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测量方案分解————————————————————————————————作者:————————————————————————————————日期:目录一、任务概述 0二、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0三、作业依据 (1)四、技术方案 (2)(一)仪器、设备 (2)(二)作业流程 (3)(三)基础控制测量 (4)(四)地形图测绘 (5)(五)内业处理 (23)五、测绘成果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23)六、生产组织实施计划 (24)为了保证本次工程的顺利实施与按时完成,保证该工程的质量能够满足用户的迫切需求,根据用户提供的有关资料,经过实地踏勘和已有测绘资料的详尽分析,编写该区1:2000地形图测量方案。
一、任务概述1.任务名称:新疆宝明矿业有限公司石长沟露天矿矿区1:500地形图测绘工程。
2.测区范围:新疆宝明矿业有限公司石长沟露天矿区。
3.地理位置:东经 106°12′05″~106°12′49″北纬 26°37′28″~26°38′17″4.测绘内容: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
任务总量:测图总面积为1.45平方公里二、测区自然地理概况荣祥工作区位于贵州省清镇市北西约27km处,行政区划属清镇市流长乡管辖,北起冷水大田,南至老黑山高程为1635.1米的半山腰,总长1.61km。
矿区范围由12个拐点圈定,其范围拐点直角坐标见表1:表1 清镇市流长乡荣祥铝铁矿山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拐点编X 坐Y 坐标拐点编X 坐Y 坐标1 294789356207917 294702356201962 294766356206298 294668356201863 294777356204649 294659356196014 2947643562031110 294749356195735 2947473562032911 294804356202466 2947433562029512 29481035620513工作区属峰丛地貌,山脊走向北东,海拔高程1282~1588m,相对高差306m。
在矿区东部至东北部的碳酸盐岩分布区,沟谷深切,发育悬崖峭壁,高差在20~60m之间;矿区中部地形切割小,地形相对较缓,坡度一般在15~40°之间。
地势呈东高西低,北部高差一般为100m左右。
区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年平均降雨量为1192.5mm,年最大降雨量1601.8mm,最大日降雨量为221.2mm(1963年7月11日)。
年最高日气温为34.5℃(1961年7月2日),最低日气温-8.6℃(1977年2月10日),相对湿度83%。
每年4~9月为雨季,6~7月雨量较集中,多雷暴雨,偶有冰雹。
12月至次年2月有间断性凌冻。
村落分布零散,区内交通以汽车运载为主,至清镇市有县级公路相通,交通较便利。
本测区测绘困难类别程度属于较难。
三、作业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2)《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 73-2010)(3)《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4)《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5)《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14912-2005);(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7)《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1);(8)《新疆宝明矿业有限公司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四、技术方案(一)仪器、设备硬件本次测绘任务投入的主要仪器设备有:3台KOLIDA双频GPS接收机;;Lenovo笔记本电脑2台,绘图仪1台,打印机1台,复印机1台,车辆2部。
软件KOLIDA GPS数据处理软件包,成图软件为南方CASS7.0以及配套的文字处理软件。
(二) 作业流程资料收集分析、编写技术设计书 GPS 静态控制测量外业数据采集 内业数据编辑整检查(自查、互提交成果资料图根控制测量 检查合格否 是检查合格否 是(三)基础控制测量按照要求,在已有的2个GPS 一级点G06和G15的基础上加密测量控制点,在测区范围内增设2个二级控制点GM01和GM02,保证GPS控制网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根据测区情况布设若干个图根点,满足外业采集的需要。
1 选点和埋石1.1 各等级GPS 控制点应选在视野开阔、地基稳固、能够长期保存、便于使用的地方,如主要道路、广场、桥梁等,本测区房顶上原则上不选。
1.2 各等级GPS 控制点的周围应便于架设接收设备和操作,视场内不应有高度角大于15°的成片障碍物;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不小于200米的距离,与高压输电线(1万伏以上)的距离不小于50米。
1.3 位于软土地基的点可埋设预制标石,标石预制规格必须符合GPS《规范》要求。
测量标志统一采用专门在厂家定做带十字的测量标志。
位于水泥路面、沥青路面的GPS E级点可以现浇路面标志,标志采用专门在厂家定做的带十字的测量标志。
1.4 各等级GPS点要求实地绘点之记,点之记中需注明3个明显地物点的间距,注记至0.1米。
点之记在控制测量结束时应整理好。
2 GPS外业观测2.1 GPS外业观测使用满足要求的双频GPS接收机3台,采用静态定位方式进行GPS外业观测,测前进行仪器鉴定。
出测前必须装好电池,开机试验,保证作业用电需要。
2.2 在测站上GPS天线可利用基座与脚架直接对中整平,对中误差应≤3mm。
