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QHSE作业指导书分队名称:编制:审核:日期:四川仁智油田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钻井液事业部1 分队基本情况:1、分队名称:2、分队人员:分队长:分队人员:3、服务井型:□超深井□深井□浅井2危害识别风险评估、环境因素识别评价2.1 对作业过程进行危害识别,并评估其风险根据甲方设计书的要求,采用LECD法对该井的作业活动和使用的设备、设施分别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按规格逐项内容填写《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识别的作业活动包括:队伍搬迁、材料进场、配制泥浆、固控设备检查、配制处理剂胶液、仪器操作、固控设备操作、压井、堵漏、泥浆性能维护、液面观察、泥浆排放、放淘泥浆箱等。

逐项详细内容见《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

根据识别结果编制《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和控制措施清单》,在作业过程中采取措施对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进行控制。

2.2对设备、设施进行危害识别,并评估其风险采用LECD法对该井泥浆作业有关的设备、设施、仪器分别进行安全检查分析,按规格逐项内容填写《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该井泥浆作业有关的设备、设施、仪器包括:固控设备(振动筛、除砂器、除泥器、离心机、混合漏斗、泥浆罐)、泥浆实验房、检测仪器(滚子加热炉、粘附仪、高温高压失水仪、API失水仪、六速旋转粘度计)等。

逐项详细内容见《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根据识别结果编制《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和控制措施清单》,在作业过程中采取措施对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进行控制。

2.3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甲方对钻井环境保护的要求,对该井与泥浆作业有关、可能发生污染环境作业项目进行评价,按规格逐项内容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

对环境有影响安全活动包括:配制基浆、加重浆、堵漏浆、泥浆性能测定、处理泥浆使用钻井液材料、排放泥浆等。

详细内容见《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根据识别结果编制《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在作业过程中采取措施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控制。

3 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4)《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2004)》;(5)西南石油局、西南分公司《天然气井工程安全技术规范实施细则》;(6)SY/T5087—2005《含硫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7)SY/T6137—2005《含硫化氢的油气生产和天然气处理装置作业的推荐作法》;(8)SY/T6277—2005《含硫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定》;(9)SY/T6610—2005《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10)SY/T6426—2005《钻井井控技术规程》;(11)Q/SHS0003.1—2004《天然气井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第一部分:钻井与井下作业》等4 管理方案4.1 本项目QHSE目标:无安全环保事故、无人员伤亡。

4.2 本项目QHSE考核指标:安全环保事故为零、人员伤亡数为零。

4.2 实现QHSE目标、指标的措施:将识别出的重大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分别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严格执行四川仁智油田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钻井液服务作业控制手册》和绵阳市仁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制度汇编中《钻井液技术服务现场管理规定》。

5 QHSE运行管理程序5.1公司制定的四川仁智油田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钻井液服务作业控制手册》和绵阳市仁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制度汇编中《钻井液技术服务现场管理规定》,下发各泥浆服务分队。

要求严格执行,公司相关部门利用验收、巡视时进行全面督促检查,定期进行安全、环保专项检查。

5.2现场修井服务作业5.2.1 修井设备搬迁、安装和调试作业5.2.1.1 准备工作1)到业主单位领取修井工程设计书。

2)参加业主单位组织的钻前施工验收。

3)做好全井修井材料计划。

5.2.1.2 工作程序1)施工准备:吊具、引绳、卡丝钳、铅丝、榔头、安全带、指挥袖标、铁锹、管钳、手工具等。

2)安装好野营房,安排分队人员卸车。

3)平整设备摆放场地、正确摆放修井设备。

4)检查、保养、试运转修井设备。

5)做好开钻及阶段修井材料计划上报公司,确定运送品种、数量,运抵时间。

6)签定外部施工费协议。

5.2.1.3 注意事项1)依据设备设施情况做好搬迁计划,合理安排人员及作业时间2)严格按照特殊作业许可票制度办理高空及吊装作业许可票,识别好作业风险,做好预防措施,按照吊装及高空作业管理规定作业。

3)修井机运移前必须做好检查工作,重点检查转向系统、传动系统、灯光仪表喇叭、动力系统、地盘润滑等,运移前填写《修井机移动搬迁检查记录》,并与驾驶员做好交接并作好记录,对车况、路况要给驾驶员交底。

