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上看的,感觉不错,摘了过来。
国外的杂志一般不接受综述性的文章除非是该领域的大牛。
Readinglist
根据文献内容、性质和加工情况可将文献区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一次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等。
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方面,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检索工具。
三次文献是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献,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如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
与此类似,也有把情报区分成一次情报、二次情报、三次情报的。
综述型论文
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科技论文,与一般科技论文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不要求在研究内容上具有首创性,尽管一篇好的综述文章也常常包括有某些先前未曾发表过的新资料和新思想,但是它要求撰稿人在综合分析和评价已有的资料基础上,提出在特定时期内有关专业课题的发表演变规律和趋势。
综述文章的题目一般较笼统,篇幅允许稍长,它的写法通常有两类:
一类以汇集文献资料为主,辅以注释,客观而少评述。
某些发展较活跃的学科的年度综述属此;
另一类则着重评述。
通过回顾、观察和展望,提出合乎逻辑的,具有启迪性的看法和建议。
这类文章的撰写要求较高,具有权威性。
往往能对所讨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引导作用。
文献综述有两种,
一种是“大综述”,就一个领域的文献的总结,经常会发在专门发Review 的杂志上,或者是在Handbook里。
写这种综述文章的人有许多是权威人物,但也有一些是助教授级别的人写的,但作者一般都是在这个题目上做了相当贡献的人。
“大综述”中还有一种“超大综述”(这些提法都是我为了论述方便杜撰的)以前在Bhagawati时代,Bhagwati、Max Corden等人做过一些整个国际贸易理论领域的综述,但这些年我没有见到有谁做类似的东西,现在一般综述都是就作
者擅长的一个方面写的,然后集在手册里。
另外一些研究生教材,特别是Feenstra的那本,写法很像综述。
另一种是“小综述”,就是论文第一部分Introduction部分的综述。
这个综述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向其他人介绍前沿,而是为了推出自己的论述和模型,是以述带论,核心功能是定义“Gap",就是说明现有的研究状况如何,缺在哪里,我准备做的贡献是什么。
所以,这种综述并不强求非常全面细致,不是“掉书袋”,而应该侧重介绍与自己的研究直接相关的文献。
对于”大综述“,我觉得我们在没有一点原创性的研究以前最好不要写。
没有见过几棵树,谈不上去见森林。
我现在有了一点点研究体会之后感觉,一个题目,你没有扎进去之前,许多体会感受都是虚的。
以前国内文献搜集有困难,早期出来的一些前沿介绍当然就很有意义。
现在你如果真正做研究,文献检索不应该成为很大的困难。
所以做二道贩子,将人家研究的东西半懂不懂地编译一下,在真正做研究的人中间也不会有什么市场。
至少我自己,我也建议大家,不去看没有原创贡献的作者写的综述文章。
即使是原创文章的前沿综述,也有一些问题。
前一段时间一个老师给我一些城市经济学的综述,是这个领域的很活跃的一些作者要出的手册,当时这个老师给我的时候,指着其中一章说:This strand is dying。
都是最活跃的作者写的在还没有出版的手册上的文献综述,有的就已经要过时了。
所以,赶风头永远是赶不上的。
对于“小综述”,这是人人都可以写,而且应该写的。
如果你心中有了题目,就应该围绕这个题目去尽量搜集最新的文献,这个风头是绝对应该赶的。
我个人看法是不要强求自己去理解整个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脉络,具体题目深入下去,对整个国贸理论有时候有具体而微的全息功效,你自己有时候也会产生有一些格物致知的感受。
但是,真正要去理解什么脉络,恐怕不是一下子的工夫。
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前沿、深入,都是相对而言的,每个人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条件和功底,会有不同的成果和收获,只要尽责做了,就是好的。
来源:/dispbbs.asp?boardID=27&ID=37111
/question/8030843.htm l?si=1
科技论文写作指南
/question/1870505.html?si=7
1.综述性论文的含义与特点
综述性论文是作者针对某一方面的专题,对某一时期内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或技术的研究成果、发展水平以及科技动态等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选择、提炼,并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实用文体。
一般综述性论文可以是述而不评,即只对文献的观点、数据、事实等作客观的分析和介绍,在文章中不加作者本人的见解和评论,作者的倾向性只能潜在地反映在对他人的观点、材料的取舍和引用上。
2. 综述性论文的作用
2.1 综述性论文可为科研人员研究课题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2.2 综述性论文能帮助人们有效地进行知识更新
2.3 综述性论文后所附的参考书目可为读者提供已确定课题的参考文献线索
2.4 撰写综述性论文能培养收集材料、综合分析的能力。
3.综述性论文的类型
根据写作的目的,通常可分以下4种:
①简介式综述:按内容特点分别综合介绍原文献所论述的事实、数据、论点等,一般不加评述。
②动态性综述:就是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发展动态,按照其自身的发展阶段,由远及近地介绍其主要进展。
③成就性综述:就是将有关文献汇集分类,把某一方面或某一项目有关的各种内容从原始文献中摘出,不管时序先后,分门别类地进行叙述。
④争鸣性综述:就是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学术观点上存在的分歧,进行分类归纳和综合,按不同见解分别叙述。
根据写作的形式,通常可分以下3种:
① 专题性综述这类综述的目的是对一定时期内围绕某一专题的论文加以汇集和解释。
② 回顾性综述主要是分析某一课题的发展概况,可按年代顺序进行组织。
③ 现状综述这是较常见的科技综述类型,其主要目的是对某一发展领域的新知识、新情况迅速进行收集、整理而写成的综述。
4.综述性论文的结构
综述性论文基本由前言(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四大部分组成。
4.1 前言(引言):简要介绍所综述的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4.2 正文:是综述的主体部分,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
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
4.3 结论:结论是综述的结束语。
一般包括研究的结论,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存在的分歧,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等,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4.4 参考文献:注明作者所引用的资料。
5.综述性论文的写作步骤
5.1 选题这是文献综述的关键,选题要有明确的目的,一般选题都是近年进展较大而切合实际将要的课题。
文献以近3—5年学术性期刊的论文为主。
5.2收集和阅读文献主题确定后,就要有针对性地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在阅读后,根据需要和内容,决定材料和取舍。
5.3拟写提纲文献综述涉及的内容多而广,所以在写作前应拟写一个写作提纲,以便将主题与材料加以安排和组织。
5.4成文和修改(定稿)拟好提纲后,明确构思,可以进一步组织材料、写成文章,对写好的文章草稿要进行多次修改,才能定稿。
6.综述性论文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6.1搜集文献应尽量全面、可靠
6.2 选题范围不能过于宽泛
6.3 注意不能生搬硬套,对知识缺乏再创造和概括
6.4不能随意添枝加叶、各取所需
6.5详略把握不够,重点难以突出
6.6引文资料跨度太长
6.7间接和转引文献资料多
6.8参考文献书写不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