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蟹类增养殖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内肢:双肢型附肢的内侧分枝,由原枝顶端内侧发出,其节数由种类而定,软甲类甲壳动物附肢的内肢一般分为座节、长节、腕节、掌节和指节等5节。
2、体长(虾):眼柄基部或触角基部眼眶缘至尾节末端的长度。
3、雄性交接器:十足类甲壳动物雄性个体第一或第二腹肢左右内肢联接完成的管状交接器。
在交配时协助将精荚输送到雌体都纳精囊中,不同种类都雄性交接器构造不同,可作为分类都依据。
4、侧鳃:着生在十足类动物附肢基部上方身体侧壁上的鳃。
包被在头胸甲两侧所形成的空腔内,具呼吸功能,分类依据之一。
5、甲宽:头胸甲的最宽处的长度,最宽处如为齿时则自齿的基部起量。
6、雌性交接器:亦称纳精囊,十足类甲壳动物雌性个体位于第四及第五胸足基部之间都交配器官。
他有前叶、后叶、和侧叶组成。
中央为一开口,通常呈囊带装。
具有储存精子的功能。
其形态是分类都重要依据。
7、虾苗淡化:罗氏沼虾和河蟹的发育都要经过变态,且幼体必须在办海水中发育,而成体在淡水中成长,因此当90%的幼体变态后,即可进行淡化。
即在虾池的进水口放入淡水,同时出水口打开,逐步更换海水为淡水的过程,淡化过程需6~8h。
8、生殖节:具外生殖器的腹节。
上有产卵器和生殖孔9、雄性腹肢:虾类雄体第二腹肢内侧的细棒形带刺突起。
有辅助交尾都功能。
10、足鳃:着生在十足类甲壳动物胸肢底节上的鳃,具呼吸功能,分类依据。
11、生殖蜕壳:有些甲壳类动物在生殖季节到来时候,必须完成一次蜕壳,然后开始行生殖。
如河蟹,9~10月中旬,黄壳蟹蜕变成青壳蟹就是生殖蜕壳。
二、判断题(×)1.再生的速度与个体及环境有关,未成熟者再生能力差。
(√ )2.自然海域中国对虾、溞状幼体、糠虾幼体的饵料以多甲藻为主。
(×)3.虾蟹类的精子具鞭毛,入水后游动力较强。
(√ )4.三疣梭子蟹一般早期产卵的是大型个体,中后期的是中小个体。
(×)5.颚舟片指得是第二小颚内肢,其功能是划动水流,以利呼吸。
(×)6.南美白对虾、白对虾、日本对虾都属于开放式纳精囊。
(×)7.爬行虾类在胃壁的前侧方各有一块胃石,用于磨碎食物。
(×)8.对虾的输卵管自卵巢第三侧叶处向腹面延伸,开口于第三步足基部的雌孔。
(√ )9.青蟹是肉食性的蟹类,主要食物是软体动物和小型甲壳类。
(×)10.罗氏沼虾第九期幼体开始出现垂直旋转运动,即将变态为仔虾。
(×)11.虾类雌性交接器又称纳精囊(受精囊),位于第2-3对步足之间。
(√ )12.蟹类的螯状步足主要功能为取食、挖掘洞穴、防御、进攻。
爪状(√ )13.虾蟹类的感觉器官主要有化学感受器、触觉器、眼等。
(×)14.触觉腺由外胚层发育而来,位于第二触觉基部。
触觉腺的主要功(√ )15.虾蟹类的内分泌系统由神经内分泌系统和非神经内分泌系统组(√ )16.影响性腺成熟的因素很多:外界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温度的影响。
(√ )17.虾蟹类的摄食强度与生活阶段、生理状态、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
(×)18.常见三种经济价值较大的梭子蟹是三疣梭子蟹、红星梭子蟹、锯缘青蟹。
(√ )19.当前世界虾蟹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虾病泛滥,虾、蟹养殖发展不平衡,科技研究工作缺乏等。