修井机运移时必须至少有一名干部、一名大班、一名助手押车。

严格执行修井机移动管理规定的其他内容。

4)按设计要求备液,对进入井场罐车必须有指挥,测量记录好盐水的密度及液量,根据拉送液体的情况及时调整计划。

5.2.2 拆井口5.2.3 探人工井底5.2.4 组下射孔管串本指导书适用于常规井下作业中起下油管作业。

5.2.4.1准备工作1资料准备1.1 施工井地质方案和设计必须资料齐全、数据准确。

1.2 井内油管规格、根数和长度、井下工具名称、规格深度及井下管柱结构示意图。

1.3 与起下油管有关的井下事故发生时间、事故类型、实物图片及铅印图。

2 施工设备准备2.1 修井机或通井机必须满足施工提升载荷的技术要求,运转正常、刹车系统灵活可靠。

2.2 井架、天车、游动滑车、绷绳、绳卡、死绳头和地锚等,均符合技术要求。

2.3 调整井架绷绳,使天车、游动滑车和井口中心在一条垂直线上。

2.4 检查动力钳、管钳和吊卡,应满足起下油管规范要求。

2.5 作业中的修井机或通井机都应安装合格的指重表或拉力计。

2.6大绳必须用相应规格的钢丝绳,穿好游动滑车后整齐地缠绕排列在滚筒上。

当游动滑车在最低位置时,滚筒上至少留半层钢丝绳。

当大绳在一个捻距内断10丝时,应更换新的大绳。

2.7 搭好井口操作台(钻台)、拉油管装置及滑道。

井口操作台上除必须的工具、用具外,不准堆放其他杂物。

3 下井油管准备3.1 油管的规格、数量和钢级应满足设计要求,不同钢级和壁厚的油管不能混杂堆放。

3.2油管桥架应不少于三个支点,并离地面高度不少于300mm。

油管每10根一组,排放整齐,油管上严禁堆放重物和人员行走。

3.3 清洗油管内外螺纹,检查油管有无弯曲、腐蚀、裂缝、孔洞和螺纹损坏。

不合格油管标上明显记号单独摆放,不准下入井内。

暂时不下井的油管也应分开摆放。

3.5 丈量油管必须使用10m以上的钢卷尺,累计复核误差每1000m应小于0.2m。

5.2.4.2作业程序1 压井应符合压井作业指导书的规定。

2 拆井口装置,进行试提。

2.1 拆采油树前,首先将油套压闸门缓慢开启,无溢流时方可拆卸采油树。

将采油树的钢圈、螺栓和钢圈槽用清洗干净,涂抹黄油,摆放在距井口5m内的固定位置备用。

2.2 试提必须缓慢提升。

如果井内遇卡,在设备提升能力完全范围内上下活动管柱,直至悬重正常无卡阻现象,再继续缓慢上提管柱。

油管挂提出井口后,停止提升,卸下油管挂并清洗干净,摆放在距井口5m内的固定位置。

3 起、下油管3.1 起油管3.1.1 井筒内修井液应保持常满状态,每起10~20根油管灌注一次修井液。

3.1.2 根据动力提升能力、井深和井下管柱结构的要求,管柱从缓慢提升开始,随着悬重的减少,逐步加快提升速度。

3.1.3 卸油管螺纹时,待螺纹全部松开后,才能提升油管。

3.1.4 起井下工具和最后几根油管时,提升速度要平稳,防止碰坏井口、拉断拉弯油管或井下工具。

3.1.5 起出油管必须按先后顺序排列整齐,每10根一组摆放在牢固的油管桥上,不准乱放,防止压弯或损坏。

3.1.6 油管滑道要顺直、平稳、固定,起出油管单根时,应放在小滑车上顺道推下。

3.1.7 起油管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油管和井下工具有无异常,有无砂、蜡堵等情况。

3.2下油管3.2.1下井油管螺纹必须清洁,连接前要涂匀密封脂。

3.2.2 油管外螺纹必须戴上护丝拉送。

拉送油管的人应站在油管侧面,两腿不准骑跨油管。

3.2.3下井油管螺纹不准上斜,必须按给定扭矩上满、旋紧。

3.2.4 油管下到设计井深的最后几根时,下放速度不得超过5m/min,防止因长度误差顿弯油管。

3.2.5 下入井内的大直径工具在通过射孔井段时,下放速度不得超过5m/min,防止卡钻和工具损坏。

3.2.6 油管未下到预定位置遇阻或上提遇卡时,应及时分析井下情况,校对各项数据,查明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3.2.7 油管下完后连接清洗干净的油管挂(装有密封圈),对好井口下入井坐稳,再顶上顶丝。

3.2.8 按设计要求安装井口装置,井口闸门方向应一致。

5.2.4.3 注意事项5.1 井口要有防掉、防喷装置,严防井下落物。

5.2 严禁用锚头绳上卸油管螺纹,禁用榔头敲击油管。

5.3 随时观察修井机、井架、绷绳和游动系统的运转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停车处理,待正常后才能继续施工。

5.4 遇卡时应慢慢上下活动,分析原因,进行妥善处理。

5.5 施工人员各负其责,紧密配合,服从专人指挥。

禁止挂单吊环操作。

5.6 施工前必须有防火、防爆措施,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

5.2.5套管封隔器查漏(窜)作业5.2.5.1 作业准备1 工具、管柱准备包括油管、封隔器、节流器、筛管、丝堵等准备。

2 井筒准备2.1 洗井应符合洗井作业指导书的规定。

2.2 压井应符合压井作业指导书的规定。

2.3 起原井管柱应符合起下油管作业指导书的规定。

5.2.5.2作业程序1 丈量油管应符合起下油管作业指导书的规定。

2 将查漏管柱下入设计深度a单封隔器查漏管柱结构自上而下为油管悬挂器、油管、节流器(或筛管)、封隔器、丝堵;b双封隔器查漏管柱结构自上而下为上部油管、封隔器、油管(卡距由设计规定)、节流器(或筛管)、封隔器、丝堵。

3 连接地面流程3.1 连接水泥车上水管线并将管口插入水池中。

3.2 连接水泥车至井口管线。

4 启动泵并加压5 稳压10min6 检查压降值6.1 若压降值不大于0.5MPa,提放管柱,重复5.4和5.5条,直到查出了结果。

6.2 若压降值大于0.5MPa,则表明该卡距井段漏失。

7 验证封隔器完好情况8 停泵,起出全部管柱5.2.5.3注意事项6.2.1下管柱时操作应平稳,严禁无控制下放。

6.2.2 若使用软管线,则其应能承受不小于25MPa的内压。

5.2.6挤水泥作业指导书5.2.6.1 作业准备1 资料收集1.1 收集作业井的套管规格,漏(窜)层位及井段、地层渗秀率、岩性、温度、地层破裂压力等。

1.2 水泥类型、水泥浆性能、水泥用量等。

1.3 按规范规定的要求编写作业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