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军理知识点

军理知识点

一.国防1.国防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

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

2.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

3.国防法规的概念及其特性。

4.中国现行的主要国防法规。

5.我国现行的兵役制度。

6.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的三种形式。

7.全民国防教育日的时间。

8.我国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

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三种形式。

9.国防建设的概念。

新中国国防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10.国防政策的概念。

新时期中国国防目标和任务的主要内容。

11.武装力量的概念。

中国武装力量的构成。

12.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的组成及其各军兵种的成立时间。

13.国防动员的概念、主要内容及其组织实施步骤。

14.人民防空的概念及其基本手段。

15.防空袭的方式方法。

防空警报的分类及其音响特征。

16.新“三打三防”的基本内容。

二.军事思想1.军事思想的含义及其内容。

含义: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内容:一是军事哲学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二十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指导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等。

2.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代表性的军事著作。

一.初步形成(夏、商、西周时期)《军志》、《军政》(西周)二.趋向成熟(春秋、战国)《孙子兵法》(春秋末期孙武)《吴子》、《司马法》、《孙斌兵法》、《尉缭子》、《六韬》等三.丰富和发展(秦~五代)《隆中对》、《三略》、《李卫公问对》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体系与内容。

P49一.战争的起源、性质和作用二.战争与政治三.战争与经济四.战争与主观指导五.将帅修养六.治军七.战略战术八.战争保障4.《武经七书》。

《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

它由《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著名兵书汇编而成。

它是中国古代兵书的精华,是中国军事理论殿堂里的瑰宝。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它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基础,对中国和世界发展近代、现代军事科学起了积极的作用。

校定、颁行《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在军事理论建设上的一个贡献。

5.《孙子兵法》的作者及其主要军事思想内容。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

(1)重战、慎战、备战思想。

(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3)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4)文武兼施、恩威并用的治军思想(5)朴素唯物论和原始辩证法思想6.《战争论》、《战争艺术概论》、《海权论》、《总体战》、《制空权》的作者及其主要军事思想。

P59《战争论》克劳塞维茨(德)“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积极防御《战争艺术概论》若米尼(瑞士)从战争政策、战略、大战术、勤务学、工程学和初级战术等六个方面论述战争艺术理论《海权论》马汉(美)谁控制了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为此必须大力发展海上力量《总体战》(德)鲁登夫《制空权》杜黑任何战争样式都取决于当时的战争技术手段7.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内容。

含义: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容: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思想、国防建设思想8.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1)产生1927.8.1南昌起义~1935.1遵义会议(2)形成1935.1遵义会议~1945抗日战争结束(3)丰富与发展全国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的抗美援朝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期间9.毛泽东关于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战争是留学的政治;战争是经济的竞赛;战争的性质及其决定因素;无产阶级对待战争的态度;进行战争的最终目的和彻底消灭战争的途径;研究和知道战争要把握战争运动的客观规律;要着眼特点、发展;要关照全局、掌握关节;要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等10.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思想的主要内容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执行打仗、生产、做群众工作的三大任务;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实行官兵一致和瓦解敌军的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强调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等11.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含义。

人民战争是指被压迫阶级或被压迫民族为魔球吱声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也包括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反侵略战争12.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内容: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指导思想;歼灭战的作战方针;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的作战形式;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法则;审时度势、灵活机变的指挥艺术。

1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和内容体系。

含义: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当代中国军事的科学理论体系内容体系:(1)战争与和平的思想(2)国防建设思想(3)军队建设思想(4)现代条件下人们战争思想(5)军事战略思想1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

(1)新时期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典范(2)新时期我军军事理论的集中体现(3)新时期我军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15.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国防建设思想:(1)正确处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2)建设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现代化国防(3)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军队建设思想:(1)五句话总要求(2)坚持和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3)走科技强军和精兵之路(4)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5)以训代战,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高度16.江泽民关于军队建设思想的“五句话”总要求。

政治合格、军事过硬、做法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17.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1)科学发展观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2)提高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能力是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方向(3)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4)思想政治建设时我军常抓不懈的根本建设(5)实现富强与强军的统一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由之路18.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所处的“三个时期”、“三个战略关系”和“两个不相适应”。

三个时期:军队历史使命拓展时期、军事变革攻坚期、社会变革深化期三个战略关系:军事变革社会变革“双重攻坚”、机械化与信息化“双重建设”、军事变革与军事斗争准备“双重任务”两个不相适应:我军现代化水平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不相适应、军事能力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的要求不相适应三。

国际战略环境1.战略的含义。

2.军事战略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特征。

3.国际战略环境的概念。

当前国际战略环境的特点。

4.国际战略格局的概念。

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5.冷战后新旧格局转换的特点。

6.面对新的安全环境和安全威胁,世界各主要大国的安全战略。

7.威胁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战争形态。

8.国家间的领土争端因其形成的历史条件不同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

9.我国陆地边界线长度,海岸线长度。

直接接壤邻国个数。

海上邻国个数。

国土总面积(陆地+海域)。

10.南海周边最早向我提出领土主权要求的国家名称。

抢占我岛礁最多的国家名称。

11.我国安全环境发展趋势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12.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威胁主要表现。

13.南海问题的由来。

我国解决海洋争端的主要措施。

14.国际社会公认的“三股恶势力”。

15.中国安全政策的三个基本目标。

16.我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核心思想。

四.军事高技术1.军事高技术的概念、主要特点及其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2.精确制导武器的定义、特点和种类。

3.导弹基本组成及其分类。

导弹与精确制导弹药的主要区别。

4.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方式及其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5.侦察监视技术的定义及其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现代侦察监视系统主要组成。

6.雷达侦察的优缺点。

7.“声纳”一词的含义及其主要用途。

8.伪装的概念及其主要技术措施。

9.隐身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10.电子对抗的基本概念、主要技术手段和应用领域。

11.航天技术的概念、主要组成及其军事应用。

12.军用卫星的分类。

13.指挥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C4ISR的含义。

14.新概念武器的定义。

15.目前正在探索和发展中的新概念武器的主要类型。

16.计算机病毒武器的特点。

17.非致命武器的定义。

五.现代战争1.现代战争的含义及其特点。

2.历经数次军事变革,四次较大战争形态的演变过程。

3.现代战争起因复杂的主要表现。

4.传媒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5.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6.非军事战争行动的主要表现形态。

7.信息化战争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

8.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一种主导型战争形态。

9.海湾战争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

10.新军事变革的实质。

11.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