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基础B_计算机概述

计算机基础B_计算机概述


2.信息处理:信息处理主要是指非数值形式的数据处理, 包括对数据资料的收集、存储、加工、分类、排序、检索 和发布等一系列工作。信息处理包括办公自动化(OA)、 企业管理、情报检索、报刊编排处理等。特点是要处理的 原始数据量大,而算术运算较简单,有大量的逻辑运算与 判断,结果要求以表格或文件形式存储、输出。要求计算 机的存储容量大,速度则不怎么要求。信息处理目前应用 最广,占所有应用的80%左右。
电子恐龙的缩骨法——晶体管
晶体管实质上是按显微比例的真空管建造的。
电子管的缺点: 体积大; 耗能高、散热量大。
晶体管的优点: 体积小; 耗能低; 性能稳定。
ENIAC
划时代的实验装置
第三代(1965~1970) 集成电路 百万~几百万(次/秒)
第三代计算机的特点: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 为基本物理器件。它具有通用化、系列化、标准 化的特点。
第四代(1971~今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几百万~几亿(次/秒)
第四代计算机的特点: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 成电路作为基本物理器件。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计 算速度可达几百万甚至上亿次每秒。在系统结构 方面发展了并行处理技术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和计 算机网络等;软件方面发展了数据库系统,分布 式操作系统、高效可靠的高级语言以及软件工程 标准化等。
5.多媒体技术:把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动 画等多种媒体有机组合起来,利用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 视技术,使它们建立起逻辑联系,并能进行加工处理(包 括对这些媒体的录入、压缩和解压缩、存储、显示和传输 等)的技术。目前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 拓宽,除了知识学习、电子图书、商业及家庭应用外,在 远程医疗、视频会议中都得到了极大的推广。
3.过程控制:把计算机用于科学技术、军事领域、工业、 农业等各个领域的过程控制。且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需有 专门的数字—模拟转换设备和模拟—数字转换设备(称为 D/A转换和A/D转换)。由于过程控制一般都是实时控制, 有时对计算机速度的要求不高,但要求可靠性高、响应及 时。
4.计算机辅助系统:有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 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 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等系统。
将电脑浓缩在一颗芯片上
42,000,000 晶



0.18微米芯片

2,300
10微米芯片 4004
奔腾4
计算机第一定律——摩尔定律
晶 体 管 数
每18个月芯片能力增长一倍。



间百

万 条
/
行每
的秒



计算机发展——微型化
计算机不再是单一的计算的机器,而是一种 信息机器,一种个人的信息机器。
第一代 (1946~1953)
电子管 5千~4万(次/秒)
第一代计算机的特点: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 物理器件。体积大、能耗高、速度慢、容量 小,应用也仅限于科学计算和军事目的。
第二代(1954~1964) 晶体管 几十万~百万(次/秒)
第二代计算机的特点:采用晶体管作为基本物 理器件。体积小、能耗低、稳定性强,这一时 期适用于事务处理得COBOL语言得到广泛的应 用,因此,应用范围从单纯的科学计算和军事 目的扩展到事务处理、工程设计、数据处理等 方面。
Altair 8800
计算机发展——巨型化
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亿次运算的超级计算机
1975年世界上第一台超级计算机“Cray-I” 超级计算机应用:天气预报、地震机理研究、 石油和地质勘探,卫星图像处理等大量科学计 算的高科技领域。
中国超级计算机: 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 “银河1号”、 “银河2号”和“银河3号”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推出的 “曙光1000” 、“曙光200I”和“曙光3000”
CRAY-Ⅱ 银河Ⅱ
计算机发展——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 的产物。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动力: 使用远程资源,共享程序、 数据和信息资源,网络用户 的通讯和合作。
计算发展——智能化
“总有一天,人类会造出一些举止跟人一样的 ‘没有灵魂的机械’来”。
——笛卡尔(1637)
第一代机器人 机械手(1962年出现)
1.1.1 计算机的发展 1.1.2 中国计算机发展的史 1.1.3 计算机语言的发展 1.1.4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世界上第一台数字式电子计算机是由美国宾夕法 尼 亚 大 学 的 物 理 学 家 约 翰 · 莫 克 利 ( John Mauchiy)和工程师普雷斯伯·埃克特(P. Eckert) 领导的科研小组于1943年开始研制并于1946年完 成 , 取 名 为 ENIAC ( Electronic Numerical
第二代机器人
具有“感觉”的机器人 第三代机器人
Deepblue
装有启发式计算机的“智能机器人” Garry Kasparov
计算机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信息处理设备。主要特点有: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3.记忆能力强; 4.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 5.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1. 科学计算:指计算机应用于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 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数值计算)。一般要求计算机速度快、 精度高,存储容量相对大。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早的应用方 面。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的计算机。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5000次加法/秒 体重30吨 占地170m2 17468只电子管 6000只继电器 功率174KW
第一台程序存储式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程序存储式计算EDSAC由英国剑桥 大学的莫利斯·威尔克于1949年研制成功,它标志 着计算机时代的真正开始。
第一台程序存储计算机 EDSAC 1949
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代 (1946~1956)
电子管 5千~4万(次/秒)
第二代 (1957~1964)
晶体管 几十万~百万(次/秒)
第三代 (1965~1970)
集成电路 百万~几百万(次/秒)
第四代 (1971~90年代) 大规模集成电路 几百万~几亿(次/秒)
计算机基础
第一讲 计算机概述
教学目的及要求: 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发展简史、应用领域及性能指标 教学难点重点:
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的应用 教学内容提要: 第1章 计算机概述 1.1 计算机的发展 1.2 计算机的应用
1.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2 计算机特点、应用领域
1.1 计算机发展历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