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系统概述 (1)1.1 系统开发背景 (1)1.2项目设计基本原理 (1)1.3数据库系统设计及范式分析 (1)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 (3)2.1可行性研究 (3)2.1.1技术可行性 (3)2.1.2经济可行性 (3)2.1.3操作可行性 (3)2.1.4社会因素可行性 (4)2.1.5可行性研究结论 (4)2.2需求分析 (4)2.2.1系统目的 (4)2.2.2系统功能及用户需求分析 (4)2.3数据描述 (5)2.3.1数据流图 (5)2.3.2数据字典 (6)第三章总体设计 (9)3.1总体设计原理 (10)3.2运行环境与系统结构 (10)3.3系统功能模块与设计 (10)3.4系统功能模块图 (11)第四章详细设计 (12)4.1数据库的概念设计 (12)4.1.1局部E-R模式设计 (12)4.1.2 E-R图模型转成关系模型 (13)4.2数据库实现 (14)4.3代码的调试 (22)结束语 (25)参考文献 (26)第一章系统概述1.1 系统开发背景90年代中期,由于Internet 的迅速普及,使Intranet成为Internet技术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和延伸,形成了集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分布式计算等于一体的信息技术综合体,它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界限,使信息交流变得快捷、准确,为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延伸、扩展,使之上下、内外全面贯通。
酒店考勤管理系统是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客观前提下,为了满足中小型公司或事业单位管理自己的职员考勤问题而开发的。
该系统的是终目的是要将各位职员的考勤情况放到网络上,以方便员工及时查证。
1.2项目设计基本原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员工考勤管理是企业信息管理的重要部分面对大量的人事工资信息,采用人力处理将浪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且数据的准确性低。
一个界面友好,易于操作的员工考勤管理软件进行自动化处理就会显得尤为重要。
在数据库系统中,主要的操作是对数据库进行的,根据对不同数据表的操作来划分模块,虽然这并不一定正确,但根据数据来划分模块确实可以使乘隙模块清晰明了。
当然,前提是数据划分正确,不然会使数据处理更加麻烦。
1.3数据库系统设计及范式分析数据库设计主要是进行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即将数据按一定的分类、分组系统和逻辑层次组织起来,是面向用户的。
数据库设计时需要综合企业各个部门的存档数据和数据需求,分析各个数据之间的关系,按照DBMS提供的功能和描述工具,设计出规模适当、正确反映数据关系、数据冗余少、存取效率高、能满足多种查询要求的数据模型。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是;1.数据库结构定义:目前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有的是支持联机事务处理CLTP (负责对事务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的操作型DBMS,有的可支持数据仓库、有的联机分析处理CLAP(指为支持决策的制度对数据的一种加工操作)功能的大型DBMS,有的数据库是关系型的,有的可支持面向对象数据库。
针对选择的DBMS,进行数据库结构定义。
2.数据表定义:数据表定义指定义数据库中数据表的结构,数据表的逻辑结构包括:属性名称、类型、表示形式、缺省值、效验规则、是否关键字、可否为空等。
关系型数据库要尽量按关系规范化要求进行数据库设计,但为使效率高,规范化程序应根据应用环境和条件来决定。
数据表设计不仅要满足数据存储的要求,还要增加一些如反映有关信息、操作责任、中间数据的字段或临时数据表。
3.存储设备和存储空间组织:确定数据的存放地点、存储路径、存储设备等,备份方案,对多版本如何保证一致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4.数据使用权限设置:针对用户的不同使用要求,确定数据的用户使用权限,确保数据安全。
5.数据字典设计:用数据字典描述数据库的设计,便于维护和修改。
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2.1可行性研究2.1.1技术可行性1.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该系统查询员工的相关信息,并且可以通过员工信息管理对员工信息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2.系统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该应用程序对员工的工作时间进行安排;3.系统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该系统检查员工的工作情况,了解员工出差和加班等情况并以此对员工的工资发放情况做安排;4.员工可以通过该系统查询自己的出勤记录、出差记录、加班记录及请假记录,并通过对自己工作情况的查训核算自己的工资发放是否正确;5.员工可以通过该系统查询工作时间,了解自己的工作日程;6.内部功能需要通过SQL语言对数据库进行插入、删除、修改和查询等操作。
2.1.2经济可行性经济可行性主要依据是成本/效益分析,该系统的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在最短的期限内开发出考勤管理系统。
系统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资源,不用象以前那样用冗余的纸张式的管理。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一直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有关统计表明,真正具备计算机信息化比较高应用水平的企业在全国1000多万中小企业中所占的比例还不足10%。
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企业的竞争也在不断的加剧,同时企业组织管理观念的变革以及业务流程标准化也在不断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热情近几年来有了显著的提高。
