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化学---第四章 酶(上)

生物化学---第四章 酶(上)

通式:AB+H2O→AH+BOH
起降解作用,多位于胞外或溶酶体中。有些蛋白酶 也称为激酶。可分为水解酯键、糖苷键、肽键、 碳氮键等11亚类。
2020/12/14
h
24
• 4、裂合酶类 • 催化从底物上非水解地移去一个小分子而
留下双键的反应或其逆反应。
通式: AB→A+B
• 包括醛缩酶、水化酶、脱羧酶等。共7个亚 类。
2020/12/14
h
25
• 5、异构酶类 • 催化同分异构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即底物分子内
基团或原子的重排过程。
通式:A→B 其中:A、B为同分异构体
• 包括消旋酶、异构酶、变位酶等。共6个亚类。
2020/12/14
h
26
6、合成酶类 催化由两种物质合成一种物质,必须与ATP分解相偶
联。也叫连接酶,如DNA连接酶。能够催化C-C、 C-O、C-N 以及C-S 键的形成反应。这类反应必须 与ATP分解反应相互偶联。共5个亚类。
根据上述酶的系统分类方法,国际酶学委 员会还对每个酶做了统一编号,一个酶只有 一个编号,因此不会混淆。 酶的系统编号由“EC”加四个阿拉伯数字组成, 每个数字之间以“.”隔开。
2020/12/14
h
18
酶的表示方法
2020/12/14
h
19
酶的编码(国际系统分类)
每个酶都有一个有四个数字组成的编码
第四章 酶
2020/12/14
h
1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概述 酶的分类及命名 酶的结构与作用机制 酶代谢动力学 酶的调节 酶活力及酶工程
2020/12/14
h
2
大纲
• 了解:酶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双底物酶促反应 动力学特点;理解酶的作用机制;酶的制备、应用、 活力测定和酶工程。酶高效催化策略机制
(1) 一碳基转移酶:转移一碳单位,与核酸、蛋白质甲基化 有关
(2)磷酸基转移酶:常称为激酶,多以ATP为供体。少数蛋 白酶也称为激酶(如肠激酶)
(3)糖苷转移酶:与多糖代谢密切相关,如糖原磷酸化酶。
(4)氨基转移酶:转移氨基,如AST ALT
2020/12/14
h
23
3、水解酶类
催化底物的水解反应,如蛋白酶、核酸 酶及脂肪酶等。多是胞外酶.
• 掌握:酶的概念、作用特点、分类与命名掌握酶促 反应动力学的基本内容,米氏常数的意义;可逆性 抑制的类型及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主要是Vmax 及 Km)的变化情况。
• 重点、难点: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基本内容 、米氏常 数的意义及有关计算、可逆性抑制的类型及酶促反 应动力学参数的变化
2020/12/14
2020/12/14
h
11
(二)酶的特性★(与普通催化剂相比)
1.催化效率高 2.专一性强 3.反应条件温和 4.稳定性差,易失活 5.受多种因素调节 6. 酶的催化活性与辅因子有关
2020/12/14
h
12
1.催化效率高
常用转换数(TN)或Kcat来表示催化效率:指在一定 条件下每秒钟每个酶分子转换底物的数量,或每秒钟每微 摩尔酶分子转换底物的微摩尔数
7. 进入80年代后,核酶(ribozyme)、抗体酶、模 拟酶等相继出现,酶的传统概念受到挑战。
1982年Cech等发现四膜虫26S rRNA前体具有 自我剪接功能,并于1986年证明其内含子L-19 IVS具有多种催化功能。
此后陆续发现多种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底物 也扩大到DNA、糖类、氨基酸酯。
(4)氧合酶(加氧酶):催化氧原子掺入有机分子,又称羟化酶。按
掺入氧原子个数可分为单加氧酶和双加氧酶。
2020/12/14
h
22
2.移换酶(转移酶)类
催化功能基团的转移反应,即将一个底物分子的基 团或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底物的分子上,也叫转移酶
通式:AR+B→BR+A
按转移基团性质,可分为8个亚类,较重要的有:
2020/12/14
h
9
三、酶的催化特点
(一)与普通催化剂的共同点: 1.只能催化热力学上允许进行的反应,对于可逆反
应,酶只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但不改变 平衡常数; 2.酶也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反应速 度; 3.酶在反应中用量很少,反应前后数量、性质不变。
2020/12/14
h
10
Mg
O
PO O-
CH2 O A
H HH H OH OH
2020/12/14
h
43
电子传递中间体
• 许多氧化-还原酶中 都含有铜或铁离子, 它们作为酶的辅助 因子起着传递电子 的功能。
返回 2020/12/14
2.专一性强:
(1)结构 专一
绝对专一
键专一性:指酶对所作用键的 选择
相对专一 性,如脂肪酶、二肽酶。
基团专一性(族专一性):指酶对所 作用的键及键一侧的基团的选择性, 胰蛋白酶
(2)立体异构专一 :包含旋光异构和几何异构专一性
2020/12/14
h
13
3.反应条件温和 常温、常压,酸碱适中条件下进行
2020/12/14
h
16
(二)国际系统命名法( 1961以后)
以酶所催化的整体反应为基础,规定每种酶名 称就明确标明酶的底物及催化反应的性质。如果 是两种底物,都必须写,中间用“:”隔开,底物类 型亦得写清 谷丙转氨酶:L-丙氨酸:α-酮戊二酸氨基转移酶。
2020/12/14
h
17
(三)酶的系统编号(分类)★
金属离 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 子 酶蛋白和辅助因子单独存在均无催化活 性,只有二者结合为全酶才有催化活性。
2020/12/14
h
35
(四) 酶的辅因子
• 某些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与酶蛋白结合在 一起并协同实施催化作用,这类分子被称 为辅酶(或辅基)。
• 辅酶(或辅基)是一类具有特殊化学结 构和功能的化合物。参与的酶促反应主要 为氧化-还原反应或基团转移反应。
2020/12/14
h
39
1 金属酶中的金属离子与配体
• 金属离子 配体
酶或蛋白
• Mn2
咪唑
丙酮酸脱氢酶
• Fe2+/Fe3+ 卟啉环,咪唑,
血红素,