2.3 观测过程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测站,并应防止仪器受震动和被移动,防止人和其它物体靠近天线,遮挡卫星信号。
2.4 接收机观测过程中不应在接收机近旁使用对讲机和手机,确需使用,在安全作业的前提下要尽量远离天线。
2.5 应仔细准确地量取天线高,要求每时段测前测后各量一次,较差不得超过3mm,两次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天线高记录数据不得涂改。
在每个测站上,均要求使用统一的《GPS野外观测记录表》进行准确记录,记录内容为:点名、观测日期、天气状况、观测员、时间、天线高、接收机编号等,字迹要求端正清楚;2.6 及时输出当天的GPS接收数据,并且按照年月日进行编号备份。
(四)地形图测绘1.数字地形图的基本要求1.1图根点精度要求一级图根点位中误差:±5cm二级图根点位中误差:±5cm(均为图根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1.2地物点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地物点总体上按两类进行划分:1.2.1一类是主要地物点,指道路、管道、电网设施等明显建筑物拐点。
1.2.2 二类是次要地物点,主要指设站施测困难的明显建筑物拐点及农村居民地明显建筑物拐点以及其它地物点。
1.3 地形图高程精度1.3.1 建筑区和地面硬化区,其高程注记点的高程中误差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0.1m, 一般地区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0.15m。
1.3.2 其它地区地形图高程精度应以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来衡量。
等高线插求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应符合表4规定:表4 高程精度要求项目地形类别平地丘陵地、山地高程中误差(等高距)≤1/3 ≤1/21.3.3 同一幅图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
2. 图根控制测量依据测区范围实际作业情况,按照RTK操作的测量技术标准及国家的行业规范施测,求得图根控制点的坐标。
利用单基站GPS-RTK(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通过流动站与基准站二者之间的数据链,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直接得到图根控制点的坐标。
2.1 GPS-RTK图根平面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规定:表5 GPS-RTK图根平面测量主要技术要求等级与基准站的距离(km) 起算点等级相邻点间的距离(m)点位中误差(cm)边长相对中误差观测次数观测方式图根点≤6GPSE级点以上≥100≤5cm≤1/4003单基准站碎部点≤15GPSE级点以上-图上0.2mm- 1单基准站注:1.当采用单基准站观测时,必须检测周边已有同等级以上控制点。
检测高等级控制点时,其点位互差≤5cm;检测同等级控制点时,其点位互差≤7cm。
2.2GPS-RTK高程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表6 GPS-RTK高程测量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精度要求与基准站的距离(km) 观测次数观测方式图根点两次高程互差≤5cm≤6 3单基准站碎部点/ ≤10 1 单基准站注:当采用单基准站观测时,必须检测周边已有同等级以上控制点,检测高等级控制点时,其高程互差≤4cm,检测同等级控制点时,其高程互差≤5cm。
2.3计算转换参数:利用用户提供的GPS点的两套坐标(WGS-84坐标与吉木萨尔县地方坐标)直接求解所在测区的转换参数,采用的参考点应在三个点以上,所选参考点应分布均匀,且能控制整个测区,并在实际作业过程中注意已知点坐标检查;也可以自己架设基站,实测所选用参数转换点的WGS84坐标关联求解,采集坐标时,不得外推。
测定高程时,参考点应适当增加。
转换时应根据测区范围及具体情况,合理采用四参数(二维)或七参数(三维)的数学模型。
GPS-RTK参考点等级及转换残差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7 GPS-RTK参考点等级及转换残差要求平面高程等级参考点要求等级参考点要求等级转换残差等级转换残差图根点E级点以上≤2cm 图根点五等以上≤5cm碎部点一级点以上≤2cm 碎部点五等以上≤15cm2.4 测量控制手簿设置控制点的单次观测的平面收敛精度应≤2cm,高程收敛精度应≤3cm。
2.5测量控制手簿设置碎部点的单次观测的平面收敛精度应≤3cm,高程收敛精度应≤5cm。
2.6 控制点平面和高程成果在限差之内取各次观测成果的平均值。
2.7 用GPS-RTK方法施测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成果应采用适当手段以相应的等级检测坐标、边长和高程,其检测点应均匀分布测区,且检测点不少于总点数的10%,检测技术要求见表8:表8 GPS-RTK平面控制点检核测量技术要求等级边长检核角度检核导线联测检核测距中误差(mm)边长较差的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角度较差限差(″)角度闭合差(″)边长相对闭合差一级15 1/4000 12 30 40√n 1/4000 图根20 1/3000 20 60 60√n 1/25002.8 GPS-RTK接收机的选择应符合表9规定:表9 GPS-RTK接收机的选择项目等级接收机类型标称精度(动态)图根点、碎部点双频≤10mm+2×10-6×d(平面)≤20mm+2×10-6×d(高程)2.9GPS-RTK接收设备检验和维护按CJJ /T 73—2010和JJF 1118—2004的相关要求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