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创造学,举例说明创造学的两条基本原理是什么?创造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创造活动现象,揭示和阐明创造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具体一点说,创造学是研究人们在科学,技术,管理,艺术和其他所有领域的创造活动现象,并从中探索出创造的过程,特点,方法等规律性的东西的一门科学。
两条基本原理:1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的自然属性。
创造学认为,每个普通的正常人都具有这种属性,因此都具有待开发的创造潜力。
2人们的创造力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教育和训练而不断被激发出来、转化为显性的创造能力并不断得到提高的。
2.创新、创造,发明、发现的关系是什么?第一:概念,1)创造:是指人们首创或改进某种思想,理论,方法,技术和产品的活动。
“首创”属于第一创造性,指人类历史重大发明和创造,改进”属于第二创造性2)发现:是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和找到的事物或规律,它包含新的科学事实的发现和新的科学规律和理论的发现两类。
3)发明:是指人类运用自然规律研制出新的事物或新的方法,这些事物或方法都是以前没有的,它包括新产品的研制和新方法的发明两类4)创新:是对已有的创造成果的改进,完善和应用,是建立在已有创造成果基础之上的再创造。
第二:关系1)创造与发现:发现是创造的一种体现,但并不是所有的创造都是发现,创造和发现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
2)创造和发明:发明也是一种创造,创造和发明的关系也是包含和被包含。
3)创新和创造:A共同点:创新与创造都具有新颖性这一本质特征;B不同点是,第一,创造比较强调过程,创新比较强调结果。
第二,创造强调自身的新颖性,不一定有比较对象,而创新则强调原有事物相比。
3.什么是组合创造法,它有哪些分类?指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将已知的若干事物巧妙的加以组织而成为一个较佳的创造技法。
分类:进制主体附加组合,以某事物为主体再增添另一种附属事物,以实现组合创造的技法。
异类组合,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的事物组合,产生新事物的技法。
同物自组,将若干相同的事物进行组合,通过数量的变化来弥补功能上的不足或者得到新的功能技法。
重新组合,有目的地改变事物内部结构要素的次序,并按照新的方式进行重新组合,以使事物的功能和性能发生变革,达到特殊要求,取得较佳效果的技法。
聚焦组合,以解决特定的问题为目标,广泛寻求有关信息与解决问题,聚焦于问题之上形成各种可能的组合,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标的技法。
辐射组合,以某一新技术为中心,与多种传统的技术相结合形成技术辐射,从而产生技术创新的技法。
信息交合法,把信息元素有意识地组成信息系统,使它们在信息反映厂中交合,合引出新信息的组合7.举例说明有利于和不利于发挥创造力的个性特征是什么?有利:1 好奇心与求知心 2 独立与自信 3爱怀疑与冒险4多思与幽默 5献身精神6百折不挠,大胆创新7坚持真理、细心探索8躬行于实践之中9善于发现问题并设疑辨难。
不利于:1从众与附属2固定观念3遵守规则4严守逻辑 5 怕犯错误 6 迷信权威 7兴趣狭窄14. 试举例说明思路为什么决定出路?1顽强坚韧的个性,必备的知识和才能,以及正确巧妙的思路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大多数人并不缺乏知识和才能,却没有一个正确巧妙的思路。
2生活工作没有思路不行,组织管理没有思路不行,企业经营没有思路不行,在逆境和困境中,有思路就有出路;在顺境和坦途中,有思路才有更大的发展。
人们在人生定位、心态、思维模式、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爱情婚姻、做人做事、能力培养、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正确思路,它们影响命运、决定成败。
3思路决定出路。
同一件事,换一个方式和角度,收到的效果就会完全不一样。
想法决定活法。
你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做到别人做不到的,就能获得别人得不到的回报,包括利润、高薪、职位、地位、幸福4.举例说明什么是思维,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指人脑利用已有的知识,对记忆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比较,判断,推理,决策的动态活动过程,他是获取知识及运用知识求解问题的根本途径。
创新性思维:从广义上看,是创造者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经验,从某些事物中寻找新的关系,新答案,创造新成果的高级的,综合的,复杂的思维活动。
从狭义上来看,是指在思维角度,思维过程的某个或某些方面富有独创性,并由此而产生创造性思维。
特征:突破性,一个最明显的特征,突破原有的思维框架、已有的思维定式、超越人类既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灵活性,根据不同的对象和条件,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方式;灵活的变换对问题的思维角度,不被尝试束缚住,不固执于一种成见之中;及时的抛弃显然是错误的假说。
流畅性,对提出的问题反应敏捷,表达流畅;思维的连续性,并获得连续性的创造的成功。
多向性,为解决一问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关系上去思考,进而提出尽可能多的设想和方案。
顿悟性,创造性思维有时是在人们在冥思苦想后,一役中突然的形式在人们的脑海中闪现。
可迁移性,是指一种情境开发的创造性是思维能力,可以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去。
非逻辑型,只创造性思维往往是在超出逻辑思维,出人意料的违反常规的情形下出现。
具有跳跃性,省略了逻辑推理的中间环节,成飞跃式,显得离谱、神奇。
