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品码头规划中的环境风险评价

油品码头规划中的环境风险评价

kg/m3,取po一850 kg/m3,p。一1
012 kg/m3;6—6。一
153.559 8 177.993 0 199.628 4 246.001 7 270.280 4 285.405 1
氏一6。w,乱、氏、瓠分别为空气与水之间、油(液)与 空气之间、液与水之间的表面张力系数,N/m,取氐 一0.073 N/m,60。一0.025 N/m,瓠一0.018 N/m;岛、
搁浅
5.O 26.O 50.6 9.3
舶装卸过程,但这类事故导致的溢油量相对较小, 90%以上的事故溢油量在7 t之内。与此相比,虽 然船舶碰撞事故导致的溢油事故的概率占总溢油 事故的10%以下,但由于这类事故施救困难、控制 预警效果较差,导致的溢油量相对要大得多,且危 害程度要严重得多。在船舶碰撞事故导致的溢油 事故中,有25%左右的事故溢油量在600 t以上。 根据国际油轮船东防污染联合会(rroPF)相关数 据,溢油事故主要原因见表2。
忽、岛分别为各扩展阶段的经验系数,一般可取kl一
2.28,屯一2.90,k3—3.2。
(3)溢油漂移计算方法溢油事故一旦发生, 油品入水后会立即扩展为膜,受风和水流的作用, 油膜将发生漂移。同时,由于溢油本身在不断扩 散,溢油范围的面积也在不断增大。假设油膜的 中一I、L,初始位置为&,经过△f时间后,其位置S为
表2溢油事故原因分布
事故溢油量/t 装卸
<7 [7.600】
>600 77.5 43.5 8.8 70.7
事故比率/% 碰撞
3.1 26.6 40.6 7.5
驳油
14.4 3.9 , 12.5
2.3事故溢油风险预测 (1)物料性质 石油及其制品在常温下为液
体,微溶于水,可呈膜状浮于水面。 (2)事故溢油扩散漂移预测模型本评价采用 费伊(Fay)油膜扩延公式对油品人江事故污染进 行风险预测。Fay将扩展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 ①在惯性扩展阶段,油膜直径为
表1
风险区域 环境风险事故类型 油品管道泄漏 陆域 储罐泄漏 储罐火灾、爆炸 港池或 码头前沿 水域(包 括航道、 锚地) 码头装卸作业油品泄漏 码头火灾
溢油
殖、水生生态、沿江旅游业带来长期不利影响。作 业区域一旦发生溢油事故,将对下游水质、渔业养 殖造成较大影响,甚至对饮水安全产生威胁。建议 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加强防范意识和管理,配备 有效的应急设备,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防治环境
污染。
油品码头环境风险识别及风险度量
环境风险事故原因 发生概率

环境危害 程度
小 小一中 中一大 小一中

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作业、指挥失误)、设备设施的质量缺陷或故障(焊接质量 缺陷、阀门缺陷、管道磨损及疲劳等)、其他因素(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自然灾害、人 为破坏等) 发生油品泄漏后遏明火(点火源包括动火作业、现场吸烟、机动车辆排烟带火、静 电放电等)、人为破坏、自然灾害(主要是雷电) 输油臂及输油管道缺陷或操作失误、船舱超装溢油、到港船舶不符合安全要求等 发生油品泄漏后遇明火
收稿日期:2017.03.15
作者简介:鲍子谷(1990一),男。硕士、助理工程师,从事环境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工作; 谢伟(1986一),男,硕士、工程师,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工作。 E-mail:SYGL@shmtu.edu.cn ・1 5・
第39卷第5期2017年5月
拳邑管哩
环境风险可以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3)来港船舶发生溢油事故的可能性和危害程 度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一般的货船发生船舶事 故的可能性较大,但其环境危害后果相对较轻;大 型油船发生泄漏事故的可能性极小,但一旦发生 后不能及时、有效进行应急处理,则可能对渔业养
险应急体系和应急反应行动计划。
【关键词】油品码头;溢油;环境风险评价;风险识别
0引

