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操作规程编制:实施:目录1 目的 (4)2 范围 (4)3 期间核查 (4)3.1 侧滑试验台期间核查 (4)3.2 车速表试验台期间核查 (5)3.3 轴(轮)重仪期间核查 (6)3.4 制动试验台期间核查 (8)3.5 不透光烟度计期间核查 (12)3.6 排气分析仪期间核查 (12)3.7 前照灯测试仪期间核查 (17)3.8 声级计期间核查 (18)3.9 汽车底盘测功机期间核查 (19)3.10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底盘测功机期间核查 (22)3.11 简易瞬态工况排气检测系统测功机期间核查 (25)3.12 柴油车加载减速工况法不透光烟度检测测功机期间核查 (28)3.13 流量分析仪期间核查 (32)4 实施 (34)附:期间核查记录表 (35)附录 1 侧滑检验台核查记录 (35)附录 2 车速表检验台核查记录 (36)附录 3 轴(轮)重仪核查记录 (37)附录4制动检验台核查记录 (39)附录 5 不透光度计标定核查记录 (39)附录 6 废气分析仪核查核查记录(稳态工况法) (40)废气分析仪核查记录(双怠速法) (41)H C/C O气体测试仪 (42)附录7 前照灯检测仪核查记录 (43)附录8声计级核查记录 (45)附录9不透光度计核查记录 (46)滤纸烟度计校准A (47)滤纸式烟度计B (48)附录10扭力传感器核查记录A (49)扭力传感器核查记录B (50)附件11温湿度、大气压校准 (51)附件12期间核查记录(核查标准法) (52)附件13期间核查记录(设备比对法) (53)汽车检测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操作规程1 目的为了本检测站主要仪器设备保持正常状态,确保提供给检测结果的质量,本站对所有主要仪器设备实行运行中检查(期间核查),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合侧滑检验台、车速表检验台、轴(轮)重仪、制动检验台、不透光烟度计、排气分析仪、测功机等主要仪器设备的运行中检查。
规定了每一台仪器核查的技术依据、项目及要求、标准仪器设备、方法、周期。
当仪器设备出现异常现象或修理、调整后,必须依照本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核查。
3 期间核查3.1 侧滑检验台期间核查(1) 技术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908-2009滑板式汽车侧滑检验台检定规程。
(2) 核查项目及要求:零值误差:不大于±0.2m/km。
零点漂移:每隔5min观察1次,15min内不大于0.2m/km。
示值误差不超过±0.2m/km。
示值重复性误差:不超过0.1m/km。
(3) 核查用仪器设备:百分表0~10mm,2级(±2%)(4)核查方法:在左台(或右台)安装好百分表和挡板,计算机进入标定界面,选(点)标定状态,点清零键,用微动工具缓缓推动滑板,当侧滑台示值为3m/km、5m/km、7m/km时,分别读取百分表示值。
向内、向外各重复3次,按下式计算示值误差:△i=xi-Si/L式中:△i——第i测量点的示值误差(m/km);xi——第i测量点的侧滑台示值(m/km);Si——第i测量点百分表3次示值的平均值(mm); L——滑板沿机动车辆行进方向的纵向长度(m)。
以上各测量点示值误差不超过±0.2m/km。
左(右)台分别标定。
选(点)停止状态,结束核查工作。
(5)核查周期侧滑台的核查周期一般为6个月。
3.2车速表检验台期间核查(1) 技术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909-2009滚筒式车速表检验台检定规程。
(2) 核查项目及要求:零值误差:不大于±0.5km/h。
零点漂移:15min内不大于±0. 5km/h。
车速台示值误差不超过±3%。
(3) 核查用仪器设备:测(转)速仪60km/h以上±0.5%(2000r/min以上)。
(电子计数)(4) 核查方法:将汽车驱动轮安置在车速台滚筒上,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计算机进入软件标定界面,选中“车速”,点击“标定”,就进入车速标定界面。
选中“标定状态”,点击“清零”,由汽车驱动车速台滚筒稳步加速旋转,在车速台示值分别约为40km/h时用测(转)速仪测量实际速度(转速)。
重复测量3次,按下面公式计算各点每次示值误差:δ=(V/Vo-1)100%式中:δ——车速台示值误差; V——车速台示值(km/h); V o——测速仪测量速度值(km/h)。
δ=(V·105/6πDn-1)100%式中:n——转速仪测量转速值(r/min);D——车速台主滚筒标称外径(mm)。
将各点3次测量计算出的示值误差取以平均值作为该点核查值,应符合不超过±3%的要求。
(5) 核查周期车速表检验台核查周期一般为6个月。
3.3 轴(轮)重仪期间核查(1)技术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014-2006轴(轮)重仪检定规程机动车安全检测设备GB/T 11798.7-2001轴(轮)重仪检定技术条件(2) 核查项目及要求:空载变动性:不大于0.1%Max。
零点漂移:30min内不大于0.1% Max。
示值误差:当测量值不大于10%(F.S ):±0.2%(F.S ),测量值大于10%(F.S ):±2%。
