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热点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热点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热点知识点总结高中的化学知识是比较多的,考生们要想在高考拿到好成绩也不是件容易事,知道考前需要巩固哪些化学知识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化学热点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高考化学热点知识点总结1.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①利用“失升氧,得降还”判断反应中物质的角色;②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的判断;③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④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⑤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还原反应;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电化学和有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应用①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的物质:CO2、PCl3、Na2O2(注意:BeCl2 、BF3、PCl5 、HCl );②质量数有关的判断: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③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④电子式的正确书写:NH4Cl、CCl4、Na2O2、H2O2、CO2、HClO、MgO、Mg3N2、NaOH;⑤利用元素周期表推断:已知位置推序数;已知序数推位置;利用位置推性质;利用位置比较判断;⑥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及20号以前元素核外电子排布;⑦10电子粒子、14电子粒子和18电子粒子。

注:元素推断题的重点是20号以前元素的推断。

3.阿伏加德罗常数与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①利用N=n·NA进行有关判断,常见的有气体的体积、分子数、电子数、原子数等的简单计算;②熟悉NA常考查的微粒数目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③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进行判断和计算。

4.热化学方程式①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反应热的数值和正负);②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关系: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比较;③表示燃烧热和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④状态、系数、可逆反应、浓度等对反应热的影响;⑤盖斯定律的应用。

5.离子共存(1)判断方法:能反应者不共存,不反应者能共存。

(2)常见的不共存情况:①产生气体:H+与CO、SO、HCO、HSO、S2-、HS-;OH-与NH等因为产生气体不能大量共存。

②产生沉淀:如SO与Ba2+、Pb2+、Ag+;OH-与Cu2+、Fe3+、Mg3+、Al3+、Zn2+;Ag+与Cl-、Br-、I-、CO、SO、S2-;Mg2+、Ca2+、Ba2+、与CO、SO、PO;S2-与Cu2+、Pb2+等,不能大量共存。

③生成难电离物质:H+与、OH-、ClO-、CH3COO-、HPO、H2PO;OH-与HCO、HS-、HSO、H2PO、HPO、H+ ;Fe3+与SCN-等不能大量共存。

④双水解:Al3+、Fe3+分别与CO32-、HCO3-、AlO2-⑤氧化还原反应: 一般说来,有氧化性的离子(如MnO、ClO-、Fe3+、NO等)与有还原性的离子(如S2-、I-、Br-、SO、Cl-、Fe2+等)不能大量共存。

⑥隐含条件:酸性、碱性、颜色(Fe3+、Cu2+、MnO4-)、反应类型、水电离出的H+或OH-离子、与铝反应产生氢气。

6.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1)利用微粒的守恒判断:电荷守恒(注意多价态离子)、原子守恒、质子守恒;(2)比较大小时的电离与水解的比较:①电离大与水解: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溶液、氨水和氯化铵混合溶液②水解大与电离:碳酸氢钠溶液、硫氢化钠溶液③常见的考题:0.1mol/LCH3COONa 、0.1mol/LNH4Cl、0.1mol/LCH3COONa和0.1mol/L CH3COOH混合、0.1mol/LNH3·H2O和 0.1mol/LNH4Cl混合、0.1mol/L NaOH和0.2mol/L CH3COOH混合、0.1mol/LHCl和0.2mol/LNH3·H2O混合。

7.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判断①书写:写、改、删、查;关键:易溶且易电离的化合物改写;难点:与量有关的反应。

②判断:六检查(原子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产物是否合适、改写是否正确、离子配比是否正确、符号是否用对)。

③常见考题:钠与水反应、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硫酸铜与氢氧化钡反应、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钙(少量或足量)、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钡(少量或足量)、苯酚钠与二氧化碳、三氯化铝与氢氧化钠、碳酸钠与盐酸、溴化亚铁和氯气(少量、足量或等量)、醋酸和碳酸钠反应等。

8.pH值的计算和判断:pH=-lg[H+],pH=14+lg[OH-]不同体积不同pH值溶液混合,若二者为强酸,则求出混合溶液的[H+],求pH值;若二者为强碱,则必须求出混合后溶液的[OH-],再求得pH值。

若一强酸与一强碱,则求出余H+离子或OH-离子后,求得[H+]化为pH值或求[OH-]得pOH再化为pH值。

注意:①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②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③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H浓度计算,碱时以OH计算再换算)。

9.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1) 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2) 以“高则快”,“低则慢”来理解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 理顺“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4) 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过程(5) 平衡移动中的“等效平衡”理解(难点)(6) 图像题和数据处理是热点和难点10、化学电源及原理(1)电极判断;(2)电极反应书写;(3)电池的应用:比较反应快慢、比较金属性强弱、利用电子计算。