(×)20.海产龙虾的幼体包括两个阶段即:无节幼体和后期幼体三、单项选择题1、中国对虾在越冬场时()A、活支能力弱B、摄食强度大C、索饵育肥C、雌雄交尾2、中国对虾的产卵盛期是()A、3月B、5月C、8月D、10月3、对虾的无节幼体()A、有明显的趋光性B、摄食单胞藻C、第Ⅳ期身体分布D、不蜕皮4、对虾人工育苗中培育幼体时投饵一般()A、从无节幼体期开始B、从蚤状幼体开始C、从糖虾期开始D、从受精卵开始5、仔虾出池的最低规格是()A、1厘米B、0.7厘米C、0.8厘米D、1.2厘米6、亲虾越冬期当水温最低光照应控制在A、50勒克斯B、1000勒克斯C、1000勒克斯D、室内自然光强7、对虾交尾时A、雄虾性腺成熟B、雌虾性腺成熟C、雌雄虾性腺都已成熟D、都没成熟8、纳精囊是A、雄虾产生精子的地方B、卵子受精的地方C、雌虾贮存精子的地方D、雌虾的性腺9、育苗生产中亲虾暂养的好处是A、能得到质量好的B、避免亲虾的机械损伤C、控制性腺成熟的时间D、提高亲虾的存活率10、幼体棘毛萎缩病A、由细菌感染所致B、由室内光线太强所致C、由水中重金属离子超标所致D、由充气量过大所致11、()是雌虾贮存精子的地方。
BA、贮精囊B、纳精囊C、生殖孔D、精荚12、无节幼体Ⅰ期与Ⅱ期的区别是。
BA、身体分节的不同B、附肢刚毛数及尾棘数的不同B、肢体附肢数的不同D、肢体内部构造不同13、下列哪个是消毒药品。
CA、EDTAB、土霉素C、福尔马林D、呋喃西林14、雌虾的性腺。
BA、只能成熟一次B、可以多次成熟C、不能成熟D、与产卵次数无关15、供水系统中使用的输水管是。
DA、聚氯乙烯塑料管B、镀锌管C、普通钢管D、聚乙烯塑料管16、对虾的卵子受精时是在()CA、产尾时B、精卵成熟时C、排卵时D、卵巢成熟时17、雌虾交尾的标志是()BA、卵巢褐绿色B、纳精囊乳白色C、纳精囊乳白色D、雌虾身体健壮18、幼体开始摄食是在()DA、无节幼体阶段B、仔虾阶段B、糠虾幼体阶段D、氵蚤状幼体阶段19、将要产卵亲虾的卵巢发育期应为()CA、Ⅱ期B、Ⅲ期C、Ⅳ期D、期Ⅴ20、弧菌病是()CA、因重金属离子超标而引起的B、因水温过高或光线太强而引起的C、由细菌引起的D、由病毒引起的、四、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种类场穴居、易打洞,养殖生产上应该加强防逃(AD )。
A、河蟹B、青虾C、南美白对虾D、克氏螯虾2、虾类增殖包括(CD )。
A、港湾养殖B、河口养殖C、资源保护D、放流3、虾塘综合养殖中,确定混养的条件是(ABCD )。
A、所养对象与虾的无敌对关系B、在饲料上有无竞争C、在空间地盘山看有无竞争D、混养对象能否当年达商品规格4、虾蟹繁殖中对于精荚的移取,可采用下列的那些方法(ABCD )。
A、解剖法B、指压法C、吸取法D、点击法5、虾蟹类的洄游包括(ABC )。
A、生长洄游B、越冬洄游C、生殖洄游D、避敌洄游6、虾蟹类成体的运动方式(BCD )。
A、浮游B、游泳C、跳跃D、爬行7、虾蟹类的觅食主要以(AD )为主。
A、嗅觉B、视觉C、侧线D、触觉8、虾蟹类的食性包括下列(ABCD )。
A、杂食性B、腐尸性C、肉食性D、植食性9、下列那些因素,可能影响虾蟹类的生长(ABCD )。
A、盐度B、温度C、水质D、养殖密度10、下列那些环境因素,可能影响虾蟹类的繁殖活动(ABCD )。
A、盐度B、温度C、光线D、海水组成11、虾蟹类的变态发育,主要的幼体发育阶段包括(ABCD )。
A、无节幼体B、蚤状幼体C、糠虾幼体D、后期幼体12、虾蟹类在繁殖季节的产卵类型可分为(AB )。
A、一次交配、多次产卵B、多次交配、多次产卵C、一次交配、一次产完D、多次交配、一次产卵13、虾蟹类的肌肉分为(ABC )。
A、内脏肌肉B、躯干肌肉C、附肢肌肉D、头部肌肉14、虾蟹类雄性生殖系统包括(ACD )。
A、精巢B、泄殖腔C、输精管D、精荚囊15、虾蟹排泄器官为(CD )。
