经验和教师主导的学习经验并不是各代 表两个极端(也就是说,儿童主导的学习经验并非儿童高度控制, 而教师主导的学习经验也非成人高度控制)。相反,在儿童主导 的学习经验中,成人是有准备的教师。而在教师主导的学习经验 中,儿童也积极参与其中。两种经验都需要根据计划之中的或自 发的、意料之外的学习机会来进行调整。
要做一个善于发现的人
《指南》的核心 是以儿童发展 为中心 不管你是擅长语言的老师,还是擅长科学的老师,你
首先是一个擅长儿童发展的专家,你首先需要了解儿 童的发展特点,而每一个领域都只是去切入儿童发展 的一点而已。
-------李季湄
儿童发展专家认为,最有效地了解儿童的方法之一就 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儿童。
⑵理清在所要总结的这些经验中,哪些经验是自己体 会最深刻的,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哪些经验是最 令自己感动的;
⑶理清在所有总结的这些经验中哪些经验是人们最想 了解的,或最为感兴趣的,即文章最有“价值”的经 验,“卖点”在哪里;
⑷理清在这些经验中,自己觉得应该从哪一方面区总 结更顺手、更便于驾驭,自己的感触会更多一些,易 于写作,有的可写。
要要做一一个个善善于于思学考习的的人 人
学习是前提
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观
桑代克认为“学习即联结,心即人的联结系统”。他提出了三个学习定律: 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准备律指当学习者有准备而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 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以活动也会感到烦恼。
练习律指一个联结的应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一个联结的失用(不练 习)则会导致这一联结的减弱或遗忘。
《墙壁会说话》《不一样的孩子,不一样的教育》 《小燕子的故事》
⒋谋好篇章结构 ⒌注重文章的格式 ⑴要保证各分论点(各小标题)与总论点(大标题) 相统一,不能出现“头大身小”(题目太大,各小 标题所论述的仅是该题目的某一部分内容),或 “头小身大”(题目太小,各小标题所论述的已超 过该题目所应涵盖的内容)等,也是一种跑题。 各小标题要与事实材料相统一,即论点、论据要一 致,应明确哪些材料是支持、论证哪些观点的。
理论篇,整本书稿理念层面的认识; 实践篇,实践层面的具体途径和举措; 案例篇,践行理念的具体教育案例
第三种 根据内容需要直接按章节呈现,更好地体现书稿的 实用性、操作性
如,六一幼儿院 《根深方叶茂----养成教育经验荟萃》
第一章,介绍养成教育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的几个时期 第二章,养成教育的内容和实施细则 第三章,养成教育的实践案例
师徒共写隐患策略 表格填写理思路
事件描述:在进班调研中,我们发现有一位年轻教师很有亲和力,也能细致照
顾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但也多次发现她不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隐患,特别在上下楼、 外出活动时,经常只管带头走,不注意后面孩子的状况,在楼梯的转角、队伍的 长度上等都欠考虑,存在安全隐患。
事件分析:年轻教师比较关注与孩子们的亲密关题总结
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某一方面进行专题回顾、分析 与研究,从中概括出某些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或教训, 以更好地改进工作或供他人借鉴的一种实用文体。
二、做好教育专题总结的作用
使教师在反思、总结中积累、沉淀,在提炼、升华经验 中促进其专业成长。
三、如何做好教育专题总结 选题是前提 研究与思考是基础 写好文章是关键
儿童观.doc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主要包括对儿童 的社会地位和权益,儿童期的意义,儿童发 展的形式和影响因素等问题的看法。
儿童观和教育观的问题非常重要,教育工作就 是我们所持有的儿童观的产物。
小时候画在手上的表没有动,却带走了我们最好的时光…
教师歌(陶行知)
来!来!来! 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 , 发现你的小孩。你不能教导小孩,除 非是发现了你的小孩。
来!来!来! 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了解你的小孩。你不能教导小孩,除 非是了解了你的小孩。
来!来!来! 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解放你的小孩。你不能教导小孩,除 非是解放了你的小孩。
来!来!来! 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信仰你的小孩。你不能教导小孩,除 非是信仰了你的小孩。
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变成一个小孩。你不能教导小孩,除 非是变成了一个小孩。
⒈找准总结的角度
选题:好的选题是写作成功的关键 选题从哪里来 来自于幼儿教育实践的问题 ¤关于幼儿发展特点方面的问题 ¤关于教师适宜的教育行为与教育技能技巧方面的问题 ¤关于如何处理好同事之间、领导与群众之间的关系的问题
从幼教改革的热点、难点中寻找写作的素材
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一是我们要思考为什么研究,既要研究我们要做 的事、同时也要研究人(即教育对象,包括孩子、 家长、教师和管理者)
总之,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从一般中发现特殊,
在平凡捕捉非凡,在共性中把握特性。幼儿教育的专 业化期待幼教工作者专业化的同步成长 !