(4)氢氧燃料电池、铅蓄电池。

11、电解池及原理(1)电极判断;(2)电极反应;(3)放电顺序;(4)电解池的应用:电解食盐水和氯化铜、电解精练炼铜和电镀铜、电解硫酸铜或硝酸银、电解后溶液的复原、电解产物及溶液酸碱性计算,特别注意电解时阳极是否惰性电极。

12、盐类的水解①盐类能发生水解的原因;②不同类型之盐类发生水解的后果(酸碱性、浓度大小等);③盐类水解的应用或防止(胶体、水净化、溶液制备);④对能发生水解的盐类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的后果;⑤能发生完全双水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原则、写法、题目要求、官能团异构、一氯代物的数目。

注意: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物质(CH4、C2H6、C5H12、C8H18、C6H6)、对称位相同、苯环上的二氯代物和四氯代物数目相同。

(1)判断是否为同系物;(2)给定条件求算同分异构体的种数;(3)限定范围补写同分异构体(4)判断是否为同分异构体;(5)判断取代产物同分异构体的种数。

今后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仍然会保留,给予某种信息(如空间结构),根据信息迁移确定同分异构体数目或结构简式的题目将会是重点题型。

请按官能团的位置异构、类别异构和条件限制异构顺序一个不漏的找齐。

14、有机物的燃烧(1)能写出有机物燃烧的通式;(2)燃烧最可能获得的是C和H关系。

15、无机框图推断题(1)解法:先找到“突破口”,然后再顺藤摸瓜,解决问题。

(2)常见的突破口:特殊现象、特殊反应、特殊颜色、特殊条件等等。

16、有机物化学推断的解答(1) 一般出现以醇为中心,酯为结尾的推断关系,所以复习时就熟悉有关“醇”和“酯”的性质反应(包括一些含其他官能团的醇类和酯)。

(2) 反应条件体现了有机化学的特点,请同学们回顾有机化学的一般条件,从中归纳相应信息,可作为推断有机反应的有利证据。

(3) 从物质发生反应前后的官能团差别,推导相关物质的结构。

(4)有机化学推断题中,往往要求完成相互转化的方程式。

(5)注意方程式中要求表示物质的结构简式、表明反应条件、配平方程式。

17、 H、O、Cl、S、N、Na、Mg、Al、Fe等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1) 总体上借助价态变化的转化反应来认识;(2) 容易在无机推断题中出现,注意上述元素的特征反应;(3) N中的硝酸与物质的反应,其体现的酸性、氧化性是考查的的重点;(4) 有关Al的化合物中则熟悉其两性反应(定性、定量关系);(5) 有关Fe的化合物则理解Fe2+和Fe3+之间的转化、Fe3+的强氧化性;(6) NO、NO2 、O2、H2O之间的反应;18、有机物的聚合物及单体的推断(1)根据高分子的链节特点准确判断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2)熟悉含C=C双键物质的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熟悉含(-COOH、-OH)、(-COOH、-NH2)的缩聚反应。

19、化学计算(1)近年来,混合物的计算所占的比例很大,务必熟悉有关混合物计算的一般模式;(2)近几年综合考试的计算题,感受“守恒法“在计算题干中的暗示和具体计算时的优势;(3)浓度及溶解度计算:定义计算、溶解度和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互算、稀释/浓缩/混合计算、硫酸和氨水分别稀释计算(4种情况)。

(4)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配平方程式、守恒法解题、化学平衡中的密度计算。

20、半径比较:无论是原子还是离子(简单)半径,一般由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及电子间的排斥力的相对大小来决定.故比较微粒半径大小时只需考虑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排斥情况.具体规律小结如下:(1)核电荷数相同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则半径越大.即同种元素: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

如:H+Fe2+ >Fe3+ ;Na+(2)电子数相同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多则半径越小.即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则半径越小.如:①与He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 H->Li+>Be2+②与Ne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 O2->F->Na+>Mg2+>Al3+③与Ar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 S2->Cl->K+>Ca2+(3)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微粒:①同主族的元素,无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无论是原子半径还是离子半径从上到下递增。

②同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递减,如Na>Cl 。

③同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比较时要把阴阳离子分开.同周期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阴离子半径大于金属元素形成的阳离子半径.如Na+(4)如既不是同周期,又不是同主族,比较原子半径时,要寻找到合适的中间者。

如Ge、P、O的半径大小比较,可找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中元素为中间者。

(N) O (Si) P因为Ge>Si>P>N>O,故Ge>P>O21、化学反应类型:(1)无机化学: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2)有机化学:取代反应(酯化反应、水解反应、硝化反应、卤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聚合反应(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氧化和还原反应。

22、物质保存:(1)固体:Na、K: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态烷烃中),(Li用石蜡密封保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