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法律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行政案件集中管辖?
答:行政案件集中管辖,就是将部分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一审行政案件,通过上级人民法院统一指定的方式,交由其他基层人民法院集中管辖的制度。
这一制度通过司法审判区域与行政管理区域的有限分离,旨在增强当事人的诉讼信心,有效减少地方干预,充分发挥行政审判的职能。
二、为什么要搞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
答: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各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大批行政案件,妥善化解了大量行政争议,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由于有的地方司法环境欠佳,案件的受理和审理往往受到不当干预;有的地区行政案件不均衡,有的法院受案不多甚至无案可办;有的法院因怕惹麻烦而不愿意受理行政案件。
人民法院不能依法受理行政案件,并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不仅损害司法的权威,最终也将损害法律和国家的权威,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于2013年1月发布《关于开展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部分中级人民法院辖区内开展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试点工作。
经过近五年的探索和实践,实行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在优化司法环境、整合司法资源、提高审判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因此,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决定从今年起,在全省范围内统一实行行政案件集中管辖。
三、开展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的政策依据是什么?
答: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完善行政诉讼体制机制,合理调整行政诉讼案件管辖制度,切实解决行政诉讼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等突出问题。
四、开展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答:《行政诉讼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2018年1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关于同意湖南法院开展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
的批复》(法(2018)349号)。
2019年1月30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关于开展全省基层人民法院一审行政案件集中管辖工作的实施方案》(湘高法发(2019)3号)。
五、湘西州是如何确定集中管辖法院的?
答:根据湘西州地域特点及案件分布情况,划分为南、北两个片区实行一审行政案件集中管辖,并确定:
1.吉首市人民法院为南部片区的集中管辖法院,负责管辖凤凰县、古丈县、泸溪县、花垣县和湘西经济开发区的一审行政案件。
2.花垣县人民法院为北部片区的集中管辖法院,负责管辖吉首市、保靖县、永顺县、龙山县的一审行政案件。
六、州直机关为被告的一审行政案件由哪个法院管辖?
答:州直机关为被告的一审行政案件由花垣县人民法院管辖。
七、县、市人民政府为被告的一审行政案件到哪里起诉?
答:开展一审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只解决跨行政区域的地域管辖问题,并不涉及案件级别管辖的调整。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十五条第(一)项的规定,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因此,在湘西州凡属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为被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是复议机关为共同被告的除外)的一审行政诉讼案件,应当向湘西州中级人民法院起诉。
八、湘西州行政案件集中管辖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答:2019年5月1日起,在湘西州范围内正式实施行政案件集中管辖。
九、行政案件集中管辖实施前,原管辖法院已经立案受理的案件怎么办?
答:2019年5月1日前,湘西州各基层人民法院已经立案受理且未审结的一审行政案件,由各基层人民法院继续审理终结。
十、行政案件集中管辖实施后,如何递交起诉状?
答:2019年5月1日起,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的,直接向其所属片区的集中管辖法院递交诉状。
十一、两个集中管辖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向哪个法院起诉?
答:两个集中管辖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事人分别向两个集中管辖法院都提起诉讼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十二、两个集中管辖法院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的,怎么处理?
答:两个集中管辖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的,报请湘西州中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十三、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怎么办?
答: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的,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
对当事人提出的管辖异议,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审查。
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当事人对裁定驳回不服的,有权在法定期限内向湘西州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十四、实行案件集中管辖后,有哪些开庭方式?
答:集中管辖法院开庭审理行政案件,应当坚持便民利民与节约司法资源相结合的原则。
集中管辖法院在决定案件开庭地点时,可以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选择在本院开庭或者在当事人属地法院开庭,还可以采取远程视频开庭等多种方式。
十五、对文书送达和宣判有什么规定?
答:对行政案件审理过程中制作的法律文书,集中管辖法院应当自行送达当事人;对审结的案件,可由集中管辖法院按照方便当事人诉讼的原则,决定在本院或属地法院进行宣判,选择在属地法院宣判时,可委托属地法院代为宣判。
十六、实行一审行政案件集中管辖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二审行政案件管辖权是否有变化?
答:没有变化。
实行案件集中管辖后,湘西州中级人民法院仍然对辖区内第二审行政上诉案件具有管辖权。
当事人不服集中管辖法院作出的一审裁判,有权在法定期限内向湘西州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十七、行政案件集中管辖后,需要执行生效的行政判决向哪个法院申请?
答:根据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一百五十四条的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行政赔偿判决书和行政调解书,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
因此,凡属由集中管辖法院作出第一审裁判的案件,当事人对相关生效行政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申请,均应当向集中管辖法院提出。
十八、行政案件集中管辖后,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向哪个法院申请?
答:非诉行政案件的审查与强制执行,并未纳入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工作的范围之内。
因此,此类案件的管辖权仍然按照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一百五十七条的规定予以确定,即: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行政行为的,由申请人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执行对象为不动产的,由不动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
(本资料仅供参考,请以正式文本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