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朝平航空母舰是现代工业的缩影,是一个国家海军实力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航空母舰的国家之一,只比美国晚了一两年,然而法国的航空母舰却“航行”得异常艰难。
法国航母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上个世纪20年代以1艘改装的试验航母“贝亚恩”号跻身航母俱乐部;然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能依赖租借和购买二手航母;60年代其自行设计建造的“克莱蒙梭”级中型航母服役;之后法国开始向核动力方向发展,穷15年之功终于拥有了欧洲唯一的核动力航母“夏尔・戴高乐”号。
虽然建造第2艘核动力航母的计划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但到现在为止一直没有着落。
2004年2月13日,法国总统府发表公报,决定放弃核动力计划,转而建造1艘常规动力航母。
美国以“企业”号航母为起点走上了一条不归的核动力航母之路,而法国则一脚刚跨进核动力航母的门槛便又迅速退了回去,真有点耐人寻味。
■ 改装试验航母随着飞机成功地在水面战舰上起飞和降落,20世纪20年代在西方国家中掀起了一股不小的航空母舰热。
英国、日本、美国等海军大国都争先恐后改装或新建航空母舰,以便抢占先机。
法国政府也在这个时候决定将未完工的“诺曼底”级战列舰“贝亚恩”号改建成试验航母。
该舰最初作为战列舰于1914年1月10日在地中海造船厂开工建造,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被迫中途停工,战后重新开工并在1920年4月下水。
在英国的帮助下,法国从1923年开始将该舰改建为航母,1927年完工,同年5月正式加入法国海军服役,法国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早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之一。
“贝亚恩”号航母满载排水量28400吨,全长182.6米,水线长170.4米,型宽27米,最大宽度35米,吃水9.3米;动力系统为蒸汽轮机,6台锅炉,4轴推进,功率为22500轴马力加15000指示马力,最大速度21.5节;舰员编制875人;可搭载战机40架;舰载武器包括8座155毫米火炮、6座76毫米防空火炮、8座37毫米防空火炮、16挺机枪和4具550毫米鱼雷发射管。
由于该舰是在英国的直接援助下完成设计和改建的,所以它带有明显的英国航母特征,巨大的烟囱和上层建筑联为一体,设在舰右舷中前部,飞行甲板和机库之间设有前、中、后三部升降机。
舰上通风系统有其独到之处,该系统用冷风冲淡烟囱内的热气,以减少飞行甲板作业干扰。
法国航母发展之路●法国海军第一艘航母“贝亚恩”号。
该舰使法国海军首次尝到了航母是什么滋味。
“贝亚恩”号服役之初的主要使命是海上试验并发展航母作战理论等。
受舰载机作战能力和自身低航速的限制,“贝亚恩”号航母的整体作战能力较为低下。
该舰在1935年进行了第一次改装,二战初期它和英国舰只一道追踪过纳粹德国海军的袖珍战列舰“格拉夫・斯佩”号,然而它却最终改变不了法国本土沦陷的命运。
1940年6月,“贝亚恩”号在驶往法属西印度群岛时被马提尼克扣押,1942年5月解除武装,1943年6月30日移交给“自由法国军队”。
在1943至1944年间,“贝亚恩”号在美国新奥尔良被改装成运输航母,同时安装了4座127毫米火炮,5座四联装40毫米火炮和26座20毫米火炮。
二战结束前,该舰主要在加拿大和法国之间运送车辆,后用于东南亚的海上运输;1948年起作为训练舰使用,后改作潜艇补给舰,1966年11月退役并作为废钢材出售,1967年在意大利解体。
■ 租借外国航母自首艘航母“贝亚恩”号服役后,法国并未借机建造更多的航母,直到30年代中后期纳粹德国加速扩军备战,欧洲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后,法国海军才开始设计和建造新的航空母舰。
不过由于技术实力和经济等诸方面的原因,这一愿望一直未能实现。
于是法国便向英国和美国求助,依靠租借航空母舰来壮大本国海军的实力。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法国海军就是依靠这些租借来的航空母舰撑腰。
进入法国海军的第1艘租借航母是原英国皇家海军“复仇者”级“欺骗者”号(舷号D-97)。
该舰最初是美国海军以商船为基础建造的护航航母,1939年11月28日在切斯特的太阳造船与干船坞公司开工建造,1940年12月18日下水,1941年5月20日加入美国海军服役。
该舰后在大西洋巴斯钢铁厂改装,于1942年5月1日移交给英国皇家海军,更名为“欺骗者”号,主要执行护航任务。
1943年11月16日,该舰被本舰飞机的一枚鱼雷误伤,1944年8月24日又在港口发生火灾。
维修工作尚未完全完工又加入现役,1945年4月9日返回美国,但立即被移交给法国海军使用,更名为“迪克斯缪得”号。
“迪克斯缪得”号航母的满载排水量15125吨,舰长150米,宽21米,吃水7.6米;动力系统为1台柴油机,单轴,功率为8500马力,最大航速16.5节;舰员编制555人;舰载武器包括3座100毫米/50倍口径火炮和19座20毫米防空火炮,可搭载飞机15架。
该舰在法国海军中作为航母仅服役了4年,随后在1949年改作运输舰,1951年至1953年间被解除武装,从1960年开始用作膳宿/基地舰。
由于拆除了大量舰载武器和其它设备,取消了舰载机,因此“迪克斯缪得”号服役末期的排水量降至8500吨,最大航速16节。
1966年该舰返还美国海军,后作为靶舰被击沉。
原英国“巨人”级航母“巨人”号是第2艘进入法国海军的外国航母,更名为“阿罗芒彻斯”号,舷号R95。
