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商务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

电子商务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

2004 20 总第304期商业研究 COMMERCIAL RESEARC H 文章编号:1001-148X(2004)20-0172-04电子商务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张 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 430060)摘要:电子商务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尤其对于中国而言,在加入W TO以后,对外贸易的扩大和交易需求的增加,势必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

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积累,人们发现发展电子商务的障碍主要不是来自于技术,而是来自于法律。

这些新兴的法律问题,包括电子合同的生效,电子签名或认证的有效性,还不能被现有的法律很好的规范。

关键词:电子合同生效;邀约;承诺;撤销;服务商责任;公证中图分类号:F713 36 文献标识码:B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Inte rnet)的应用和普及,一种以此为基础的新的商业行为模式应运而生,这就是电子商务(Ele ctronic Co mme rce)。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尤其是在中国,表现得更为突出。

1998年3月6日,我国国内第一笔互联网上电子商务由世纪互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银行共同携手完成,标志着我国电子商务已开始进入实用阶段。

1999年,我国消费类电子商务活动中网上购物总交易额达5500万元。

专家预言,今年,中国从因特网获得的年收入可能达到三十八亿美元。

一、电子商务的定义及特征由于不同的国家或组织有不同的情况和需求,所以,对于电子商务的定义也是不尽相同的。

从狭义上讲,电子商务是运用互联网进行商务交易或在线式销售的行为。

从广义上讲,它是指交易主体使用各种电子工具及电子信息技术,在公开的环境下利用数据化的信息与交易对手进行交易的模式,无需依靠纸面文件、单据传输。

而我们所说的电子工具和技术,应该包括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e xc hange)、电子邮件、电报、传真、电传等方式。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其特征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电子商务摆脱了传统商务中以书面文件为基础的交易方式的制约,通过对信息的数据化实现了交易的 无纸化,节约了资源,降低了交易成本。

其次,电子商务对于技术的依赖明显大于传统商务。

由于整个交易过程建立在网络和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因此,企业和市场对相应的软件和信息处理程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不断优化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竞争态势。

最后,电子商务是一种高效率的交易。

电子商务突破了时间、地点的障碍,大大缩短了交易的时间,更能及时的反馈所需信息,为企业赢得了更多的机会。

可见,电子商务的高效率,不仅是工作上的高效率,更是市场上的高效率。

二、有关电子合同的法律问题(一)电子合同的定义及特征1 电子合同的定义合同,亦称契约。

根据我国新!合同法∀第二条规定,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债权债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反映了双方或多方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

交易为了保障双方利益和市场经济正常的运行,一般说来,其行为都应依法根据合同要求履行义务或承担责任。

电子商务也不例外,它也需要合同进行保障,这种合同通常被称为电子合同。

在对电子合同定义之前,我们必须了解电子数据交换的概念,即EDI。

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在示范法中对EDI作了如下定义: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指电子计算机之间信息的电子传输,而且使用某种商定的标准来处理信息结构。

这是EDI的狭义解释。

其广义解释还包括通过Email等传输手段形成的电子合同,此次不作探讨。

了解了EDI的概念,我们可以把电子合同定义为以电子数据交换方式拟定和形成的合同。

2 电子合同的特征作为一种崭新的电子化合同,电子合同除了具有传统合同的一些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1)合同的要约、承诺和传递均通过计算机互联网进行。

当事人有时先后采用电子方式充分协商,最终通过EDI来完成合同。

由于EDI具有自动审单判断的功能,因此合同的签订过程几乎不需要也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协商过程。

合同的传递过程也仅仅是互联网的电子传递,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合同传递方式。

(2)合同的成立、变更和解除不须采用传统的书面形式。

由于电子合同是采用EDI手段的,合同的内容完全可以储存在计算机的内存中,也完全可以储存在磁盘或其他接受者选择的非纸张的中介物上。

收稿日期:2003-07-10(3)电子合同是面向数据信息的,具有一定的固定格式。

由于EDI 报文是有国际标准的,那么合同也必需依照一定的格式进行。

这不仅能很好的保障双方利益,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效率,减少因制度不健全而造成的损失。

(4)合同的成立不需经过传统的签字。

国际贸易中,单证有必须签字的要求。

但在电子合同中,当事人不可能也不需要使用传统的签字方式对合同的有效性加以确认。

这并不是说电子合同完全不需要任何形式的认证,通常状况下,我们是以电子密码的形式进行 签名 的。

(二)投邮主义与到达主义在电子合同中的应用1 投邮主义与到达主义的含义贸易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合同的签署和生效的问题。

在电子商务中,电子合同的生效依仗着不同的法律体系有不同的观点。

在英美法系中,信奉的是 投邮主义(Mail-Box Rule) ,也就是说,信件或电报一经发出,立即生效,生效的时间以投递邮件收据上邮局所盖邮戳为准,而不管对方是否收到。