综合性,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级的、综合的、复杂的思维活动,它寄寓于各种思维之中,又是各种思维有机的综合。
5.举例什么是思维定势,常见的思维障碍有哪些,突破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对活动预先的心理准备状态,它能够影响后继续活动的趋势和程度,固定倾向。
思维障碍有多种不同的分类,目前倾向分为四类:1思维速度障碍,如思维过程加快(意念飘忽)或迟缓.2思维形式障碍,亦称联想障碍,主要表现联想结构的松弛。
缺乏目的指向、象征误用,不合逻辑.思维散漫、思维奔逸、思维贫乏、病理性象征思维等.3思维控制障碍,指人感到思维不属于自己,思维活动失去自主性,或觉得为外力控制.4思维剥夺.思维插入.思维播散等体验.思维内容障碍,例如妄想。
类妄想观念。
强迫观念等。
突破书本定势、突破经验定势、视角定势、方向定势、维度定势.突破:1.提醒自己不要被某东西格式化,认识到其隐蔽性,持续性,顽固性无论是在创新思考的开始,还是在它的其他某个环节上,当我们的思考陷入了困境时,往往都有必要检查一下是否被某种思维定势捆住了手脚。
2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变绝对思维为相对思维,变精确思维为模糊思维,变因果性思维为有时会出现偶然,变可逆性思维为不可逆性思维,变分析方法为系统方法,变时空分离为时空统一 3独立思考,不盲目从众,保持自信,自己的创新思维才能充分释放和发挥。
6. 什么是发散思维?它的特点和方法是什么?发散思维也叫扩散思维或多路思维,是指从一点出发,向各个不同方向辐射,产生大量不同设想的思维。
特点:①流畅性:观念的自由发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产生并表达出尽可能的思维观念以及较快地适应,消化新的思想概念,机智和流畅性密切相关,反映的是发散思维的速度和数量特征。
②变通性:克服人们头脑中某种自己设置的僵化的思想框架,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来思索问题的过程。
③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最高目标,指人们在发散思维中做出不同寻常的异于他人的新奇反应的能力。
④多感官性:如果能激发兴趣,产生激情,把信息情绪化,赋予信息以感情色彩,会提高发散思维的速度与效果。
方法,为了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可以从以下8个方面进行训练:(1)材料发散,以某事物作为“材料”,以它为发散点,设想它的用途。
(2)功能发散。
以某一事物的功能为发散点,设想实现该功能的途径。
(3)结构发散。
以某事物的结构为发散点,设想具有该结构的事物或该结构的用途。
如四面体结构有何用途,书页式结构有何用途等。
(4)形态发散。
以事物的形态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该形态的可能性。
(5)组合发散。
以某事物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与另一事物联结成具有新价值的事物的可能性。
(6)方法发散。
以某种方法为发散点,设想该方法的多种用途。
(7)因果发散。
以某事物发展的结果为发散点,推测产生该结果的原因;或以某事物的起因为发散点推测其可能产生的结果。
(8)关系发散。
以某事物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8. 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派克曼?(每个人的角色不同,强调团队精神)团队结构是决定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体,其精力能力有限,就像是一个派克曼,如果组合在一起,发挥团队精神,发挥作用就会超出个人的作用,就是整体之和大于部分之和,不同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要注重组合法,与团体意识。
我们无私投入有序的工作中,并友好合作才能创造出一个人不可能的壮举。
如四个派克曼组合可以产生正方形,尽管事实没有线条,但是我们却看到了连接的线条,正方形实际不存在但它却给人深刻的印象,也就是正方形的形成靠每个派克曼的努力,每个派克曼都需要合作。
搬东西,轻一点,你一个人可以完成,重一点,没有人来帮忙,你就奈何不得。
很多人认为会做蛋糕就能开餐馆,会裁衣服必能开服装店,贸然投下大笔资金,不到数月便血本无归。
就是因为你虽有一技之长,但没有一个有管理能力的人与你搭档,自己也没有与进货商和消费者的协作沟通能力。
9. 举例说明知识与创造力的关系知识与创造力的关系比较复杂。
创造力是指人们运用创造性思维开展创造活动的一种能力。
知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知识便没有创造性思维,没有创造性思维也就没有创造力。
(一)知识的多少与创造能力的关系.第一、知识多的人,创造能力并不一定强。
知识多的人,否定条件知道的多,束缚其创造能力的发挥、妨碍创造活动的开展;人们往往因知识丰富而导致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不容易有创造性的发现.第二,知识少的人,其创造能力不一定差。
知识较少的人有时思维反而活跃、想像特别丰富,因而创造性更为强烈.所以也能形成较强的创造能力。
(二)知识层次与创造能力的关系除了知识的多少以外,一个人已有知识的层次也与其创造能力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由于人们对于不同知识的记忆程度和理解程度不一样,因而不同的知识在一个人头脑中就会形成不同的层次。
10.试分析成功者和失败者差距不在于知识与经验,而在于思维创新?每个人对知识都有一定的掌握,基本上不会有太多的差距,但成功者对问题是开动脑筋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而失败者也在开动脑筋,但不是为了寻找答案,而是为自己寻找借口。
正是由于他们之间对事物的不同想法,不同的思维方式,造就了对事物的不同看法,对事情的处理方式也不同,结果往往也就不同!11. 举例说明学习知识与学习智慧不是同一回事.1知识是一种客观信息的积累;智慧是一种处世态度。
二者一个是客观存在的,一个是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
凡事三思而后行,这就是智慧。
纵然他有多少知识,若不冷静、不理智,也会犯下终生无法弥补的过错。