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采薇》教案【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2.过程与方法:自主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和平的热爱,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教学重点】文章的重点字词,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讨论法【课时安排】2课时一、导入(从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拥有融于自己的血脉的故土亲情。
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荡气回肠。
为什么?让我们到我国文学的源头去体验一下这种美好的情感吧!二、初读课文,把握字词(学生齐读课文,重点考查预习情况,之后点拨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1.字音.狁.(xiǎn yǔn)不遑.(huáng)载.饥载.渴(zài)我行不来.(lài)孔疚.(jiù)靡盬..(mí gǔ)维棠之华.(huā)象弭.(mǐ)归聘.(pìn)四牡骙骙...(mǔ kuí)小人所腓.(féi)雨.雪霏.霏(yù fēi)2.字形靡(靡费)聘(聘请)霏(烟霏)遁(遁词)睽(众目睽睽)糜(糜烂)骋(驰骋)菲(芳菲)循(遵循)骙(四牡骙骙)遑(不遑)戍(戍守)戊(戊戌)弥(弥漫)徨(彷徨)戌(戊戌)戎(戎装)弭(消弭)3.解释重点字词岁亦莫止莫,同“暮”。
古今字,莫得古字形象日在草丛中。
这里指年底。
不遑启居遑,空闲。
靡室靡家靡,无,不。
否定词。
启,跪,通“跽”。
靡使归聘聘,问候。
忧心孔疚孔,很,非常。
疚,痛苦。
我行不来来,回家。
彼尔维何彼,那。
尔,通“ ”。
花盛开的样子。
维棠之华华,同“花”。
其古字形象花冠之形。
彼路斯何路,同“辂”,大车。
斯,语气词,无实义。
四牡业业牡,雄性。
牝,雌性。
这里指公马。
业业,高大的样子。
一月三捷三,虚数词,指多次。
捷,胜利。
象弭鱼服弭,一种弓,两端用骨角装饰。
服,盛箭的袋子。
狁孔棘棘,通“急”。
雨雪霏霏雨,下。
四声别义,破读。
三、整体感知1.自主学习《采薇》(教师点拨重点字词之后,学生自行默读、翻译诗文,了解作品主旨,并给文章分层。
)2.这首诗共六章,你看分哪几个层次?明确:第一层(1—3):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
第二层(4—5):直接写战争。
第三层( 6 ):写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四、理解课文(请同学分别朗读每一章,注意在朗读的技巧上进行点拨,注意把握诗歌的情感和四言诗的节奏。
朗读之后,教师逐层分析。
)第一层:1.从第一章开始,主人公已经奔赴战场了,为什么要去打仗呢?明确:外族入侵,需要服兵役。
2.抵抗外族入侵,保家卫国,本是一件光荣的事,那么主人公又是怎样的心情?为什么?明确:一方面,战士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
一方面,对外族入侵的仇恨。
“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
朱熹引用程子的话说:“古者戍役,两朞而还。
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
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
如今之防秋也。
”(《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
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
3.第二、三章主要写的是什么?明确:写军旅生活之劳苦。
4.诗文是怎样体现的?明确:“载饥载渴”,吃不饱。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战事繁忙,很难知道家中的音信。
“我行不来”,怕自己不能生还,再见不到亲人。
基于以上几点,就更让人想家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
5.一起看前三章,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明确:前三章,章与章句型重复,字面意义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
很明显,前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
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①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
②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第二层1.从四、五章来看,主要写的什么内容?明确:直接写战事。
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
2.这两章诗文中都提到了那些事物?突出了什么?明确:战车、战马、象弭、鱼服。
军队装备精良。
3.文中多次写战马的情态,如“业业”、“骙骙”、“翼翼”,有什么作用?明确:兵强马壮,突出自己的军队战斗力很强,军威赫赫。
同时也主人公强烈的自豪感,必胜的信念,和饱满的爱国热情。
4.“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又写出了什么?明确:战事紧急,战事频繁。
将士们劳累奔波。
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
5.与前文那句话照应?明确: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
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6.诗文是怎样描写战争的?明确:写的是战车、战马、象弭、鱼服以及士兵的劳累奔波、饥渴难当,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
而没有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厮打拼杀,但战争的残酷已可想见。
7.你发现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明确:通过侧面描写,突出战事的残酷。
第三层1.最后一章写战士归来,我们是否读到了应有的那份喜悦?明确:没有。
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
但诗文并没有写战士胜利后回家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
查阅相关资料,找出古人对这两句诗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
资料一: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公(谢安)因弟子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资料二:方玉润《诗经原始》中评说:“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之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义情,知古常新。
”资料三: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这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明确:①反衬:以往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凯旋之乐衬内心之悲痛。
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含畜形象,耐人寻味。
③“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突出不胜今昔、岁月蹉跎之感。
④大雪交加,营造了一个清冷的氛围。
加之饥渴难当,情境更加悲凉。
⑤语调低沉,低回往复,气氛悲怆。
五、小结通观全文,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诗文讲述了一位战士为抵御外敌,连年征战与疆场,经受饥饿、疲惫,以及死亡的恐惧,最后终于胜利回家的故事,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其:形容词词头。
姝:美丽。
俟:等候。
城隅:城上的角楼。
爱:隐藏,遮掩。
见:出现。
踟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娈:美好。
彤管:红色的管箫。
管,也有人说是茅草。
有:形容词词头。
炜:鲜明有光的样子。
说怿:喜爱。
归荑:赠送荑草。
洵:的确,确实。
匪:通“非”。
贻:赠送(2)按照“信、达、雅”的要求对全诗进行翻译。
静女多么美丽啊,在城角等我。
但你却藏起来不见我,急得我抓耳挠腮。
静女多么美好啊,赠给我彤管。
彤管颜色鲜亮,喜欢你的美丽。
你从野外采来荑草送给我,这荑草真是美丽而且与众不同。
并不是荑草本身美丽,而是因为是美人赠送的。
2、对全诗的整体把握,通过对学生的提问实现。
以谁的角度写?青年男子在什么环境下所写?苦苦等待的时刻写出什么情感?互相倾心采用什么手法?“赋”3、分节对文本解析:(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请同学为这一小节加小标题:男子赠物思考:在等不到情人的时候,《氓》和《静女》中主人公的反应有没有相似的地方?从中可见他们对爱情的态度怎样?由同学讨论得出结论。
同是盼望着约会中迟到的恋人,《静女》中的男子是“搔首踟蹰”,焦急和烦躁全然没有掩饰,而《氓》中的姑娘却“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抑制不住的眼泪泄露了深埋心底的爱情。
关于细节描写:(女子)爱而不见,(男子)搔首踟蹰。
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刻画人物形象:女子,调皮;男子,急躁。
表达思想感情:热恋中男女真切、自然的感情(2)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关于赠物的例子之一: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思考:静女两次赠物,男子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第一次:彤管说怿女美外在美第二次:荑草洵美且异内涵美荑草是静女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贱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折梅逢驿使,赠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
并且这初生的洁白荑草恰似他们的爱情,纯洁、高尚。
(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延伸:手如柔荑:荑,嫩芽去皮后洁白细软,所以用来比喻女子的手。
(4)对静女和男主人公的形象进行总结,让同学通过诗中的正面和侧面描写总结得出,从而加深对全诗内容的理解。
静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爱而不见贻我彤管自牧归荑天真活泼、调皮可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爱情静女其姝静女其娈娴静、美好男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搔首踟蹰憨厚、可爱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倾慕、赞美洵美且异真诚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爱屋及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