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3 溶液的浓度 第 1 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测试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已知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5 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1∶5 C.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5 D.溶质质量∶溶液质量=4∶52.(2019 河北唐山路北三模)对如图所示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是稳定、均一的混合物B.溶质为 NaClC.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1∶10D.溶质质量分数为 10%3.(2019 湖北咸宁月考)把 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的食盐水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是()A.100 gB.200 gC.300 gD.400 g4.20 ℃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 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 3 固体,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变化图示正确的是()5.(2019 江苏苏州昆山一模)20 ℃时,氯化钡的溶解度是 35.8 g 。
该温度下,将 15 g 氯化钡和 20 g 氯化钡分别加入到 5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 )A.23.1%、26.4%B.23.1%、28.6%C.30%、35.8%D.30%、40%6. 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示变化信息选项ABCDA. t 1 ℃时,把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剂质量一定不变B. t 2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 将 t 1 ℃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 2 ℃,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D. 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7. 将 10 g 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变为 20%,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加入 10 g 质量分数为 20%的氢氧化钠溶液B.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1 gC.倒出一半溶液D.蒸发 5 g 水8.(2019 山东滨州无棣二模)某药厂配制500 kg 的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送往地震灾区救治伤员, 下面有关计算或说法正确的是()A.0.9%氯化钠溶液表示 100 g 水中溶有 0.9 g 氯化钠B.配制 500 kg 的生理盐水需要 450 g 氯化钠C. 氯化钠溶于水的操作中,可往其中加冰块以加快溶解速率D. 若将 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配制 500 kg 的生理盐水,需要 15%的氯化钠溶液 30 kg9.(2019 重庆二模)分析处理图表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表是 A 和 B 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0 ℃时,对于两者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A>BB.若要配制浓度相同的 A 、B 的饱和溶液,则温度范围为 20 ℃<t<30 ℃C.若要配制等质量的 A 、B 的饱和溶液,则所需溶质B 的质量更大D.40 ℃时,A 、B 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固体质量:A<B二、填空题10.如图为 KNO 3 的溶解度曲线,a 、b 在溶解度曲线上。
(1)a 点对应的溶液是 溶液。
(填“饱和”或者“不饱和”)(2)a 点对应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只列计算式)(3)将a 点对应的溶液升温到 70 ℃,其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欲使 KNO 3 溶液的状态从 b 点转化为 c 点,可采取的措施是。
温度/℃10203040溶解度/gA 35.8 36 36.3 36.6B 12.2 21.8 39.7 53.211.(2019 上海长宁二模)根据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温度(℃) 02040506080100溶解度(g/100 g 水) KNO 3 13.3 31.6 63.9 86.0 110.0 169.0 246.0NaCl 35.7 36.0 36.6 37.0 37.3 38.4 39.8(1)20 ℃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是KNO 3 NaCl(填“>”“=”或“<”)。
(2)除去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氯化钠的方法是。
(3) 配制 200 g 0.9%的生理盐水,需要称取氯化钠固体g 。
(4) 60 ℃时,50 g 水中溶解 43 g 硝酸钾形成不饱和溶液,欲使该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可以恒温蒸发水的质量为g(精确到 0.1);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也可以降温到 ℃使其恰好饱和。
12. 实验室的实验员老师为给同学们准备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整个配制过程如图所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配制过程,然后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 A 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2)溶液 B 的溶质质量分数是;(3)溶液 C 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13.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
他从瓶中倒出 50 毫升用来配制稀硫酸,问:(1) 该 50 毫升浓硫酸中含溶质硫酸克。
(2) 他将这 50 毫升浓硫酸与 200 克水均匀混合,求所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结果保留到 0.1%)(3)若实验室用 98%的浓硫酸来配制 63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28%的稀硫酸,则需要再加多少毫升的水?三、计算题14.(2019 山东滨州沾化一模)某同学为探究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先后进行了四次实验(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
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试回答以下问题:浓硫酸(H 2SO 4) 500 毫升浓度(质量分数)98% 密度 1.84 g/mL相对分子质量98强腐蚀性,阴冷、密封贮藏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所取合金的质量/g 10 10 20 30 所加稀硫酸的质量/g 100 120 80 m 生成氢气的质量/g0.20.20.2n为: 15 g 17 9 g = ,则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1)上表第四次实验中合金里的铁恰好与稀硫酸完全反应,则其中m= ,n= 。
(2)该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所加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保留至 0.1%)。
一、选择题1.答案=1∶4∶5,故只有 A 项正确。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答案溶质质量 1溶液质量52.答案 C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A 说法正确;固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所以氯化钠属于溶质,B 说法正确;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10∶90=1∶9,C说法不正确;据标签中内容可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D 说法正确。
3.答案 A 设需加水的质量为 x,则100 g×20%=(100 g+x)×10%,解得 x=100 g。
4.答案 C 起始溶液是不饱和KNO3溶液,溶液的质量不可能从0 开始增大,故A 错误;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 KNO3固体时,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直至达到饱和状态,即溶液质量先增大后不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先增大后不变,故 B 错误,C 正确,D 错误。
5.答案 A 20 ℃时,氯化钡的溶解度是 35.8 g,则 50 g 水中最多能溶解 17.9 g 氯化钡,将 15 g 氯化钡和20 g 氯化钡分别加入到 5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100%≈23.1%、×100%≈26.4%。
6.答案 B t1℃时,把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则溶剂质量减少,故 A 错误;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 B 正确;t1℃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乙>甲=丙,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乙>甲=丙,升温到 t2℃时,由于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变化,仍为乙>甲,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甲溶液,故 C 错误;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比乙大,所以当甲中含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故D 错误。
7.答案 D 10 g 10%的某溶液含溶质的质量为 10 g×10%=1 g,含溶剂 10 g-1 g=9 g。
加入 10 g 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 20%,A 操作错误;设需要再溶解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x,(10 g+x)×20%=10g×10%+x,x=1.25 g,B 操作错误;溶液具有均一性,把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 10%,C 操作错误;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 y,(10 g-x)×20%=10g×10%,x=5 g,D 操作正确。
8.答案 D 0.9%氯化钠溶液,表示 100 g 氯化钠溶液中溶有 0.9 g 氯化钠;配制 500 kg 的生理盐水, 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500 kg×0.9%=4.5 kg=4500 g;氯化钠溶于水的操作中,往其中加冰块,温度降低, 减慢了其溶解速率;若将 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配制 500 kg 的生理盐水,设需要 15%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 500 kg×0.9%=x×15%,x=30 kg。
A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20%,9. 答案 C 一定温度下,溶解度越大,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10 ℃时,A 的溶解度大于 B 的溶解度,对于两者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A>B ,A 说法正确;要配制浓度相同的 A 、B 的饱和溶液,两者的溶解度应相等,在温度范围为 20 ℃<t<30 ℃内,两者的溶解度有相等之时,B 说法正确;未指明在一定的温度下,无法确定配制等质量的 A 、B 的饱和溶液所需溶质的多少,C 说法错误;40 ℃时,B 的溶解度更大,在等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溶质更多,故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的固体也更 多,D 说法正确。
二、填空题10.答案 (1)饱和(2)45.8 g×100% (3)不变 (4)增加溶剂145.8 g解析 (1)a 点在溶解度曲线上,所以对应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2)a 点对应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5.8 g×100%。
(3)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a 点对应的溶液升温到 70 ℃,其溶质质量145.8 g分数不变。
(4)欲使KNO 3 溶液的状态从 b 点转化为 c 点,可采取的措施是增加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