“巨人”级是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一级轻型航母,主要执行反潜任务。
为了加快建造速度,水线以下船体部分是按劳氏船级社的商船规范建造的。
为满足加速的需要,动力装置采用了双轴推进。
该级舰共10艘,大部分赶在战争结束前交付使用。
但实际上真正参加过作战的只有一艘。
其中“巨人”号由位于泰恩河畔的维克斯・阿姆斯壮造船厂建造,1942年6月1日开工,1943年9●二战中被改装成运输航母的“贝亚恩”号月30日下水,1944年12月1日服役,舷号15。
1945年,该舰更换舷号为R61并被派往太平洋地区,但到达太平洋时太迟,没能参与对日作战。
1946年返航,其舷号也改为原来的15,同年7月23日回到英国本土,8月6日即出租给法国海军使用。
“阿罗芒彻斯”号航母的满载排水量18300吨,水线长192米,全长211.8米,宽24.4米,吃水7米,动力系统为蒸汽轮机,4台锅炉,双轴,总功率为4万马力,最大航速25节;舰员编制1300人,舰载武器为6座双联装大口径火炮和19座40毫米防空火炮,可载机24架。
该舰在加入法国海军后,于1949年间曾部署在东南亚地区,参与侵越战争。
1951年改租为售,直接卖给法国海军,1957至1958年间改装成反潜/训练航母,1962年开始用作护航直升机母舰,1968年再次进行了改装,执行原来的反潜任务,并重新划归直升机航母(这时候只能操作直升机),可载24架直升机,但同时也执行护航、训练和快速军事运输等任务。
1974年1月22日退役,1978年在土伦肢解。
继上述两艘航母之后,2艘美国“独立”级轻型航母也曾在50年代初加入法国海军,改称为“拉斐特”级。
二战中,美国海军急需大量航母,在总统罗斯福的直接关心下,美海军将船型适合作航空母舰的9艘“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改建为轻型航母,并重新定型为“独立”级,9舰均为纽约造船厂建造。
由于该级航母最初是巡洋舰设计,没有足够的空间,战后无法进行现代化改装,所以早早便退役了,美国海军把其中两艘送给法国海军。
“兰利”号于1942年3月31日订购,编号为CV-27,1942年4月11日开工, 1943年5月22日下水,同年8月31日服役。
1943年7月15日重新编号为CVL-27,1947年2月11日退役,随后于1951年1月8日移交给法国,同年6月2日正式进入法国海军服役,更名为“拉斐特”号,舷号R96。
该舰在1963年3月返回美国,1964年在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肢解。
“贝劳伍德”号于1941年8月11日开工,1942年2月14日改编号为CV-24,1942年12月6日下水,1943年3月31日正式服役,1943年7月15日改编号为CVL-24,1944年10月30日被日本“神风敢死队”击中而受重创。
1947年1月13日退役。
1951年6月移交给法国,1953年9月9日加入法国海军服役,更名为“伯伊斯贝劳”号,舷号R97。
该舰于1960年9月返回美国海军,1962年在切斯特解体。
“拉斐特”级航母的满载排水量15800吨,水线长182.88米,全长189.74米,宽21.79米,飞行甲板宽33米,吃水7.92米;动力系统为蒸汽轮机,4台锅炉,4轴,总功率为10万马力,最大航速31.6节;舰员编制1400人;舰载武器为2座四联装和9座双联装40毫米防空火炮、3座双联装20毫米防空火炮,可搭载飞机26架。
尽管这两舰都是美国海军的退役航母,但在60年代法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克莱蒙梭”级中型航空母舰服役前,它们一直是法国海军的中坚力量。
●“迪克斯缪得”号航母在法国海军中服役时间不长,而且最终的结果比较惨,竟以靶舰的命运结束了一生●1946年10月29日的“阿罗芒彻斯”号,此时它刚刚被法国租借不久。
图为该舰正在进行改装的情景●1972年11月停泊在法国土伦军港的“阿罗芒彻斯”号●50年代中期的“拉斐特”号航母(原美国“兰利”号护航航母)■ 自行设计航母租借外国航母虽然是法国在自行设计建造航母不顺利条件下的无奈之举,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法国海军的作战实力,更为重要的是为法国自行设计和建造航母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
早在30年代中期,法国就曾设想把1928年下水的“条约型”巡洋舰中的“杜肯”和“图尔韦尔”号改装成航母,保留两舰中原设计一半的254毫米火炮,搭载10至14架飞机。
不过由于这种改装的航母性能太低,在建造过程中遭到强烈批评,所以只好中止建造。
紧接着,法国海军又提出了“1938年计划”,提出建造两艘“霞飞”级舰队航母。
“霞飞”级航母在设计中曾参考了英国航母的样式,其正常排水量2万吨,舰长236米,型宽24.5米,最大宽度34.5米,吃水6.5米;动力系统为蒸汽轮机,8台锅炉,总功率12.5万马力,最大航速33节;舰员编制1251人;飞行甲板长200米,宽38米,安装升降机2部,飞机库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长195米,宽20.8米,高5.0米,下层长79米,宽15.6米,高4.5米,可搭载飞机40架;舰载武器包括4座双联装127毫米炮、4座双联装37毫米防空炮和6座四联装13.2毫米高射机枪。
首舰“霞飞”号于1938年11月26日在圣纳泽尔的邦诺埃造船厂开工建造,原计划在1942年竣工,然而到1940年6月法国战败时该航母仅完成了28%的工程,后不得已被肢解。
2号舰“潘勒维”号还没有来得及开工就遇上亡国的命运。
二战结束后,法国又陷入越南的泥潭,这时候法国海军又提出PA-28计划,拟建造“克莱蒙梭”号轻型舰队航母,以支援在东南亚的作战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