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学校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全面推动精准措施习惯养成教育初见成效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是教体局推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促进学生成长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总校靠前指挥,强化落实,细化措施,采取学校发动、个体行动、同伴互动、教师带动、家校联动等措施,推动习惯养成入耳、入脑、入心、入魂、入行,努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管理模式,习惯养成教育初见成效。

一、抓好“导”向力
1.发挥领导力。

成立全镇学生行为习惯养成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作为全镇具体负责人,制定计划,指导实施,收集活动资料,督查措施落实。

要求学校必须有强有力的措施,有强有力的制度,有强有力的督查,有强有力的奖惩。

把习惯养成教育放在首要位置。

要从“引导”、“熟知”、“推动”、“践行”、“评比”入手,抓实学习习惯,抓严生活习惯,抓细行为习惯。

从小处着眼,小事抓起,做好细节,做到精细
2.强化执行力。

抓好“三个执行”即:一是执行标准:桌子一条线;卫生工具一条线;书本摆放一条线,读书姿势一个样。

把路走好,把书读好,把字写好,把地扫好。

不乱抛、不追逐、不打闹、不喧哗。

讲卫生,强锻炼,增体质。

二是执行制度:督查制度——学校每天检查,校长查,值日教干查,值日儿干查;通报制度——查后必通报;奖惩制度——通报后必奖惩,评选优秀班主任作为首要条件。

三是执行方案:执行区教体局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落实总校养成教育实施计划,总校实行每周提醒,每月收集。

学校围绕习惯养成教育目标计划,做好跟踪督查管理和考核记载,实行一天一检查、一周一汇总、一月一评比、一学期一表彰。

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做好学生成长记录。

镇教
育总校将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对学校督导的重要内容,制定考核标准,建立评价体系,组织开展习惯养成教育“校校行”和现场推进会等活动,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据。

3.建立分享“群”。

总校建立全镇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分享群”,各学校各班主任积极推送学生学习、生活、劳动、卫生、班级整理、路队放送、疫情防控等图片,图片数达到1500多张,信息推送800余条。

通过“分享群”让班主任互相学习,相互监督,有力促进了班级管理,促进学生良好的习惯养成。

二、进行“知”教育
“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一是健全班级管理网络,发挥小主人自主管理功能,加强学生常规管理的力度。

二是充分利用班队、思品、晨会等课程,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做到“三别”、“四带”、“五无”。

“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三是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德育管理。

三、落实“行”要求
各学校都能够以德育处为龙头,以班主任为主体,全体教职工参与,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等,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规范言行,逐步养成爱党爱国、团结友爱、热爱劳动、尊敬师长、爱护环境等良好习惯。

各学校积极开展有益的班队活动,健全广阔的团队活动阵地,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走路上下楼要不奔跑、不追逐、走“正”路(不践踏花草)、走“对”路(不乱穿马路、闯红灯、翻
交通护栏)。

课堂上要教育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投入,听记结合,课堂有序。

自习课要静悄悄、轻交流、慢步走、自主学。

教室内要摆整齐,扫干净,擦明亮,讲卫生。

不乱抛,不乱倒,投对“箱”。

通过一系列养成活动的开展,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组织学生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在学校、社区、街道等场所开展知识宣讲、文明劝导、清洁家园、孝老爱亲等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

四、突出“情”培养
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

一是建立家校联系制度,积极争取家庭参与和支持学校养成教育工作,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途径,引导家长注重身教、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树立习惯养成教育意识,定期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情况,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建议,形成家校合力。

二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提高队员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

顺河镇初级中学和中心小学经常组织学生走进街道清理垃圾,消除白色污染,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两中心学校还定期,组织学生到顺河敬老院看望、慰问老人。

他们有的为老人表演节目,给老人们带去欢乐。

有的打扫卫生,清理环境。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从小爱老、敬老、孝老意识。

五、强化“意”训练
制订各项制度对学生加以约束,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建立健全监督网,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

学校制定了《评星制度》,每个月,根据学生日常的表现,通过自评、小组评、
班级互评等方式评选出“班级之星”。

每学期,开展“孝老敬亲好学生、助人为乐好学生、环保节约好学生、诚实守信好学生、自强自立好学生、勤奋好学好学生”评比活动。

通过具体的的评比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真正做到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我班自开展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至今,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渐渐少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已经逐步形成。

在区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总校和各学校做了不少关于习惯养成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我们依然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学生的礼仪教育,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等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

我们将坚持不懈把学生的习惯养成工作做得好、做细、做实。

年10月26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