这种原则在电子合同实践中遇到极大的困难。

因为在电子合同关系下,当承诺方的计算机发出承诺后,有几种情况可能发生:承诺方计算机出现问题,发出的承诺数据在中途变为垃圾数据;由于传送媒介故障中途丢失,等等。

相同的问题同样存在于要约方发出要约之时。

如果电子合同是通过第三方或电子商务中介商来完成的话,情况还将变得更为复杂。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不采用该原则。

而国际货物销售公约和大陆法规定,不论是发盘还是接受,均以抵达接收人或发盘人作为生效的条件之一,即 到达主义(Received The Letter Of Acceptance) 。

我国!合同法∀第16条规定, 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合同法∀第16条第2款规定: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2 特定系统 的理解对于 特定系统 的定义十分重要,因为它是关系电子合同成立的重要环节:要约和承诺是否成立、有效或撤销等重要的问题。

从技术角度而言,特定系统有二,一是服务器系统,二是该服务器中的邮箱系统。

其中,如果合同签署的当事人为双方或多方,而且通过特定系统,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为订立电子合同而设计的网络平台及终端是所谓的 特定系统 ,也可以被视作一种相对固定的服务器系统。

如果某一系统并不是专为当事人订立电子合同而建立的,但是可以被当事人利用和控制的系统或者隶属于整个网络上的一个终端,如特定的电子邮箱系统,也可被确认为 特定系统 。

我国立法采取大陆法系的 到达主义 ,所以特定系统似乎应当指服务器中的邮箱系统,因为一个网站的服务器里除了邮箱系统外,可能还有其他系统,而只有邮箱系统才是接收人直接使用的系统;但从技术过程来看,电子邮件在网络上的传送方式是服务器#服务器之间的传送,邮箱系统往往只是服务器的内部设置,电子邮件一定要通过服务器系统再转送入收件人的邮箱当中,因此以邮箱系统为特定系统无法解释与邮箱系统混然一体的服务器系统的法律地位问题。

我国!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 采用数据电文方式订立的合同,承诺到达的时间适用本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 ,即只要到达上述任何一种 特定系统 ,即视为到达。

我的意见是,为了平衡电子邮件发件人和收件人之间的风险,法律应当根据技术特征来设定,特定系统应当指收件人邮箱系统所在的服务器系统,但发件人必须准确设定收件人的邮箱地址,且收件人也应对自己邮箱在当时是否能正常工作予以确认。

至于承诺到达是以到达对方邮箱还是以要约人阅读为准,我国法律并无明文规定。

我认为,只要承诺到达要约人可控制的范围内,或力所能及可以进行处理的范围内,应视为承诺到达,而不应考虑要约人的实际阅读的情况。

这也是出于平衡要约方与承诺方的利益的考虑。

3 电子合同生效的时间、地点为了避免在未来的电子商务交易中产生贸易纠纷,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第15条详细规定了收到和发出数据电文的时间和地点:(1)除非发件人与收件人另有协议,一项数据电文的发出时间以它进入发件人或代表发件人发送数据电文的人控制范围之外的某一信息系统的时间为准。

(2)除非发件人与收件人另有协议,数据电文的收到时间按下述办法确定:a 如收件人为接收数据电文而指定了某一信息系统:(a)以数据电文进入该指定信息系统的时间为收到时间;或(b)如数据电文发给了收件人的一个信息系统但不是指定的信息系统,则以收件人检索到该数据电文的时间为收到时间。

b 收件人并未指定某一信息系统,则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一信息系统的时间为收到时间。

(3)即使设置信息系统的地点不同于根据第(4)款规定所视为的收到数据电文的地点,第(2)款的规定仍然适用。

(4)除非发件人与收件人另有协议,数据电文应以发件人设有营业地的地点视为其发出地点,而以收件人设有营业地的地点视为其收到地点。

就本款的目的而言:a 如发件人或收件人有一个以上的营业地,应以对基础交易具有最密切关系的营业地为准,又如果并无任何基础交易,则以其主要的营业地为准;总第304期张 晶:电子商务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173 ∃b 如发件人或收件人没有营业地,则以其惯常居住地为准。

我国新!合同法∀规定: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第十六条) 。

该法同时规定,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第三十四条)。

4 电子合同的撤回与撤销制度在确定了合同的生效时间后,则新的问题出现了,这就是合同意思表示的撤回与撤销制度。

要约和承诺,都是独立的意思表示,都可以被撤回或者撤销。

在电子商务当中,由于意思表示往往以电子数据的形式通过网络进行传输,速度极快,有时几乎是同时到达对方,而且计算机软件能够自动发出和接收指令,此时意思表示的撤回与撤销变为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我认为,电子交易不同于一般的意思表示,在传统的民法体系下,这种非对话的意思表示之效力应采用到达主义。

而表意人于意思表示到达对方前,得撤回其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的撤回,是指在意思表示到达对方之前或同时,发出人又向对方发出通知,否认前一个意思表示效力的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