A、肾脏B、鳃C、小颚腺D、触角腺五、填空题六、问答题:1、如何进行对虾类的增殖放流工作?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在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地进行人工放流苗种,增加补充量,恢复或增强资源量,通过投放人工育苗生产出来的虾苗进行增殖。
应注意的问题有:(1)考虑环境容量问题;(2)调查该海域的食物链状况,调查敌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调查饵料生物的数量及竞食生物的状况,大而确定是否适宜放流。
(3)放流的生物苗种必须是健康无病的,尤其不能带有传染病病原体,以免疾病的传播扩散。
2、虾塘综合利用的原则与条件是什么?答:第一,与对虾无敌对关系,不会相互或单方向捕食;第二,在饲料上无竞争,以摄食浮游生物最为理想,其次是捕食对虾不能利用的一些较大的底栖动物,如日本大眼蟹、小型虾虎鱼类、长臂虾、白虾及大型贝类的动物如鲷类和青蟹;第三,在空间地盘上无竞争,以中上层鱼类或吊养贝类为最佳,埋栖贝类至少有溶解氧之竞争;第四,能够适应不同类型池塘条件,应根据温度、盐度和底质条件,选择适宜的种类;第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第六,生长快,当年可达商品规格。
3.、池塘水质、底质污染来源与调控原理与技术。
答:在虾、蟹养成过程中,由于虾、蟹代谢的排泄物、残饵及饵料溶出物以及生物尸体的影响,使池塘水质和底质条件恶化,增大了环境的压力。
水质和底质是相互制约与相互影响的,水中悬浮有机物沉积于池底,在池底缺氧分解,其分解产物溶解于水中又影响水质,而水中的化学因子又影响底质中的化学变化,形成一个不断地循环。
改善水质的方法有:换水,调控底质,增加溶氧,水质改良剂的应用,生物净化。
4、评价虾蟹类养成几种方式的优缺点。
答:港养:产量低,建港成本高。
人工生态系养殖法:不用投饵,降低成本,减少病害的发生,密度小,产量低。
池塘养殖:池塘面积小,便于人工调控,产量和效益比较高,但易发生病害,甚至造成绝收。
半蓄水养虾:节省担水成本,池内水质好,网眼不能太密,池内常混入野杂鱼、虾,拦网的安全性差,人工投饵流失较多。
集约化养殖:养殖面积较小,占地少,占用劳力少,水的理化因素便于人工控制,产量高。
但投资大,要求有较高的技术,密度大,易发生病害。
5、虾蟹类的前两对触角功能如何。
答:⑴第一触角清洗眼球⑵平衡囊司体位、姿态平衡⑶触角鞭是嗅觉、触觉感受器官⑷第二触角,鳞片侧向转动司游泳平衡⑸第二触角,潜底时鳞片构成呼吸器官的组成部分。
⑹第二触角鞭检测振动的特化器官,司体前,背面,后侧方向的机械感觉。
6、简述河蟹胚胎发育过程。
答:⑴受精、卵裂、囊胚期⑵原肠前期,原肠后期、新月期⑶中轴器官形成期⑷眼点期⑸心跳期⑹膜内原蚤状幼体期7、育苗池泛池的原因及处理措施如何?答:⑴苗池内出现的絮状物,该物由于幼体的粪便、有机颗粒及细菌组成。
⑵有机物丰富,细菌大量繁殖的结果。
⑶排水过多,充气量突增,也会将池底部污染物冲起,也会产生类似情况。
⑷减小充气或停气一段时间,杂物下沉后在充气。
⑸施药2mg/L氯霉素,可以预防或向池底撒沙。
8、简述虾类繁殖与环境的关系。
答:虾蟹类的繁殖活动与环境条件的关系非常密切,影响其繁殖活动的主要环境因素有:(1)盐度,中国对虾卵子孵化需在20以上的盐度中进行;某些淡水种类在繁殖过程中必须在诲水中进行。
(2)温度,温度对虾蟹类的繁殖的主要影响是在适温范围内,较高的温度可以促进繁殖过程。
(3)光线,一般认为弱光对性腺成熟有利。
(4)海水的组成,普通海水对于繁殖无不利影响,在低盐度地区及人工配制海水用于繁殖时,海水的组成以及离子比例就显得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