案例分析: 北京市园本教研丛书
⑴北京市园本教研丛书的由来:
课题成果整理; 实际案例呈现; 著名园长主编
⑵园本教研丛书的框架特色
第一种 理念和案例相互融合,研究的主线贯穿书稿始终
浅谈美术教育
⑵同一层级的小标题不能相互交叉、重叠或包含。 此类文章结构较为常见的行文格式是“并列式” 和“递进式”,篇幅较大的文章也可采用复合式 结构,即并列下有递进,递进下有并列。
留白
⑶各小标题的表述应力求精练,要有能统领各自 事实的材料,观点要鲜明,让人一看就知道本段 落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⒉搜集相关资料
围绕文章的主题,搜集资料记录下来。 资料包括平时所积累的教育随笔、观摩评议、观察 记录、阶段小结等相关的文字材料,以及一些尚未 付诸笔端,尚未文本化的体会、思考等。
⒊题目
题目的基本功能----文章的高度概括和提炼 题目首先要与文章内容相符 除此之外,要注意以下几点: ¤题目要具体明确 ¤题目要尽量短 ¤题目要生动、吸引人
(摘自李镇西校长)
首先,要有 职业认同感
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 动力。教师要干好工作,要有强烈而持久的教 育动机,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
《见与不见》之儿童版
《学前教育》2015第9期 苏婧
你见或者不见,儿童就在那里,
你了解或者不了解,儿童的智慧就在那里,
你认识或者不认识,儿童的力量和潜力就在那里,
要做一个勤于动笔的人
要带着兴趣去写作 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
努力.JPG 照片.JPG坚持.JPG
《用教育事件为幼师成长铺台阶》
教育事件,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突出事件,是 对所有教师都有启迪、警示作用的重要事件。合理运用 教育事件,将事件引入园本教研,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 长有很大裨益。
《中国教育报 2011年1月20日》
效果反馈:这样的方式既能帮助排查活动中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又
便于师傅对徒弟进行更深入的指导,帮助他们更清楚地了解安全警钟长鸣的道理, 从而更好地保证孩子的安全。
研究从实际出发,遵循“基于幼儿园,在幼儿园中,为 了幼儿园”的务实性原则,达到“研教育所需,解教师 所困”的目的。
教师要克服畏难情绪,不要以为研究非专家莫属,当我 们常常扪心自问:“怎样才能教得更好,让孩子学得更 好”,并且努力探索解决这些问题时,我们就已经站在 研究者的立场上开始研究了。就是如何将最佳的教育方 法融入日常工作而进行不懈的学习、思考、探究与创新。
如,北海幼儿园 《在快乐中发展自己》
第一大部分, “管理的责任在于营造快乐发展的环境” 管理实践层面(管理者的认识及实践)
第二大部分, “在快乐发展中做最好的自己”教育实践 层面(教师的认识及实践)
每一部分下面有具体的章节来展开
第二种 按理论篇、实践篇、案例篇分篇呈现,书稿的框架
结构一目了然
如,棉花胡同幼儿园《幼儿个性化教育的实践探索》
没有反思的经验,只能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
已有的研究和许多教育实践证实,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 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不管教龄多长,经验多 么丰富,我们都永远只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在幼儿园这个环境中,幼儿怎样行动,他怎样找自己 的座位,怎样坐下来,怎样和教师以及同伴一起去不 断地开创属于自己的生活,每个幼儿都有怎样的愿望, 希望从事什么样的活动……如果我们不关注这些问题。 幼儿主体性的生活就无法开展。
二是研究的问题不宜过大,要具体,要学会研究, 通过研究改善质量
北京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褚宏启
选取角度要考虑以下几点:
⑴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搞清楚自己所要总结的 这一方面的经验,以及自己所选取的主题是否有 人做过;别人的总结在深度及广度上如何;如果自 己确定从这一角度来总结,那么有可能在哪些方 面比已发的文章强(即在哪一方面有所突破);
……
许多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已经证明: 坚持不懈的教育写作,能够使一个教师由普通走 向卓越,由平淡走向幸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