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过程与设备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化学反应器的分类方式很多,按的不同可分为管式、釜式、塔式、
固定床、流化床等。
A. 聚集状态; B、换热条件; C、结构; D、操作方式
2.釜式反应器可用于不少场合,除了。
A、气-液相反应;
B、液-液相反应;
C、液-固相反应;
D、气-固相反应
3.间歇操作的釜式反应器出料组成与反应器内物料的最终组成。
A、不相同;
B、可能相同;
C、相同;
D、可能不相同
4.反应釜加强搅拌的目的是。
A、强化传热与传质;
B、强化传热;
C、强化传质;
D、提高反应物料温度
5.釜式反应器的换热方式有夹套式、蛇管式、回流冷凝式和。
A、列管式;
B、间壁式;
C、外循环式;
D、直接式
6.管式加热炉传热的主要工艺指标有:全炉热效应.热负荷火墙温
度,流速和全炉压力降。
A.炉管结焦时间
B.炉管表面热强度
C.燃烧室辐射强度
D.烟囱抽力
7.当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较小,反应过程对温度要求较宽,反应过程要求单程
转化率较低时,可采用。
A、自热式固定床反应器;
B、单段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
C、换热式固定床反应器;
D、多段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
8.固定床反应器具有反应速度快、催化剂不易磨损、可在高温高压下操作等
特点,床层内的气体流动可看成是。
A、湍流;
B、对流;
C、理想置换流动;
D、理想混合流动
9.流化床反应器通常都由壳体、气体分布装置、、换热装置、气
固分离装置和固体颗粒的加卸装置所构成.
A、搅拌器
B、内部构件
C、导流筒
D、密封装置
10.对气—固相流化床反应器,操作气速应。
A、大于临界流化速度;
B、小于临界流化速度;
C、大于临界流化速度而小于带出速度;
D、大于带出速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化学反应器是。
根据物质的聚集状态分,化学反应器可分为:和两大类。
2.釜式反应器主要应用于液-液均相和非均相、气-液相等反应过程,操作时温度、浓度容易,产品质量。
在化工生产中,既可适用于间歇操作过程,又可用于操作过程;可单釜操作,也可多釜串联使用;但若应用在需要较高转化率的工艺要求时,有的缺点。
3.管式反应器主要用于气相或液相连续反应过程,具有容积,易于 -等优点;能承受较高的,故用于加压反应尤为合适;但对于慢速反应,则有需要管子,压降较大等方面的不足。
4. 固定床反应器具有反应速度、催化剂颗粒、可在高温高压下操作等特点,床层内的气体流动可看成是。
5.空间速度简称,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原料气的流量。
用S V表示,单位为。
6.流化床反应器具有传质、传热速率,床层温度,操作等突出优点,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釜式反应器维护要点是什么?
2.流化床反应器的特点是什么?
3.解释下列参数:空速S V ;催化剂空时收率S W;催化剂负荷S G.
4.催化作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5.气液相反应器选择时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有液相反应:
A +
B ≒P + R
在120℃时,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K1=8L/(mol min),k2=1.7L/(mol min)。
反应在单一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中进行,有效装料量为10L,两股进料同时等量导入反应釜,其中一股含组分A为3.0mol/L,另一股含组分B为2.0mol/L。
反应动力学方程式为
-r A= - r B= K1c A c B-K2c P c R
若当组分B的转化率为0.8时,每股料液的进料流量为多少?
2. 乙烯在液体催化剂作用下氧化生产乙醛
C2H4(气)+ 0.5O2→ CH3CH0(气)
采用球形封头的鼓泡塔式反应器连续操作,气液并流,已知塔内气体混合物的平均流量为4746m3/h,平均空塔气速为0.715m/s,气液混合物的含气率为0.3417,单位时间、单位体积纯液体中得到产物乙醛的量为0.15kg/(L h)。
若要求乙醛的产量为85Kmol/h,试确定该塔的外形尺寸。
五.设计题(10分)
今有下列液相平行反应:
A+B→R d c R/dt = K1c A c B0.3(主反应,R为目的产物)
A+B→S dCs/dt= K2c A0.5c B1.8
应采用那种反应器和操作方式?
化学反应过程与设备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C 2D 3B 4A 5A ,6B 7B 8C 9B 10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进行化学反应的设备均相反应器非均相反应器
2 控制均一连续需要较大容积
3 小控制压力长
4 快不易磨损理想置换流动
5 空速标准态下 h-1
6 高均匀稳定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釜式反应器维护要点是什么? P181
2.流化床反应器的特点是什么? P19
3.解释下列参数:空速S V ;催化剂空时收率S W;催化剂负荷S G. P129
4.催化作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P103
5.气液相反应器选择时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P35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P68
解:按液相恒容反应计算。
c A0=3.0/2=1.5(mol/L),c Bo=2.0/2=1.0(mol/L)
C p0=0,c Ro=0
所以c B=c Bo(1-x B)=1.0×(1- 0.8)= 0.2(mol/L)
c A=c A0 -c Bo x B=1.5 -1×0.8= 0.7(mol/L)
c P=c B0x B =1×0.8= 0.8(mol/L)
c R=c B0X B=1×0.8= 0.8(mol/L)
则V=V R(-r A)/(c A0-c A)=V R(k1c A c B-k2c P c R)/(c A o-c A)
=100×(8×0.7×0.2 -1.7×0.8×0.8)/(1.5-0.7)= 4(L/min)
所以,两股进料中每一股进料量应为2L/min。
2 解(1)计算气液混合物体积V R
0.15kg/(L h)=0.15×1000kg/(m3 h)=150 kg/(m3 h)
乙醛的产量:
85Kmol/h=85×44kg/h=3740kg/h
式中44为乙醛的相对分子质量。
则静液层体积:
V L=3740/150=24.93 (m3)
所以得气液混合物的体积:VR=V L/(1-εG)= 24.93/(1-0.3417)=37.87(m3) (2)计算塔径D
D=0.0188×(4746/0.715)1/2 =1.53(m)
(3)计算气液分离空间体积V E
取αK=0.75,得分离空间高度:
H E=0.75×1.53= 1.15(m)
故V E=3.14×1.532×1.51/4=2.11(m3)
(4) 计算顶部封头体积V C
取φ=1,得顶部封头体积:
V C =3.14×1.533/12 =0.937(m3)
(5)计算反应器总体积V
反应器总体积V=37.87+2.11+0.937= 40.917(m3)
(6)计算反应器总高度H
反应器总高度H= 40.917 /(3.14×1.532 /4)= 22.27(m)。
五.设计题(10分)
解:因为r R =d c R/dt= K1c A c B0.3
r s =d c s/dt= K2c A0.5c B1.8
所以r R/r s= K1/ K2 c A0.5c B-1.5
要是R的收率大,应使r R/r s的比值大,即浓度c A要大,c B要小,c B对R 的收率的影响比c A要大,所以应采用连续操作的管式反应器,以A为主流体,将B分为许多小股从反应器的不同部位加入;或采用间歇操作搅拌反应釜,先将A放入釜内,然后将B慢慢加入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