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3章供应链绩效评价.pptx

第13章供应链绩效评价.pptx

量指标 ④ 加强企业内部沟通与教育 ⑤ 确定每年、月、日业绩指标的具体数值,与计
划和预算相结合 ⑥ 将每年的报酬与奖励制度与平衡计分卡挂钩 ⑦ 采用员工意见修正平衡计分卡和战略
二、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萨蒂(T.L.Saaty) 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
其基本思路是:评价者首先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 干组成要素,并将这些要素按支配关系形成有序 的递阶层次结构;然后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层次 中诸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最后综合各层次要素的 重要程度,得到各要素的综合评价价值,并据此 进行决策。层次分析法后来被引入供应链管理领 域,成为绩效评价的一种的新方法。层次分析法 是一种实用的多准则决策分析方法,将定性分析 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并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予以 量化,具有实用性、系统性和简洁性的特点。
的数量
(3)产需率指标
在一定时间内,节点企业已生产的数量与其下游 节点企业(或用户)对该产品的需求量的比值。
RPD Pi Di1
一定时期内节点i已生产的产品数 (或提供的服务)
一定时期内下游节点i+1对产品数 (或服务)的需求数
该指标反映供应链各节点的供需关系,产需率越接近1, 说明上下游节点间的供需关系协调,准时交货率高。
围绕供应链的目标,对供应链整体、 各环节所进行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分析评 价。
评价范围包括:
供应链整体运行绩效
供应链节点企业
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二、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内容
1.内部绩效评价
主要对供应链上的企业内部绩效进行评价,着 重将企业的供应链活动和过程同历史的作业 或目标进行比较。
主要指标:
Warehouse
二、供应链绩效管理的含义、特点和 作用
(一)供应链绩效管理的含义
• 供应链绩效管理就是指从供应链整体出发, 为综合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与方法,开发供 应链系统的各种潜能,顺次完成绩效计划、 绩效实施、绩效评价和绩效反馈等过程,以 提高供应链整体及其成员绩效而进行的管理。
一、供应链绩效评价的范围
•循环期 •交货可靠性 •产品质量
•循环期 •订单完成情况
基于供应链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示意图
第四节 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供应链管理绩效指标体系的构成
1.对供应链业务流程的评价
(1)产销率指标
一定时期内已销售出去的产品和已生产的产品数量 的比值。
RSP S P
反映供应链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RSP越接近1,说明资源 利用程度越高。 反映库存水平和产品质量,其值越接近1,供应链成品库存 量越小。
第13章 供应链绩效评价
第一节 供应链绩效管理概述
一、绩效与绩效管理的含义
(一)绩效的含义
• 绩效是员工在工作岗位上所做 的与组织战略相关的、具有可 评估要素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成 果,它体现了员工对组织的贡 献和价值。
(二)绩效管理的含义
• 绩效管理是有效管理员工以确保员工的工作行为和 产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进而促进个人与组织共 同发展的持续过程。
(1)准时交货率 (2)成本利润率 (3)产品质量合格率 (4)售后服务质量 (5)满意度
满意度 准时交货率 产品质量合格率
实际产品价格
用户期望的价格
二、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
1.基本组成要素
评价的目标 评价的对象 评价模型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评价组织
2.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的运作流程
内外环境 绩效评价指标的
分析
确定和收集
评价标准的 确定
信息的收集
绩效评价与 分析、报告
一、平衡计分卡
1.平衡计分卡简介
用一个组织的远景转变成一组由四项观点组成的绩 效指标架构来评价组织的绩效。
客户的意见
股东如何处理
财务角度
企业精于什么
内部效率+客户满意=财务成功
能满足客户 客户角度
高效运转
流程角度
未来提
机遇、挑战
持续改进 创造价值
2.平衡供应链记分卡四个评价角度 (1)客户方面
供应链订单完成的总循环期 客户保有率 客户对供应链柔性响应的认同 客户价值 客户销售增长以及利润
(2)供应链内部运作方面
产品改良、创新过程测评
新产品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 比原计划提前推出新产品的时间差 开发下一代新产品的时间 第一次设计出的全面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百分比
具体分为: ¢ 供应链节点企业的产销率 ¢ 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产销率 ¢ 供应链产销率
(2)平均产销率绝对偏差指标
反映在一定时期内供应链总体库存水平,其值越 大,说明供应链成品库存量越大,库存费用越高。
n
Pi Si
平均产销绝对偏差 i1 n
n——供应链节点企业的个数; Pi——第i个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数量 Si——第i个企业在一定时间内以生产的产品中销售出去
成本 客户服务 生产率 资产的评估 质量
2.外部绩效评价
对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运行状况的评价
主要指标
客户满意程度 最佳实施基准
3.供应链综合绩效评价
针对整条供应链的运行绩效进行评价
主要指标
客户服务 时间 成本 资产
一、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原则
• (一)目的性原则 • (二)整体性原则 • (三)层次性原则 • (四)突出重点的原则 • (五)可操作性原则 • (六)规范性原则
经营过程测评
供应链有效提前率 供应链生产时间柔性 目标成本达到比率 运作质量 完美的订单完成水平
(3)未来发展性方面
新产品开发循环期 新产品销售比率 流程改进效率
(4)财务价值方面
供应链资本收益率 现金周转率 供应链总库存成本 供应链的库存天数
3.实施平衡计分法的步骤
① 建立公司的远景与战略 ② 在高层管理层中对公司的远景与战略达成共识 ③ 为四方面的具体目标找出最具有意义的业绩衡
(4)产品出产(或服务)循环期指标
供应链各节点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节拍或出 产间隔期。反映各节点对其下游节点需求的响 应程度,循环期越短,响应性越好。
(5)供应链总运营成本 (6)供应链核心企业产品成本指标 (7)供应链产品质量指标
合格率、废品率、退货率 破损率、破损物价值
2.供应链上下游节点企业关系绩效指标
二、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特点
1.供应链绩效评价侧重于供应链的整体绩效评 估。
2.基于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 3.供应链绩效评价难度较大。
供应商
制造商
分销商
顾客
•价格
•成本 •效率 •产量
•库存水平 •库存周转期 •仓库面积
现行的基于职能的绩效评价指标示意图
供应商
制造商
分销商
顾客
•循环期 •准时交货 •产品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