含硫配体
氧化-还原酶,

过氧化氢酶
• Cu+/Cu2+ 咪唑,酰胺
细胞色素氧化酶
• Co2+
卟啉环
变位酶
• Zn2+ -NH3,咪唑,(-RS)2 碳酸酐酶,醇脱氢酶
2020/12/14
h
38
酶分子中的金属离子
• 根据金属离子与酶蛋白结合程度,可分 为两类:金属酶和金属激酶。
• 在金属酶中,酶蛋白与金属离子结合紧密。 如 Fe2+/ Fe3+ 、Cu+/Cu3、Zn2+ 、Mn2+、 Co2 等。
• 金属酶中的金属离子作为酶的辅助因子,
在酶促反应中传递电子,原子或功能团。
乳酸脱氢酶 EC 1.
1. 1. 27
第1大类,氧化还原酶 第1亚类,氧化基团CHOH 第1亚亚类,H受体为NAD+ 该酶在亚亚类中的流水编号
2020/12/14
h
20
二、分类
(一)按反应的类型★
1.氧化还原酶 2.转移酶 3.水解酶 4.裂合酶 5.异构酶 6.合成酶
2020/12/14
h
21
(一)按反应的类型★
h
3
第一节 概述
酶的本质 研究历史 酶的特性
2020/12/14
h
4
一、酶的概念及本质
(一) 酶的概念:酶是生物体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 内外均具有特殊催化活性和特定空间构象的生物大 分子,包括蛋白质及核酸,又称为生物催化剂。
酶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称为酶促反应 (Enzymatic reaction)。 • 在酶的催化下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称为底物 (substrate)。 • (二) 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核 酸RNA,(后者称为核酶)
能将淀粉水解成可溶性糖,被称为淀粉糖
化酶(diastase)
• 2.巴斯德提出“酵素”一词,认为只有活的 酵母细胞才能进行发酵。现在日本还经常
使用“酵素”一词(ferment)。
• 3.1878年德国人库恩(Kuhne)提出
“Enzyme”一词,意为“在酵母中”。
2020/12/14
h
7
• 4.1896年德国人巴克纳(Buchner)兄弟用 石英砂磨碎酵母细胞,得到了能催化发酵 的无细胞滤液,证明发酵是一种化学反应, 与细胞的活力无关。
通式:A+B+ATP→AB+ADP+Pi
或 A+B→AB+AMP+PPi
2020/12/14
h
27
2020/12/14
h
28
2020/12/14
h
29
2020/12/14
h
30
2020/12/14
h
31
2020/12/14
h
32
(二)按酶的结构分类
1.单体酶 由一条肽链构成的酶称为单体酶 2.寡聚酶: 由多条肽链以非共价键结合而成的酶 3.多酶体系: 一些功能相关的酶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酶系,也 叫多酶复合体
2020/12/14
h
41
3、 金属离子催化作用
提高水的亲核性能 • 金属离子可以和水分子的OH-结合,使
水显示出更大的亲核催化性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