因此开发一个高质量的考勤工资系统进行企业管理尤为重要。
2.1.3操作可行性用户仅需具有基本的电脑操作能力即可。
2.1.4社会因素可行性从法律因素和安全用正版和免费角度考虑,所有技术参考资料都经授权,所有软件都选。
2.1.5可行性研究结论依据以上因素,本考勤管理系统开发项目不仅方便快捷、高效,而且社会效益比较好从而使本系统开发者相信该系统开发出来之后将取得成功。
综上所述,此项目在技术、经济、操作和社会效益上是完全可行的。
2.2需求分析2.2.1系统目的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既便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又便于未参与开发的技术维护人员补充、维护。
员工考勤管理系统能够和考勤机相连接,从而完成自动、高效、科学的考勤信息输入。
该系统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及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备份等操作。
考虑到适应性,构建一个考勤系统,所有的员工都通过打卡来进行登录和注销,同时考勤系统需要用户密码才能进入。
在这里假定打卡信息已经转化成数据信息,每次打卡将激活的一个模块。
这些模块可以用手工输入,以备不时之需。
2.2.2系统功能及用户需求分析根据分析,该考勤系统必须具备如下几个功能:(1)能够记录各种基本资料和考勤资料;(2)系统使用者每天每个人都必须进行考勤,能够记录各种考勤信息;(3)系统使用者能够查询以往考勤信息,以防止不公正情况出现;(4)系统使用者能够对考勤结果信息进行处理;(5)系统使用者能够由灵活处理;(6)保障数据库安全,优化数据库,,可以在程序中实现数据库备份和恢复。
(7)界面的友好性,操作的图形化。
(8)对员工的迟到情况进行统计 也可以查询并由系统使用者对其进行修改删除 现在不论哪个企业,都要进行考勤,一些企业在考勤管理方面用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不说准确度和可信度如何,其效率很低,而且容易出错,不利于管理。
所以人工考勤已经很难再满足企业规范化管理的要求,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行,使用计算机管理考勤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它不仅为企业减少了人力财力的付出,而且也大大减轻了考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2.3数据描述2.3.1数据流图数据库记录了系统中处理的所有数据和某些操作。
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实用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可能要处理数据量巨大,并且关系复杂的数据。
现实生活中处理的数据,必须经过抽象,然后再将它们反映到数据表的字段中。
数据表中的字段类型和大小要符合使用习惯。
设计的业务流程图如下所示:图2.1 考勤系统业务流程图员工正常上班加班情况请假出差带职人员命令部门部门申请批准设计的数据流程图如下所示:图2.2 考勤系统的数据流程图2.3.2数据字典(1)数据项描述员工正常上班加班请假出差加班表请假表出差表部门其它人员统计查询上班表数据项别名类型长度取值范围取值含义含义说明员工编号yno bigint0000000至9999999前三位为部门编号,后四位为顺序编号唯一标识每个学生员工性别ysex char 2 “男”或“女”规范化性别是区分员工的一个大致范围部门编号bno int 000 为顺序编号唯一标识每个部门出勤编号workno bigint00000000000000000000至2***1231009999999前八位为当天日期,中间两位设为00,后七位为员工编号唯一标识每次出勤加班编号overtimenobigint00000000110000000000至2***1231119999999前八位为当天日期,中间两位设为11,后七位为员工编号唯一标识每次加班出差编号travelno bigint00000000220000000000至2***123122999999前八位为当天日期,中间两位设为22,后七位为员工编号唯一标识每次出差请假编号leaveno bigint00000000220000000000至2***123133999999前八位为当天日期,中间两位设为33,后七位为员工编号唯一标识每次请假月度考勤编号mattendno bigint00000000220000000000至2***123144999999前八位为当天日期,中间两位设为44,后七位为员工编号唯一标识每个人的月度考勤信息工资编号workno bigint00000000000至99999999999前七位为员工编号,后四位为顺序编号唯一标识每个人的工资情况表2-1(2)数据结构描述数据结构说明组成员工信息是考勤管理子系统的主体数据结构,定义了一个员工的有关信息员工编号,员工姓名,员工性别,出生日期,职务,部门编号部门信息是考勤管理子系统的主体数据结构,定义了一个部门的有关信息部门编号,部门名称,部门经理职工号工资表是考勤管理子系统的主体数据结构,定义了工资的详细信息工资编号,基本工资,奖金,实际工资表2-2(3)数据流描述数据流说明数据流来源数据流去向组成平均流量高峰期流量核对密码根据不同人员相应的权限登录时的信息考勤管理系统管理员的帐号密码与普通员工的帐号密码每天传输1000次1500次完整的考勤数据员工的考勤数据月度考勤统计工资评估月度考勤编号、员工编号、日期、累计正常工作时间、累计请假、累计出差、累计加班、迟到次数、早退次数、旷工次数每月传输1500次1500次工资数据员工相应的工资工资评估的情况工资表工资编号、基本工资、奖金、实际工资每月传输1500次1500次表2-3(4)数据存储数据存储说明流入数据流流出数据流组成数据量存取方式出差记录记录员工出差的基本情况录入出差情况,调出出差记录统计出差记录出差编号、出差起始时间、出差结束时间、出差描述、补助资金每月200次更新,顺序检索工资表记录员工工资的情况工资的评估工资编号、基本工资、奖金、实际工资每月1500次更新月度考勤统计记录员工每月的考勤情况一个月的信息统计统计好的考勤数据月度考勤编号、员工编号、日期、累计正常工作时间、累计请假、累计出差、累计加班、迟到次数、早退次数、旷工次数每月1500次更新,顺序检索表2-4(5)处理过程处理过程说明输入数据流输出数据流处理登录用正确的账号登录账号和密码核对密码要求密码正确,并且根据账户名来区分管理员和普通员工录入数据将准备的数据依次录入准备的出差,请假,加班,出勤的数据录入出差,请假,加班,出勤的情况要求数据根据其内容分别编入不同的记录中工资评估根据相应的评估方法来算基本工资,奖金和实际工资完整的考勤数据工资表基本工资加上加班的奖金,补助金减去请假,旷工扣的钱表2-5第三章总体设计3.1总体设计原理总体设计的基本目的就是回答“系统应该如何实现?”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