重复性误差:不大于该秤量点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二分之一。
示值间差:不大于该秤量点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3) 核查用仪器设备:用砝码核查的。
一组轴(轮)重仪要求2000kg 砝码,准确度±0.1%。
或用测力传感器核查的。
压力传感器测量范围不小于轴(轮)重仪50%(F.S ),准确度为2级。
反力架、千斤顶等核查用辅助工具。
(4)核查方法:进入计算机软件标定界面,选中“制动”(轴重与制动在同一标定界面),点击“标定”,就进入轴重标定界面,选中“线性标定”,以及“标定项目”中的左(或右)重量,然后选中“标定状态”,点击“清零”,接着开始对台体加力,并观察计算机示值。
a. 用砝码核查按选定测试点加载砝码,示值误差按下式计算:%100⨯⋅⋅-=∆gm g m x i i i i △i =(x i -m i g )100%/ m i g式中:△I ——第i 测量点示值误差;xi ——第i 测量点轴(轮)重仪三次示值的平均值(N );mi ——第i 测量点加载砝码质量值(kg );g ——核查地区重力加速度(m/s2)。
b. 用测力传感器核查。
当现场核查条件有限时,允许采用压力传感器核查。
安置反力架、压力传感器及千斤顶等。
通过千斤顶施加载荷,在压力传感器示值达到测试点时,读取轮重仪示值。
按下式计算轮重仪示值误差:%100⨯-=ii i i A A x ∆ 式中:△i ——第i 测量点示值误差;x i ——第i 测量点轴(轮)重仪三次示值的平均值(应去除压力传感器、千斤顶、衬板等载荷值)(N );A i ——第i 测量点时压力传感器仪表示值(N )。
在轴(轮)重仪台面上依次叠放千斤顶、压力传感器及反力架,并保持压力通过传感器轴线垂直作用在承载台板上。
通过改变千斤顶作用力,读取压力传感器及轴(轮)重仪示值,按上式计算轴(轮)重仪示值误差。
(5)核查周期核查周期一般为6个月。
3.4 制动检验台期间核查(1) 技术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906-2009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检定规程。
机动车安全检测设备GB/T 11798.2-2001滚筒反力式制动试验台检定技术条件(2) 核查项目及要求:空载变动性:±0.2%F.S(额定承载质量≤3t的制动台);±0. 2%F.S(额定承载质量>3t的制动台)零点漂移:30min内不大于±0.1% F.S。
示值误差:±22.5N或各测试点给定植的±3% (额定承载质量≤3t的制动台);±0.00075mg或各测试点给定植的±3%(额定承载质量>3t的制动台)。
这里m为额定承载质量,mg为额定载荷。
重复性误差:2%。
示值间差:3%。
(示值误差制动力不大于4%(F.S)的:不超过±0.4%(F.S);制动力大于4%(F.S)的:不超过±5%。
)(注:13t制动台满量程F.S为40000N,3t制动台F.S为10000N。
)(3) 核查用仪器设备:制动台标定支架及砝码,砝码准确度±0.1%。
(4)核查方法:将标定支架用连接销固定在测力臂上,用调平螺栓调整至支架上平面水平。
核查前必须断开滚筒电机的电源以确保安全。
计算机进入软件标定界面,选中“制动”(轴重与制动在同一标定界面),点击“标定”,就进入制动标定界面,选中“线性标定”,以及“标定项目”中的左(或右)制动,然后选中“标定状态”,点击“清零”,待计算机显示稳定后,给吊蓝分别逐步加砝码至25kg,50kg,100kg,200kg。
然后逐级减载至零。
重复3次,分别读取各点相应的制动台示值。
(或按制动台满量程的4%,20%,100%(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另选择几个测量点,以保证总测量点数不少于6点)逐级加载至满量程;然后逐级减载至零。
重复3次,分别读取各点相应的制动台示值。
)各测量点示值误差的计算:采用测力仪核查时:r LFf iii ⋅-=∆式中:△i——第i测量点绝对示值误差;f i——第i测量点时制动台3次示值(增载减载分别计算)的平均值(N)F i ——第i 测量点时,测力仪示值(N )L ——测力杠杆等效力臂长(mm );R ——制动台主滚筒半径(mm )。
a.对不大于4%(F.S )的测量点计算示值引用误差δ=△/(F.S )×100%式中:δ——示值误差。
b.对大于4%(F.S )的测量点计算示值相对误差%100⨯⋅∆=r L F i ii δ采用砝码核查时:△i =f i -M i ·g ·L /r式中:M i ——第i 测量点时,加载砝码质量(kg );g ——核查地区重力加速度(m/s 2)。
对不大于4%(F.S )的测量点按公式下面计算示值引用误差。
%100⨯⋅⋅=r L g M i ii ∆δ以上各核查点示值误差均应分别符合要求。
△i=fi -Mi ·g ·L/r式中:△i ——第i 测量点绝对示值误差;fi ——第i 测量点时制动台3次示值(增载减载分别计算)的平均值(N )Mi ——第i 测量点时,加载砝码质量(kg ); g ——核查地区重力加速度(m/s2)。
L——测力杠杆等效力臂长(mm);r——制动台主滚筒半径(mm)。
(5)核查周期制动检验台的核查周期一般为6个月。
3.5 不透光烟度计期间核查(1) 技术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976-2010不透光烟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