1环境风险识另0和分析
某内河港口某作业区规划装卸和储存的货种 为成品油,码头泊位规模1 000吨级。结合国内同 类码头情况,列出本规划实施后的环境风险事故类 型和风险度量(见表1)。由表l可以看出: (1)本规划实施后,陆域环境危害程度较大的 是罐区的火灾、爆炸事故,但其发生概率极小。只 要按照安全评价的要求完善安全措施、加强防火管 理、配备消防力量等,即可将其环境风险控制在可 以接受的范围内。 (2)成品油在装卸作业过程中存在泄漏、火灾 等事故的危险,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将可能对码头 前沿、港池或周边水域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目前, 国家有关部门已制定了有关油品码头作业安全和 防污染的规定,如作业前申报检查、作业时敷设围 油栏等。这些措施不但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而 且限制了一旦发生事故后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使其
辐射到其他地方。在航线开通方式方面,可以与台 湾地区4大集装箱运输企业合作,也可以自建船队 投入运营。台州主要的货源地集中在台州以南(占 80%左右),通过台湾地区港口中转,既为台州、台 湾两地争取了箱量,也为台州地区的货主提供了 拓展市场的契机。 3.5发展台州特色集装箱物流链,形成特色通道 开辟一条成熟、特色的物流链,形成台州港口
油膜漂移 距离/m
42 84 126 168 210 420 840 1 260 1 680 2 100 3 150 3 780 4200
12 24 36 48 60 120 240 360 480 600 900 1 080 l 200
282.6851 565.6080 848.6939 1 131.9089 1 415.2351 2 833.2089 5 674.1642 8 520.1623 11 370.2384 14 223.8349 21 370.9959 25 667.1923 28 534.2767
永臣管哩第39卷第5期2017年5月
油品玛头观戈j中的环境风险诨价
鲍子谷,谢伟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0)
【摘
要】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溢油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识别,分析溢油风险概率,总结事故污染类型和源强,预 测事故溢油风险。预测结果表明:对陆域环境危害程度较大的是罐区的火灾、爆炸事故;若将 港区油品码头规划在城市边缘,远离人口密集区等敏感目标,通过采取常规的安全措施即可 将其环境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针对溢油事故风险,提出相应的应急方案,包括风
水邑管哩第39



2017-ff-5月
考虑在浙西腹地适当设立内陆无水港,并为当地 出运工厂选择台州港出运集装箱提供通关手续方 面的便利,吸引内陆货源。 3.3便利的口岸政策。提高通关时效 高效、便利的通关环境需要海事、海关、国检、 边防等4家口岸单位的通力合作和积极参与。港 口间的竞争,也是口岸的竞争;因此,亟需进一步 提高台州口岸的竞争能力,特别是口岸查验单位 需积极推进口岸通关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查 验能力和时效,保障货物顺畅通关。 3.4发展对台中转贸易,突破受限格局 改变对宁波舟山港支线辅助的思路,将对台

风险应急方案
3.1溢油应急体系 在本规划实施后,应将溢油应急反应预案纳入 本地区溢油应急体系管理。该体系包括6个方面: (1)建立健全的组织指挥机构; (2)绘制地区环境资源敏感区图,确定重点优 先保护区域; (3)加强溢油跟踪监浈0,建立科学的溢油分析 决策系统; (4)建立清污设备器材储备; (5)加强清污人员训练; (6)建立有效的指挥通信网络。 3.2应急反应行动 (1)根据对应急事故的评估,应急指挥部应立 即确定事故防控的应急对策。 (2)指挥机构在接到报警后,根据初步情况, 对外通报、联系支援。 (3)采取措施防止可能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 如果船舶发生溢油事故,根据溢油(下转第21页)
E.mail:SYGL@shmtu.edu舶
・1 7・
s=&+r“Vodt
式中:Vo为膜中心漂移速度,Vo—v风+1,泷;1,风一YtoK (v风、v漉分别表示水面风速和流速;v。。为当地水面上 10m高处的风速;K为风因子数,取K一0.035)。 (4)计算条件由上述分析可知:除去油膜本 身的扩散外,其漂移速度主要受风和水流的作用, 为水流流速和风速的矢量和;漂移速度越快,污染 范围越大,反之亦然。 取不利的丰水期近岸水流流速1 m/s、风速2.5 m/s为计算条件,溢油按瞬时点源考虑。 (5)结果分析发生溢油事故风险的油膜漂移 扩散预测结果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一旦发生事故性溢油,将对 码头上、下游的取水口产生严重污染;因此,必须 迅速采取污染防治措施,紧急实施溢油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上述假定的油品入江污染事故,在码头
中,油品码头由于风险陛较大,须在规划时特别关
注其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因此,评价油品码头 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成为水运工程管理 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问题。本文以某内河港口 的总体规划为例,就油品码头规划中的环境风险评 价问题展开研究,探讨环境风险识别、溢油风险概 率及预测、风险应急方案等问题。
D4=356.8 V引8
时间,

直径/
m 27.2171 38.649 8 47.471 O 54.935 3 61.5309 87.5669 124.761 8
面积,
nr
厚度,
m O.008 3 0.004 2 O.002 8 O.0021 O.001 7 0.000 8 0.O004 O.000 3 0.0002 O.0002 O.000l O.o001 0.o001
水运工程中有大量、多类物资是通过车、船运 送的,有的货物本身(如煤、矿石、石油及其制品等) 就带有一定的污染源。同时,各类装卸运输机具在 运转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损害大气、水质的物质, 这些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码头作为水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路运 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水路运输也迎来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诸多内河 港口建设的议题开始提上议程。在内河港口规划
式中:D。、D:、历、D4分别为惯性扩展阶段、黏性扩展 阶段、表面张力扩展阶段及扩展结束之后4个阶段的 油膜直径,m;g为重力加速度,m/s2,取g一9.8m/s2; 矿为溢液总体积,m3;t为从溢液开始计算所经历的 时间,s;yw为水的运动黏滞系数,m2/s,h一1.01× 10“m2/s;卢一1-po/P。,Po、P。分别为油和水的密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